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姓 名
学 校
班 级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 (
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初

生物
答题纸
) (
条形码粘贴处
) (
注意事项:
1. 在

条形码粘贴处

横贴条形码,注意不要超出框外。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
3. 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选项,正确方法是: 选项框内必须填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4. 画表或辅助线,先用铅笔画线、绘图,再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确认。
5. 作答时注意题号,不要更改题号。
6.
保持

面清洁,不要折叠

弄破

)
(
监考老师填涂缺考标记
[ ]
)
生物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 (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2
3
4 5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
) (
) (
6 7
8 9
10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
以下为非选择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黑色框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30分)
1
1.(
10
分)
(1)

(2)

[
]

[
]


3



(4)

(5)

[
]

1
2


10
分)
(1)

(2)



3


)
(

4



5





13
.(
10
分)
(1)



(2)





3


(2分)。
)
(
不 要 写 出 框 外
)
体育与健康部分(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
01
02
03
[A] [
A
] [
A
]
[
B
] [B] [
B
]
[
C
] [
C
] [C]
[
D
] [
D
] [
D
]
[
B
] [B] [
B
] [
B
] [
B
]
[
C
] [
C
] [C] [
C
] [
C
]
[
D
] [
D
] [
D
] [D] [
D
]
)
(
不 要 写 出 框 外
)
(
填空题(
本题共
1
小题
,共
5.5


4.(1)
(1分)

2


(4.5分)
)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5.CCDBC 6-10.ADC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
11.(10分)
(1)骨;神经系统。
(2)呼吸、循环、消化(任选两个);[③]关节囊;[②]关节软骨
(3)呼吸;线粒体
(4)③④①②
(5)遗传物质;[⑤]关节腔
12.(10分)
(1)软体
(2)太阳能;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
(3)稳定;维持生态平衡
(4)降低
(5)腐生细菌、真菌或分解者;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光合;抑制
13.(10分)
(1)有机物;异养;高温杀死原有杂菌或高温杀死原有细菌、真菌
(2)1;2;1;控制单一变量。
(3)上升;酒精浓度太大(1分)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酵母菌生长繁殖(1分)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 B.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适于陆地生活
C.鸟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 D.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同,适于不同的食性
2.动物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运动。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人的头发不断长长 B.神舟十三号实验柜里的心肌细胞欢快地跳动
C.猫头鹰闭目养神 D.青蛙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3.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D.③、④和⑤都属于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一名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中与概念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相对应的是(  )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5.馒头、面包等食品的制作都利用了酵母菌,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兴趣组
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丙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机物 B.一段时间后气球能胀大的是乙、丁组
C.若探究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应选择甲、丁组
D.气球能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氧气
6.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冷藏保鲜,减缓微生物繁殖速度
B.干燥处理木耳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C.低温冷冻肉食,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气调包装薯片,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7.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时至少需要两组骨骼肌才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也能将骨复位
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C.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增加
D.高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8.在制备流感疫苗时,需要先培养流感病毒毒株,可将该病毒培养在(  )
A.烟草榨出的汁液中 B.土壤浸出液中 C.鸡的胚胎中 D.大肠杆菌中
9.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都会形成等级
B、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C、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尖叫、苍蝇飞行发出的声音都属于信息交流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10.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判断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下表为动物检索表的一部分,P、Q、R、S、T表示动物类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动物检索表 1 身体内无脊椎骨 2 水生……P 2 陆生……Q 1 身体内有脊椎骨 3 皮肤裸露……R 3 皮肤不裸露 4 用鳃呼吸……S 4 用肺呼吸……T
A.P包含鱼类和两栖类
B.Q用肺呼吸、卵生
C.R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S与T的体温能保持恒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
11.(10分)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强项。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五枚金牌,乒乓球国家队也被称为“梦之队”,他们让国旗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升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    、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    的调节,使整体动作协调。
如图乙,比赛前需要做好热身,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    (至少两个)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还能加速[ ]   分泌滑液,提升关节的灵活性;图乙中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还有[ ]   。
(3)运动员屈肘和伸肘动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肌细胞中进行的    作用来提供,此过程主要在肌细胞的    中进行。
(4)运动员在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5)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这种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应,是由
  决定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易出现膝关节损伤。可通过注射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玻璃酸钠类似关节内的滑液,该液体应当被注射入[ ]   中。
12.(10分)“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图是“藻一贝”共生养殖模式在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贝类具有美观的贝壳和柔软的外套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分类中属于
   动物。
(2)在图中,贝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    的状态,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海洋动物,因为海洋动物在 中起着重要作用。
(4)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图2),发现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    表层为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5)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海洋底部泥沙中含有大量的  ,能将浮游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等物质,这些物质被浮游植物和海带利用,通过   作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此外,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    (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综上所述,“藻一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
13.(10分)生物课上,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家制作的米酒。同学们制作米酒使用的是同一种酒曲,原材料都是糯米,但是制成的米酒的味道、颜色都有差别。哪些因素会影响米酒的发酵过程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设计如下实验并进行了探究。
第一步:准备同品种同批次的糯米,同品牌同批次的酒曲(主要成分是根霉和酵母菌),糯米均分为三等份;同样的清洁容器和用具,在容器外壁上编号。
第二步:按照如表对各组进行处理,然后将容器盖好,置于相应环境中。
编号 酒曲 水分 环境
1号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 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2号 添加适量酒曲,搅拌均匀 添加适量凉开水 冰箱冷藏室
3号 不添加酒曲,搅拌均匀 添加适量凉开水 暖气片上方
第三步:定时观察并记录,3天后打开盖子,通过看、闻、尝的方式,对比哪个容器中的米酒做得最成功(酒精浓度的升高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请你结合上述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糯米为酵母菌生活提供   ,其营养方式为   ,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   号和    号作为对照,可探究温度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你认为三个玻璃瓶中,盛有美味米酒的是    号 。3号瓶中未加酒曲,为什么也要“搅拌均匀”?   。
(3)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如图)。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据图分析酵母菌发酵后期数量变化的原因: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