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分数50分。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读图、用图,从地图上获取各种地理信息,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某中学地理小组设计了校园平面图,校门为东校门。读图,完成1-3小题。1.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 )A. B. C. D.2.该图比例尺的数字式为( )A.1:10000 B.1:10 C.1:1000 D.1:1003.地理园位于校门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地球与相邻的星球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大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据此完成4-5小题。4.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其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地球5.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6-7小题。6.关于世界海陆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面积比例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地球表层海陆分布均匀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 D.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7.有关图中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是南美洲 B.②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④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⑤大洲是世界上唯一无常住人口的大洲读经纬网图,完成8-10小题。8.①地的经纬度是( )A.(60°N,110°W) B.(60°N,110°E) C.(60°S,110°W) D.(60°S,110°E)9.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在②地东北方 B.①②两地都在西半球C.③地位于西半球 D.①②两地都在南半球10.图中阴影部分实地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乙大于甲 D.无法确定“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11-12小题。1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2.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扩大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持续发生变化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读图,完成13-15小题。13.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7月26日19:30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居民在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观看开幕式直播。造成开幕式观看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14.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15.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 )A.北极地区处于极夜 B.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C.北京正午影子渐长 D.太阳直射南半球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6-18小题。16.图中A点与B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A.2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17.小丽的家乡:“四周峰峦叠嶂,群山连绵,内部一马平川,水田成片。”她家乡的地形是( )A.甲 B.乙 C.丙 D.丁1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甲地形的颜色一般是( )A.绿色 B.蓝色 C.白色 D.黄色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一样。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下图示意四种国家人口增长类型。据此完成19-20小题。19.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众多的人口,分布却相当不均。下列有关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最小的是欧洲B.热带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C.大洋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D.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20.图中四种国家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I B.Ⅱ C.Ⅲ D.Ⅳ二、综合题(4小题,共30分)21.(7分)一张普通的地图包括大量的地理信息,让我们重温“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发现更多的地理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①表示的运河名称及其地理意义。(2分)(2)说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并比较其面积大小。(3分)(3)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使得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缩短航程约1.5万公里。请依据地图和资料说明巴拿马运河开通的意义。(2分)22.(8分)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九九消寒图,完成下列问题。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图2 图3(1)简述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2)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和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现象。谚语“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描述的节气是什么?并简述判断的理由。(2分)(3)说出地球公转至数九第一天时,阳光直射的纬线,以及这一天在北半球的节气。如图3是正午时刻室内的太阳光照情况,写出其中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图的序号。(3分)(4)当“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是大寒,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D段。简析此时河南昼长以及气温的变化情况。(2分)23.(9分)某校研学旅行小组,在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相关的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问题。(1)第一站,研学小组来到了山中溶洞口的下坡方向约200米远的地方,此时他们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哪一个地方?(1分)(2)第二站,考察河流分布的位置。图中①②两条支流中,不存在的是哪条河流,并分析原因。(4分)(3)第三站,居民点④至⑤的图上距离为3cm,如果某人从居民点④步行到居民点⑤,每分钟走100米,那么需要多少分钟?(2分)(4)第四站,同学们了解到,为发展经济,原计划在甲处建一个大型养猪场,但是该项目未被环保部门通过,原因可能是什么?(2分)24.(6分)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海陆变迁的主题探究活动,请根据他们搜集到的图文信息,完成以下问题。第一步:探究海陆变迁材料: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1)简述青藏高原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的地理事实,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第二步:预言大陆漂移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2)甲、丙两大洲凹凸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说出甲、丙分别代表的大洲。(1分)(3)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1分)(4)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论,简析乙大洋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第三步:验证板块运动材料: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中国救援队火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参加抗震救灾。(5)简述土耳其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1分)(6)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在“长高”的主要原因。(1分)总结:海陆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人类需要不断地探索,发现科学事实。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ABDB 6-10:ACBCC 11-15:AABAC 16-20:BCADB二、综合题21.(1)苏伊士运河;(1分)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分)(2)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分)面积大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分)(3)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方便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岸的交通运输;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促进了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1条即可,2分)22.(1)地球的公转运动。(1分)(2)秋分;(1分)全球昼夜平分,草木枯黄,代表着秋天的到来。(1分)(3)南回归线;(1分)冬至日;(1分)①。(1分)(4)河南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气温逐渐升高。(2分)23.(1)A地。(1分)(2)①;(2分)①处是山脊,河流出现在山谷处。(2分)(3)6分钟。(2分)(4)甲处位于河流上游,建大型养猪场容易污染河流。(2分)24.(1)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曾是海洋;(0.5分)地壳运动。(0.5分)(2)南美洲;(0.5分)非洲。(0.5分)(3)在地质时期大西洋两岸的两个大陆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大陆发生漂移。(1分)(4)乙大洋的面积会扩大。(1分)(5)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1分)(6)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持续碰撞挤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