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孝南区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类通过对细胞的探索,揭示了许多生命的奥秘。观察细胞应当借助显微镜。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有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两种显微镜成像原理一样,都属于光学显微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中,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小明同学在使用单目显微镜观察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操作,操作不当的是( )
A. 在转换物镜的过程中,避免直接用手扳物镜
B. 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注意物镜与载玻片间距离
C. 观察物像时,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要睁开,便于画图
D 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小明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为此小明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 下图为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各步骤示意图,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a→b→c→d B. c→d→b→a
C. d→b→c→a D. b→c→d→a
3. 制作临时装片时,若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
A. B.
C. D.
自古诗人爱“咏荷”,宋代诗人杨万里尤甚。他在《小池》一诗中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又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不仅外表美观,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同时还有净化水质的重要生态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莲叶、荷花分别属于什么器官( )
A.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B.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C.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D.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荷花与蜻蜓相比,荷花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6. 藕是荷花横生于淤泥中的肥大地下茎。“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
A. 保护组织 B. 营养组织
C. 输导组织 D. 分生组织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的重要生命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构成系统。下图表示我国国宝大熊猫发育的不同结构层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7. 大熊猫发育的起点是( )
A. 卵细胞 B. 精子 C. 受精卵 D. 干细胞
8. 图中A过程形成的新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目特点是( )
A. 是原细胞的两倍 B. 是原细胞的三倍
C. 是原细胞的一半 D. 与原细胞相同
9. 图中B过程表示是(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生长 D. 细胞癌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0. 制作细胞模型有助于更直观的了解细胞结构。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彩泥制作的动、植物细胞模型。请据图分析作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甲模型是同学们制作的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该细胞模型中可以作为能量转换器的结构是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仅用彩泥材料进行制作,不能模拟甲模型中的结构③,可以选择用______(填“保鲜膜”或“细纱网”或“硬纸板”)来建构,理由是该结构具有______细胞的作用。
(3)乙模型中模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
(4)切洋葱时,人们常会被辛辣物质刺激到流泪,这种物质存在于[_____](填序号)中。
(5)①中含有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是由______构成的。
11.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性难题,标志着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下图是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克隆猴是由母猴A提供的______和母猴B提供的______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
(2)“中中”和“华华”的长相与图中母猴______(填字母)最为相像。“中中”和“华华”的性别为______(填“雄性”或“雌性”)。
(3)动物克隆实验的成功,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______和遗传。
(4)科研人员在进行细胞核提取和注射的过程时,需要在______(填“清水”或“生理盐水”)的环境下进行。
12. 中华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性。在许多诗词中涉及对生命现象的准确描绘。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作答。
(1)红杏的枝条能够受到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伸出墙外,表现出红杏具有能______的特征。
(2)红杏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的特征。
(3)红杏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反映了红杏的生活需要______。
(4)红杏可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说明红杏可以进行______。
(5)这棵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幼苗,再长成了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的特征。
(6)红杏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梨,这属于______现象;同一株杏树上结的杏酸甜各异,这属于______现象。
13. 草履虫是重要的实验材料。为了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片载玻片,分别编号甲、乙、丙。
②在每片载玻片的两端各滴加一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牙签在甲、乙、丙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
③在甲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边缘滴一滴清水,在乙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边缘放一粒食盐,在丙载玻片上右侧草履虫培养液边缘滴一滴肉汁,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甲中草履虫无明显变化,乙中右侧草履虫向左侧移动,丙中左侧草履虫向右侧移动。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做实验时,从草履虫培养液的______(填“表层”、“中层”或“下层”)吸取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因为该层含有丰富的______,草履虫较多。
(2)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放少量棉花纤维的目的是______。
(3)该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该小组还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
(4)分析实验现象,对于草履虫来说属于有利刺激的物质是______。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______生物。
孝南区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监测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1)A (2)D
【2~3题答案】
【答案】2. B 3. A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D 9.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0题答案】
【答案】(1) ①. 植物 ②. 叶绿体和线粒体
(2) ①. 硬纸板 ②. 保护和支持(或“保护”、“支持”均可)
(3)⑦##细胞膜 (4)②
(5)DNA和蛋白质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核 ②. 去核卵细胞 ③. 结构 ④. 功能
(2) ①. A ②. 雌性
(3)发育 (4)生理盐水
【12题答案】
【答案】(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繁殖 (3)营养
(4)呼吸##新陈代谢
(5)生长发育 (6) ①. 遗传 ②. 变异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表层 ②. 氧##氧气##O2
(2)限制草履虫的活动(合理即可)
(3) ①. 形成对照 ②. 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肉汁 (5)单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