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评卷
初二地理
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8月28日,2023年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熟悉国家版图构成,规范使用地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深沉热爱。图1为我国疆域图。结合图文完成1-5题。
1.①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隔台湾海峡与我国福建省相望。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钓鱼岛
2.乌苏镇哨所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位于黑龙江省,与B( )(国家)一水相隔。
A.朝鲜 B.日本 C.俄罗斯 D.韩国
3.红其拉甫哨所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其位于( )
A.江苏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云南省 D.山东省
4.当乌苏镇哨所迎来日出时,红其拉甫哨所还是满天星光,说明我国( )
A.气候湿润 B.地形崎岖 C.跨纬度大 D.跨经度大
5.詹娘舍哨所位于我国与印度的边境线上,该哨所所在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满族 B.蒙古族 C.傣族 D.藏族
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图2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结合图文完成6-8题。
6. 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 先降后升 B. 先升后降
C. 总体上升 D. 持续下降
7. 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 ②就业压力大 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 ④落户政策宽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
A. 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 人均教育资源丰富
C. 人均耕地面积大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完成9-11题。
9.“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 B.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10.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
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
西瓜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直至今日,西瓜依然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读图3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图,结合图文完成12-13题。
12.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省区有( )
①广东省 ②海南省 ③四川省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3.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 )
A.东西距离长 B.夏季普遍高温 C.纬度跨度广 D.地形平坦开阔
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目前,我国已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图4)。“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新建多个站点,进一步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据此完成14-15题。
14.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 )
①西藏自治区 ②甘肃省 ③天津市 ④广东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B.减轻火山地震危害
C.精准开展天气预报 D.监测河流水文特征
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展研学活动。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研学记录小卡片,并绘制了图5景迈山垂直景观示意图。结合图文完成16-18题。
景迈山研学记录卡 1.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酸性土壤。 2.山上古茶林区比山下耕地水田区气温低3~4℃。 3.有1800多公顷千年古茶林。 4.居住着傣族、布朗族等民族。 5.随处可见拍照打卡和喝茶买茶的游客。 6.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 7.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 造成景迈山古茶林区与耕地水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度位置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海拔高度
17. “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体现的理念是( )
A. 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B. 因地制宜、棉茶结合
C. 联结东西、大美和谐 D. 人进沙退、止沙生绿
18.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当地( )
①茶文化传承与保护 ②文旅产业发展 ③景迈山景观形象提升 ④耕地水田开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图6是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7是鄂伦春民族特色,读图完成19-21题。
19.据图文材料推断,图例中的序号表示鄂伦春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推断历史上鄂伦春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主要为( )
A.农耕定居 B.山林狩猎
C.草原游牧 D.江海捕鱼
21.鄂伦春族分布区冬季寒冷漫长的影响因素有( )
①海陆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地形地势 ④人类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年4月20日,受极端天气影响,北江流域水位全线上涨,北江支流连江干流出现超五十年一遇洪水。据此完成22-23题 。
22.此次极端天气可能是( )
A. B. C. D.
23.受此次极端天气影响,北江上游还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寒潮
24.为了提升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各省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宣传语和省级政务服务平台(APP),下列匹配错误的是( )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里办
B.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人服务
C.活力广东——粤省事
D.好客山东欢迎您——壮掌桂
白头鹤是大型涉禽,颈长、喙长,腿长,以甲壳类、小鱼、软体动物等为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鹤每年3月末至4月初离开长江下游中途停歇后继续北上至西伯利亚惟柳伊河流域一代繁殖。读图8,完成25-27题。
25.白头鹤在我国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主要集中在( )
A.高原山地区 B.地势第三级阶梯
C.珠江流域 D.黄土高原
26.今年来,在秦岭南侧也发现少量白头鹤在此越冬,这里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湿润
②位于秦岭南侧,冬季风被阻挡,气候温和
③处于丹江口湿地,有较多的鱼、甲壳类等食物
④地处关中平原,地形平坦,利于白头鹤繁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7.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图示迁徙路线经过的有( )
A. B.
C. D.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某省北部坝上高原地区(与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283公里)。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以来,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读图9,完成28-30题。
28.塞罕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河北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辽宁省
29.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原因是( )
①地势较高,热量不足 ②海洋影响小,降水较少
③冬季风强,低温冻害影响 ④地处高纬,终年寒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根据北京气候及沙源地相对位置关系推断,北京的沙尘暴天气最不易发生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海洋休闲渔业是利用传统海洋渔业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开发的以海上休闲垂钓、海上旅游观光、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体验、海岛旅游等为主要经营类型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
材料二:海南省为旅游大省,在渔业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工具和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吸纳了更多劳动力,有效地为捕捞转产、养殖转型提供出路,破解现代渔业发展难题。
材料三:海南省的行政区划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海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图10为海南省位置图。
(1)描述海南省的地理位置。(4分)
(2)列举可能导致海南渔业资源锐减的行为。(4分)
(3)分析海南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有利条件。(6分)
(4)简述海南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意义。(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部的中天山西段,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盐碱地分布广, 海拔800~4600米, 年平均气温5.8℃。
材料二:2023年9月,“新疆海鲜”这一关键词在网络上走红。新疆尼勒克县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和气候优势,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冷水三文鱼养殖业,所产出的三文鱼品质优良,其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供应给海外市场。水产养殖业正成为助力尼勒克县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材料三: “海鲜陆养”模式,指在陆地营造类似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我国新疆“海鲜陆养”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一定技术,逐步淡化水质,在高山地区的河流上游进行“海鲜淡养”;二是利用低洼盐碱地或湖泊调配“人工海水”进行养殖。
材料四:图11为尼勒克县位置图。
图11
(1)分析“新疆海鲜”能够在网络上走红的原因。(4分)
(2)简述尼勒克县发展“海鲜陆养”的有利条件。(6分)
(3)简述新疆发展“海鲜陆养”对当地的积极意义。(6分)
(4)请分析新疆继续扩大“海鲜陆养”养殖规模的不利条件。(4分)
答案
一、选择题(2分×30=60分)
1-10 ACBDD CDDAB
11-20 BABCA DAABB
21-30 CCADB DABAB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地处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热带和低纬度地区;地处我国南端,濒临南海。
(2)人类过度捕捞;沿海人类活动频繁,污染严重等导致渔业资源锐减。
(3)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海南岛海岸线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旅游大省,市场需求量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
(4)可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吸纳了更多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
32.(1)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使得内陆水产品更受欢迎;“新疆海鲜”品质优良;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新疆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与日常“海鲜”的认识反差较大。(每点2分,满分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深居内陆,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盐碱地分布广;周边高山冰川融水、河流水等水资源较充足;处于 多条河流上游,水质优良,水温低,适合养殖冷水鱼;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现代科技支持,可调配 人工海水;政府政策支持;远离城市,污染少。(每点2分,满分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供优质的海产品,满足当地居民对海鲜的需求;带 动渔业、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水域面积,调节气候。(每点2分,满分6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水体温度、盐度不稳定,影响鱼类等海产品的生存;西北地区生态 脆弱,扩大养殖规模有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高山冰川融水量有限,水域面积有限,不利于扩大养殖规 模;“海鲜陆养”引进外来物种,有生物入侵风险,可能影响本土生态系统。(每点2分,满分4分,言之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