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5 BADCA 6-510 BBBCD 11—15 ABACC 16—20 BDCBD 21—25 DACDB26.(1)③;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霉菌生活需要水分。(2)不能;变量不唯一,有水分和温度两个变量。(3)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4)受精卵;(5)营养;(6)A;保护;上皮;(7)输导;(8)D;(9)组织;器官。27.(1)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对象(2)望远镜(3)鸽子;植物(4)D28.(1)③④②①⑤;碘液;(2)①;(3)细胞核;(4)叶绿体。2024年秋江油市教学质量过程监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B.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C.观察对象相同则结果一定相同D.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2.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3.在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的名称B.观察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C.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调查后做了简单归类,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虾、蟋蟀、蜜蜂属于陆生生物B.鸡、猪、鸭属于家禽C.小麦、水稻、玉米属于作物D.水草、荷花、蘑菇属于植物5.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是( )A.鸟吃虫 B.花传粉C.母狗与幼崽毛色相同 D.小象长成大象6.“落叶知秋”,树木一到深秋就落叶,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①具有生长现象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能适应环境④能繁殖后代⑤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由细胞构成B.能繁殖后代C.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D.能适应一定的环境8.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清水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C.清水、碘液、生理盐水D.凉开水、清水、碘液9.如图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5倍B.制作临时装片时应选用图乙中的清水C.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到细胞核D.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图丙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10.寒露过后,秋意更浓,正是登山赏菊花的好时节。从细胞知识来看,决定菊花颜色形态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壁 D.细胞核11.《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蓝草做染料的方法,用做染料的色素主要来自蓝草细胞结构中的( )A.液泡 B.细胞壁 C.线粒体 D.细胞膜12.“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首诗中描写的乳鸦和梧桐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 C.叶绿体 D.线粒体13.在生物实践活动中,某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以下材料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其中最适合模拟细胞核的是( )A.葡萄 B.红豆 C.果冻 D.塑料袋14.番茄果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叶绿体 B.液泡,叶绿体C.细胞壁,液泡 D.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5.“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菊花和蜜蜂体内的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C.线粒体 D.细胞核16.下列有关细胞的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无机物分子小,结构简单,一般都含有碳D.所有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都来源于食物17.细胞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 )①水②糖类③脂类④蛋白质⑤无机盐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18.桃树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A.16对 B.8条 C.16条 D.64对19.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c→d→b→a B.c→a→d→b C.a→c→d→b D.c→d→a→b20.细胞的生长是指( )①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②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③不断排出细胞内的营养物质④不断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1.橘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吃橘子时,剥去橘子的外皮,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丝络”,橘子瓣有很多汁水。因此,构成橘子的组织应该包括( )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B.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D.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薄壁组织22.竹子是生长速度极快的植物,一晚上可以长1米多,其原因是竹子的每一节都有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 )A.分生组织 B.薄壁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23.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A.叶表皮与茎 B.口腔上皮与胃C.梨果实与西瓜籽 D.皮肤与血液24.衣藻和变形虫用来运动的结构分别是( )A.细胞壁、伸缩泡 B.叶绿体、食物泡C.眼点、口沟 D.鞭毛、伪足25.疟疾是一种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结构简单,为单细胞生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B.通过细胞分化产生新个体C.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D.细胞核是其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 生活中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生霉变现象,为探究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未提及的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组别 材料 数量 水分 操作 温度 实验结果① 面包 三块 含水 均暴露于空气中5分钟,再分别置于保鲜袋中,并扎紧袋口,持续10天 室温 霉斑很多② 面包 三块 含水 低温 霉斑较少③ 面包 三块 不含水 室温 无霉斑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应选择①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2)②组和③组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为什么? 。(3)实验设计时,可每组设置重复实验,这样设计目的是 。(4)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从甲细胞 开始的,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形成图乙几种不同的组织。(5)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根、茎、叶属于 器官。(6)位于植物体的根、茎、叶的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是[ ](填字母) 组织,而皮肤被烧伤后,损坏的是皮肤的 组织。(7)移栽植物后,通过打点滴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其成活率,针头应插入树木茎中的 (填字母)组织。(8)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不具有 这一水平。(9)请你补全油菜植株的结构层次:细胞→ → →油菜植株。27.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过观察这一科学探究方法后,便想根据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一次观察活动。他们的观察活动过程如下:确认观察目的:观察不同生物,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观察对象:观察公园中的动物和植物,注意植物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和动物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等。做好观察记录:以下是生物兴趣小组的部分观察记录。生物名称 特征 生活环境白杨 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色至灰白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 喜温凉、湿润环境桂花 树皮灰褐色,叶片革质,呈椭圆形 喜温暖、湿润环境光叶子花 叶片表面光滑,呈卵圆形 喜温暖、湿润气候鸽子 喙长且稍弯,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属绿和紫色闪光,翅膀上有黑色横斑 栖息于林地或森林喜鹊 身体大部分为黑色,头部和颈部有紫蓝色的金属光泽感,上腹部和肋部羽毛为白色 栖息于乔木顶端交流观察结果:和同学一起沟通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生物,看看有什么异同。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在进行观察时要 、 。(2)兴趣小组同学在观察喜鹊和鸽子时,不能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可以借助 远距离观察。(3)通过观察比较上表中几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同学们将 与喜鹊归为动物,将白杨、桂花和光叶子花归为 。(4)在观察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观张时随便看一看B.将植物叶片摘下来观察C.观察鸟类时穿颜色鲜亮的衣服D.记录时做到客观真实28. 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如图甲),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能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小明和小亮分别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步骤⑤滴加的液体是 。(2)图丙是小明的观察结果,发现视野中出现气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图乙中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3)图丁是小亮的观察结果,其中a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4)洋葱鳞片叶与管状叶相比,鳞片叶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七年级生物)2024年秋江油市教学质量过程监测试卷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