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靖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15分)纪录片《航拍中国》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1.“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A.资源丰富 B.邻国众多C.疆域辽阔 D.岛屿众多2.“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C.热带面积广大,光热条件好D.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终年温和3.《航拍中国》摄制组在当地拍摄到的民族习俗与民族搭配正确的是A.泼水节——回族B.那达慕大会——蒙古族C.开斋节——藏族D.雪顿节——傣族2024年春晚设置北京主会场和沈阳、西安、长沙、喀什四大分会场。春晚开播为北京时间20:00整,此时北京早已夜幕降临,而喀什依然为白昼。读春晚会场分布图,完成4~6题。4.关于喀什所在省区描述错误的是A.我国最西端位于该省西部 B.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C.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D.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5.喀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藏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满族6.造成北京和喀什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大 D.地形差异大2024年10月30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航天发射场经纬度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酒泉卫星发射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省 B.山西省C.甘肃省 D.海南省8.关于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酒泉航天发射场位于塔里木盆地②太原航天发射场位于北温带③西昌航天发射场位于太原西南方向④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中纬度地区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9~11题。总人口 (亿人) 0~14岁 人口比重% 60岁以上 人口比重% 15岁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镇人口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 13.4 16.6 13.26 9.08 49.68第七次人口普查 14.1178 17.95 18.70 9.91 63.899.下列提取信息错误的是A.总人口不断增长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C.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D.少年儿童比重下降10.人口普查可以①掌握人口结构的组成 ②了解城乡人口的变化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为新的人口政策制定提供依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针对表格中的人口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计划生育”政策已不符合国情 B.健全养老服务政策,发展“夕阳产业”C.提倡城镇人口大量向乡村迁移 D.组织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当地一道奇妙的景观。读图完成12~14题。12.辽东湾位于A.南海 B.黄海 C.渤海 D.东海13.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A.4~5月 B.6~7月 C.8~9月 D.1~2月14.海冰的生成和消融与季节变化有关。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海陆分布 D.板块运动小韩同学初秋穿着薄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南穿着由薄棉袄换成夹克、夹克又换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短袖T恤。下图为小韩同学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15~17题。15.小韩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A.①线 B.②线C.③线 D.④线16.造成小韩同学穿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季风因素 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17.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线植被的变化大致是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草原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图,完成18~20题。18.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内陆高、沿海低19.以下对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A.11月武汉已入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C.昆明入冬时间最早 D.10月长江以北地区都已进入冬季20.以下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A.哈尔滨深居西北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离海洋近,入冬较早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纬度低,全年无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21~23题。2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热带地区C.黄河以南地区 D.人口稀疏地区2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A.长江上游 B.长江下游C.黄河中游 D.淮河下游23.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A.四川省地形崎岖 B.贵州省地形崎岖C.云南省地形崎岖 D.四川省地形平坦2023年11月14日,据人民日报报道,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凌汛现象,即日起黄河进入2023至2024年度凌汛期。读黄河流域图,完成24~26题。24.图中①②③④河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5.关于黄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主要流经亚热带,无结冰期C.下游河段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D.流经黄土高原,中下游含沙量大2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A.上游开垦草地,发展粮食生产 B.中游围湖造田C.中游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D.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读“长江某河段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图”,回答27~28题。27.此工程重点治理的河段是A.川江 B.荆江 C.金山江 D.汉江28.长江此河段易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A.河道弯曲,水流通畅,降水稀少 B.河道通直,水流不畅,水位低C.河道弯曲,水流不畅,降水丰沛 D.河道通直,水流通畅,水位高29.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洪涝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30.在日常生活中,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B.C.D.)第二部分 综合题(15分)31.读“中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处五带中的 带,四季分明。图中 (“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此线以南地区气温较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32.阅读材料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材料: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银发潮”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左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其中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心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右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1)读左图,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呈 (增加/减少)趋势;图中城镇化率最低的直辖市是 (填简称)。(2)读右图,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云南 ——黑龙江 一线;我国人口密度较高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此线 方向。(3)“银发潮”是指当前我国出现的人口 现象。33.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1)图中A是 山脉,B是 山脉;B山脉与昆仑山脉、 山脉共同构成了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2)图中C所在的地形区是 高原,是我国第 级阶梯。(3)我国山区面积约占69%,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业,但适宜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等。34.阅读材料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材料:春节期间,北京的小李和广东的小陈分别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景图片。小李拍摄的图片到处白茫茫一片,雪景异常美丽;小陈拍摄的图片一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活力。这说明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1)读材料可以判定小李应该位于图丙中的 气候区,对应的是甲、乙两图中 图,可以看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3)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影响。35.阅读材料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分)材料: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材部分来自于川、湘等地。所伐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再沿运河北上。部分石料来自太行山,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井”,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运到北京。(1)建筑所需木材部分来自于川、湘等地,图中数字①、②代表四川省的是 ;试分析四川省林木资源丰富的原因 。(气候/地形,回答一点即可)(2)所伐巨木顺江而下的“江”是指 ;图中南京位于此河流的 河段。(3)“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 季使用,其原因是 。靖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综合题(每空0.5分,共15分)31.(1)(2)(3)32.(1)(2)(3)33.(1)(2)(3)34.(1)(2)(3)35.(1)(2)(3)(座位号)靖城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B D B A C B D B B C D A D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C B D C A A D D C B C D D二、综合题31.(1)东(2)北温带 北回归线 高(3)亚洲 太平洋32.(1)增加 渝(2)腾冲 黑河 东南/东(3)老龄化33.(1)太行山 祁连山 横断(2)青藏高原 一(3)耕作业(种植业)34.(1)温带季风气候 甲 大(2)乙 雨热同期(3)纬度35.(1)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多山地(2)长江 下游(3)冬季 气温较低,易结冰/气温低于0℃,易结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