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缺 考
[ ]
) (
2
02
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答题纸
)
准考证号(无条形码的网上阅卷填涂)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贴条形码处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号
座位号
1.
根据阅卷方式填写
2.
选择题用
2B
铅笔
填非选择题用
0.5

米及以上黑笔书写
3.
请在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
(
一、
单项
选择题:
(本大题
共2
0
小题,每

题2分,共
40
分)
)
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5 (
A
) (
B
) (
C
) (
D
)
(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
45
分)
26.
(1
2
分)
(1)

2
分)

2


4
分)

3


2
分)

4


4
分)
27.
(1
6
分)

1


6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


3
分)

3


4
分)

4


3
分)
2
8
.(
17
分)

1


4
分)

3
分)

3


3
分)

4


4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3
分)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庆元中学 黄佩琦 联系电话:13567605010 龙泉中学 蒋慈涵 联系电话:18314988550
遂昌中学 孟正香 联系电话:18806884586
审稿:遂昌中学 黄晓波 联系电话:13754256365
选择题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B D B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A C C A D B
21 22 23 24 25
AC BC BD AD BC
非选择题部分
26(12分)(1)①(1分) 烈度 (1分)
(2)变快(1分) A、B (1分) 古登堡(1分) 电磁 (1分)
(3)遥感(1分) 地理信息系统(1分)
(4)震级较大,震源较浅,破坏性大(1分);震中位于城市,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1分);发生
在夜间,人们无法及时逃脱(1分);雨雪天气,受灾群众容易失温(1分)。
27(16分)(1)狭窄(1分) 陡峭(1分) V字 (1分)
河流携带泥沙到入海口,由于地形平坦(1分),海水顶托(1分),流速变慢(1分),泥沙堆积。
(2)山岳(1分) 角峰(1分) 冰斗(1分)
(3)乙(1分) 崎岖(1分) 薄(1分) 短缺(1分)
(4)工程措施: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任答两点得 2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1分)
28(17分)(1)吸收(1分) 反射(1分) ③(1分) ①(1分)
(2)大(1分) 白天(1分) 陆地(1分)
绘图如下
热力环流箭头正确(2分)等压面状况正确(1分)
(3)夏季庐山多云雾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1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1
分),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1分),导致气温较低。
(4)白天,庐山东侧的谷风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2分);夜晚,庐山东侧的山风与甲
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2分),导致甲地局地环流明显。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缺 考
高一地理答题纸 [ ]
准考证号(无条形码的网上阅卷填涂)
学校 姓名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班级 考场号 座位号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正确填涂填 1.根据阅卷方式填写 贴条形码处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注
2.选择题用 2B 铅笔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涂错误填涂 意
填非选择题用 0.5 毫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样 事米及以上黑笔书写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例 项3.请在区域内作答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45分)
26.(12分)(1) (2分)
(2)
(4分)
(3) (2分)
(4)
(4分)
27.(16分)(1)
(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地理 答题纸 第 1页(共 2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2) (3 分)
(3)
(4分)
(4)
(3分)
28.(17分)(1)
(4 分)
(2) (3 分)
(3分)
(3)
(3分)
(4)
(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地理 答题纸 第 2页(共 2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 4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4年10月30日11时00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生活工作6个月,期间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科研任务。在近地轨道上,天和核心舱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据此完成1、2题。
1. 位于近地轨道上的天和核心舱
A. 属于人造天体 B. 与地球同步运转
C. 离开了地月系 D. 利用化石能源运行
2. 宇航员出舱活动时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A. 太空垃圾 B. 漫漫长夜 C. 宇宙辐射 D. 巨大温差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点至10月10日8点,太阳多次爆发高强度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引发地磁暴。据专家介绍,当强烈的地磁暴发生时,太阳风注入到地球极区的带电粒子会大幅度增加,注入地球磁场的纬度范围也会扩大。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

3

4
题图
)3. 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于
A. ②圈层和③圈层 B. ①圈层和③圈层
C. ①圈层和②圈层 D. ③圈层和②圈层
4. 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①影响有线电话通讯 ②黑龙江漠河会出现极光
③赤道地区降水增多 ④宇航器与地面通信中断
(

5

6
题图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右图为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 下列对甲、乙代表的成分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B. 甲——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C. 乙——氮气,吸收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D. 乙——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6. 下列有关水汽和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属于干洁空气 B. 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在大气组成中占比最大
C. 大气中的水汽能使大气能见度变差 D.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7

8
题图
)壶穴是出现在河流中的一种独特地貌,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挟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左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中分布的壶穴地貌景观,右图为壶穴的演化过程图。据此完成7、8题。
7. 据图推测壶穴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条件是
①径流丰富 ②流速缓慢 ③河道弯曲 ④裂隙发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下列描述的地貌景观受到的外力作用与壶穴形成类似的是
A. 平台宽阔,形如三角 B. 上宽下窄,形如蘑菇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 山峰陡峭,雪山连绵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

9

10
题图
)
9.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火箭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穿过不同的大气分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Ⅰ层含臭氧,可吸收太阳紫外线
B. Ⅱ层以对流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C. Ⅱ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D. Ⅲ层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

11

12
题图
)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1、12题。
11.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以下地理现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山冰雪覆盖区气温低是由于①弱
B. 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是由于②强
C. 深秋晴天的夜里多霜冻是由于③弱
D. 朝霞和晚霞经常呈红色是由于④强
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洞库式数据中心为我国首个洞库式数据中心(如下图所示),主体工程位于栖凤坡山体内,沿山体横向布置五个隧道,每座隧道上方均设 2 座竖井,有效解决了机房服务器运行产生大量废热影响数据中心正常运作的问题。据此完成13、14题。
(

13

14
题图
)
13. 洞库式数据中心内外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4. 洞库式数据中心散热效果最高的时段为
A. 晴朗无风的白天 B. 晴朗无风的夜晚
C. 阴雨多风的白天 D. 阴雨多风的夜晚
(

15

16
题图
1

15

16
题图
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区全年风力较强,主要盛行西北风,东岸发育有大量的沙丘(图2)。主要沙源地为布哈河河谷和三角洲以及湖岸。冬季湖面会结冰。图1为青海湖周边沙丘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 青海湖东岸分布的沙丘
A. 西侧坡度较小,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大 B. 东侧坡度较大,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大
C. 东侧坡度较小,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小 D. 西侧坡度较大,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小
16. 与西岸相比,青海湖东岸沙漠面积更大的原因有
①该地盛行西北风,东岸为沙尘沉积区 ②东岸沙丘附近有山脉阻挡,加剧东岸沙丘沉积
③东岸人类活动多,大量破坏地表植被 ④西岸沙丘附近有河流发育,阻滞沙丘继续扩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7

18
题图
)河流在流水冲刷与侵蚀作用下,会变得越来越弯曲,形成曲流,曲流最终出现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叫作牛轭湖。下图为我国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下列各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① 侵蚀 修筑防波堤 B. ② 侵蚀 采砂金矿
C. ① 堆积 种植农作物 D. ② 堆积 兴建仓库
18. 有些牛轭湖是由于人工的“裁弯取直”形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开始进行恢复河流弯道的工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湖水水质 B. 缩短航运里程
C. 提高河流流速 D. 减轻洪涝灾害
(

19

20
题图
)2024年10月17日,年度最大满月现身夜空。右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此次年度最大满月出现时,从天体运动位置看
①月球距离太阳最近 ②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③月球距离地球最近 ④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② D. ③④
20. 推测10月11日子夜(0:00)时,天文爱好者观测到的月相最接近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15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21
题图
)宜兴善卷洞位于杭州城以北约170公里的螺岩山中,全洞分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多层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据此完成21题。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洞的形成以流水溶蚀为主
B. 上洞形成时间要比其他洞都迟
C. 四层溶洞经过了多次地壳抬升
D. 多裂隙,故地下水少且埋藏浅
右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

22、23
题图
)地球历史上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地质时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图中丁时期是
A.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B. 规模巨大的造山时期
C. 众多大陆架出露时期
D. 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图1为某地区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上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24、25题。
(

24

25
题图
1

24

25
题图
2
)
24. 图1中气压、气温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气压值高于②处 B. ④处气压值高于③处
C. ①处气温值高于②处 D. ③处气温值高于④处
25. 关于该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环流位于白天的城市与郊区之间,则甲位于城市。
B. 若该环流位于白天的山坡与山谷之间,则甲位于山谷。
C. 若该环流位于夜晚的陆地与海洋之间,则乙位于海洋。
D. 若该环流位于夜晚的森林与沙地之间,则乙位于沙地。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4时17分与13时24分,土耳其南部两大城市发生7.8级双震,震源深度均为20km。加之当地的雨雪天气,救援工作难度极大,出现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第26题图1
) (
第26题图2
)材料二:图1为地震位置示意图, 图2为地震波波速变化示意图。
土耳其本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 (填数字)层,一般情况下距离震中越近, ▲ (填“震级”或“烈度”)越大,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越强。(2分)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图2中从土耳其本次地震的震源向最近的不连续界面传播的过程中速度 ▲ (填“变快”或“变慢”),能同时检测到横波、纵波的深度是在 ▲ (填字母)处,而横波传到 ▲ 面(填不连续界面名称)时会突然消失。人们利用地震波比 ▲ 波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设备提前发出预警警报从而减轻损失。(4分)
(3)合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抗震救灾效率,例如利用 ▲ 技术可以获取震后灾区影像资料,迅速了解灾情;采用 ▲ 技术设计出救援路线和方案(均选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或“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2分)
(4)根据所学和材料分析,土耳其此次地震破坏性大的原因。(4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长江上游流域部分区域开展了“长江自然之美”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材料二:图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长江流域四地典型景观图。
(

27
题图
1
)
(

27
题图
2
)
① ② ③ ④
河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上游①景观的谷底 ▲ ,两壁 ▲ ,河谷呈 ▲ 形态,并说出下游入海口④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2)②景观的冰川属于 ▲ (填“大陆”或“山岳”)冰川,在观景台上眺望:金字塔形尖峰,应是 ▲ (填冰川地貌名称);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应是 ▲ (填冰川地貌名称)。(3分)
(3)③景观可能是位于图1中的 ▲ (填“甲”或“乙”或“丙”)。该地貌因为地表 ▲ (填“平坦”或“崎岖”)、土层 ▲ (填“厚”或“薄”)、地表水 ▲ (填“丰富”或“短缺”)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分)
(4)说出西北地区防治风沙灾害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

28
题图
2
)材料一:庐山云海历来是游人可遇不可求的奇观,有时低云沉罩,有时云雾缭绕,有时波涛汹涌。图1为庐山云海景观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28
题图1
)
(

28
题图
3
)材料二:庐山年平均气温为11.7℃,7月平均气温为22.5℃,享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多雨雾天气,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图3为鄱阳湖和庐山位置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 作用、散射作用、 ▲ 作用,图2中,庐山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填序号),根本热源是 ▲ (填序号) 。(4分)
与陆地相比,湖泊的比热容较 ▲ (填“大”或“小”),易形成“湖风”的时段为 ▲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段容易出现降水的是在 ▲ (填“陆地”或“湖泊”)。在下图中画出形成湖风时热力环流的箭头及近地面和高空处的等压面状况。(6分)
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庐山是绝佳避暑胜地的原因。(3分)
(4)有专家认为,甲地形成了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较强局地环流,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4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 8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 4 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4年 10月 30日 11时 00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生活工作 6个月,期间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科研任务。在
近地轨道上,天和核心舱每 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据此完成 1、2题。
1. 位于近地轨道上的天和核心舱
A. 属于人造天体 B. 与地球同步运转
C. 离开了地月系 D. 利用化石能源运行
2. 宇航员出舱活动时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A. 太空垃圾 B. 漫漫长夜 C. 宇宙辐射 D. 巨大温差
北京时间 2024年 10月 8日 8点至 10月 10日 8点,太阳多次爆发高强度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引发地磁暴。据专家介绍,当强烈的地磁暴发生时,太阳风注入到地球极区的带电粒子会大幅度增
加,注入地球磁场的纬度范围也会扩大。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3、4题。
3. 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于
A.②圈层和③圈层 B.①圈层和③圈层
C.①圈层和②圈层 D.③圈层和②圈层
4. 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①影响有线电话通讯 ②黑龙江漠河会出现极光
③赤道地区降水增多 ④宇航器与地面通信中断
A. ①③ B.②③ 第 3、4题图
C.①④ D.②④
右图为干洁空气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 5、6题。
5. 下列对甲、乙代表的成分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B. 甲——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C. 乙——氮气,吸收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D. 乙——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第 5、6题图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1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6. 下列有关水汽和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属于干洁空气 B. 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在大气组成中占比最大
C. 大气中的水汽能使大气能见度变差 D.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壶穴是出现在河流中的一种独特地貌,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挟带
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左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中分布的壶穴地貌景观,右图为壶穴的演化过程图。据此
完成 7、8题。
第 7、8题图
7. 据图推测壶穴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条件是
①径流丰富 ②流速缓慢 ③河道弯曲 ④裂隙发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下列描述的地貌景观受到的外力作用与壶穴形成类似的是
A. 平台宽阔,形如三角 B. 上宽下窄,形如蘑菇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 山峰陡峭,雪山连绵
2024年 4 月 25 日 20 时 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题。
第 9、10 题
9.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 火箭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穿过不同的大气分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Ⅰ层含臭氧,可吸收太阳紫外线
B. Ⅱ层以对流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C. Ⅱ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D. Ⅲ层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2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 11、12题。
11.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2. 以下地理现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山冰雪覆盖区气温低是由于①弱
B. 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是由于②强
C. 深秋晴天的夜里多霜冻是由于③弱
第 11、12题图
D. 朝霞和晚霞经常呈红色是由于④强
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洞库式数据中心为我国首个洞库式数据中心(如下图所示),主体工程位于
栖凤坡山体内,沿山体横向布置五个隧道,每座隧道上方均设 2 座竖井,有效解决了机房服务器运
行产生大量废热影响数据中心正常运作的问题。据此完成 13、14题。
第 13、14题图
13. 洞库式数据中心内外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4. 洞库式数据中心散热效果最高的时段为
A. 晴朗无风的白天 B. 晴朗无风的夜晚
C. 阴雨多风的白天 D. 阴雨多风的夜晚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区全年风力较强,主要盛行西北风,东岸发育有大量的沙丘(图
2)。主要沙源地为布哈河河谷和三角洲以及湖岸。冬季湖面会结冰。图 1为青海湖周边沙丘分布图。
据此完成 15、16题。
第 15、16题图 1 第 15、16题图 2
15. 青海湖东岸分布的沙丘
A. 西侧坡度较小,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大 B. 东侧坡度较大,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大
C. 东侧坡度较小,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小 D. 西侧坡度较大,颗粒物平均粒度较小
16. 与西岸相比,青海湖东岸沙漠面积更大的原因有
①该地盛行西北风,东岸为沙尘沉积区 ②东岸沙丘附近有山脉阻挡,加剧东岸沙丘沉积
③东岸人类活动多,大量破坏地表植被 ④西岸沙丘附近有河流发育,阻滞沙丘继续扩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河流在流水冲刷与侵蚀作用下,会变得越来越弯曲,形成曲流,曲流最终出现裁弯取直。河水
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叫作牛轭湖。下图为我国某地牛轭湖形
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题。
17. 下列各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① 侵蚀 修筑防波堤 B.② 侵蚀 采砂金矿
C.① 堆积 种植农作物 D.② 堆积 兴建仓库
18. 有些牛轭湖是由于人工的“裁弯取直”形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人们又开始进行恢复河流弯道的工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湖水水质 B. 缩短航运里程
C. 提高河流流速 D. 减轻洪涝灾害 第 17、18题图
2024年 10月 17日,年度最大满月现身夜空。右图为月亮视直径最
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 19、20题。
19. 此次年度最大满月出现时,从天体运动位置看
①月球距离太阳最近 ②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③月球距离地球最近 ④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 ③④
20. 推测 10月 11日子夜(0:00)时,天文爱好者观测到的月相最接近 第 19、20题图
A. B. C. D.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4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二、双项选择题(15 分)(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 3 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 2 分,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
宜兴善卷洞位于杭州城以北约 170公里的螺岩山中,全洞分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
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多层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
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据此完成 21题。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洞的形成以流水溶蚀为主
B. 上洞形成时间要比其他洞都迟
C. 四层溶洞经过了多次地壳抬升
D. 多裂隙,故地下水少且埋藏浅
第 21 题
右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22、23题。
22. 地球历史上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地质时期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图中丁时期是
A.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
B. 规模巨大的造山时期
C. 众多大陆架出露时期
D. 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第 22、23题
图 1为某地区热力环流剖面图,图 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 600米上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据
此完成 24、25题。
第 24、25题图 1 第 24、25题图 2
24. 图 1中气压、气温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气压值高于②处 B.④处气压值高于③处
C.①处气温值高于②处 D.③处气温值高于④处
25. 关于该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环流位于白天的城市与郊区之间,则甲位于城市。
B. 若该环流位于白天的山坡与山谷之间,则甲位于山谷。
C. 若该环流位于夜晚的陆地与海洋之间,则乙位于海洋。
D. 若该环流位于夜晚的森林与沙地之间,则乙位于沙地。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5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当地时间 2023 年 2 月 6日 4 时 17 分与 13 时 24分,土耳其南部两大城市发生 7.8 级
双震,震源深度均为 20km。加之当地的雨雪天气,救援工作难度极大,出现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材料二:图 1为地震位置示意图, 图 2为地震波波速变化示意图。
第 26题图 1 第 26题图 2
(1)土耳其本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图 2中的 ▲ (填数字)层,一般情况下距离震中越
近, ▲ (填“震级”或“烈度”)越大,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越强。(2分)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图 2中从土耳其本次地震的震源向最近的不连续界面传
播的过程中速度 ▲ (填“变快”或“变慢”),能同时检测到横波、纵波的深度是在 ▲ (填
字母)处,而横波传到 ▲ 面(填不连续界面名称)时会突然消失。人们利用地震波比 ▲ 波
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设备提前发出预警警报从而减轻损
失。(4分)
(3)合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抗震救灾效率,例如利用 ▲ 技术可以获取震后灾
区影像资料,迅速了解灾情;采用 ▲ 技术设计出救援路线和方案(均选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或“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2分)
(4)根据所学和材料分析,土耳其此次地震破坏性大的原因。(4分)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长江上游流域部分区域开展了“长江自然之美”
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材料二:图 1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图 2为长江流域四地典型景观图。
第 27 题图 1
① ② ③ ④
第 27题图 2
(1)河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上游①景观的谷底 ▲ ,两壁 ▲ ,河谷呈 ▲ 形
态,并说出下游入海口④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2)②景观的冰川属于 ▲ (填“大陆”或“山岳”)冰川,在观景台上眺望:金字塔形尖峰,
应是 ▲ (填冰川地貌名称);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应是 ▲ (填冰
川地貌名称)。(3分)
(3)③景观可能是位于图 1中的 ▲ (填“甲”或“乙”或“丙”)。该地貌因为地表 ▲ (填
“平坦”或“崎岖”)、土层 ▲ (填“厚”或“薄”)、地表水 ▲ (填“丰富”或“短
缺”)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分)
(4)说出西北地区防治风沙灾害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分)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7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庐山云海历来是游人可遇不可求的奇观,有时低云沉罩,有时云雾缭绕,有时波涛汹
涌。图 1为庐山云海景观图,图 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第 28 题图 1 第 28 题图 2
材料二:庐山年平均气温为 11.7℃,7月平均气温为 22.5℃,享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多雨雾天
气,是绝佳的避暑胜地。图 3为鄱阳湖和庐山位置示意图。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 作用、散
射作用、 ▲ 作用,图 2中,庐山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
源是 ▲ (填序号),根本热源是 ▲ (填序号) 。
(4分)
(2)与陆地相比,湖泊的比热容较 ▲ (填“大”或“小”),
易形成“湖风”的时段为 ▲ (填“白天”或“夜晚”),此时
段容易出现降水的是在 ▲ (填“陆地”或“湖泊”)。在下
图中画出形成湖风时热力环流的箭头及近地面和高空处的等
压面状况。(6分)
第 28 题图 3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庐山是绝佳避暑胜地的原因。(3分)
(4)有专家认为,甲地形成了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较强局地环流,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4分)
高一地理学科 试题 第 8页(共 8 页)
{#{QQABTY6QoggIABIAAAhCQQEyCEEQkgGACYgOhAAMMAABiBFABAA=}#}202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庆元中学 黄佩琦 联系电话:13567605010 龙泉中学 蒋慈涵 联系电话:18314988550
遂昌中学 孟正香 联系电话:18806884586
审稿:遂昌中学 黄晓波 联系电话:13754256365
选择题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B D B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A C C A D B
21 22 23 24 25
AC BC BD AD BC
非选择题部分
26(12分)(1)①(1分) 烈度 (1分)
(2)变快(1分) A、B (1分) 古登堡(1分) 电磁 (1分)
(3)遥感(1分) 地理信息系统(1分)
(4)震级较大,震源较浅,破坏性大(1分);震中位于城市,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1分);发生在夜间,人们无法及时逃脱(1分);雨雪天气,受灾群众容易失温(1分)。
27(16分)(1)狭窄(1分) 陡峭(1分) V字 (1分)
河流携带泥沙到入海口,由于地形平坦(1分),海水顶托(1分),流速变慢(1分),泥沙堆积。
(2)山岳(1分) 角峰(1分) 冰斗(1分)
(3)乙(1分) 崎岖(1分) 薄(1分) 短缺(1分)
(4)工程措施: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任答两点得2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1分)
28(17分)(1)吸收(1分) 反射(1分) ③(1分) ①(1分)
(2)大(1分) 白天(1分) 陆地(1分)
绘图如下
热力环流箭头正确(2分)等压面状况正确(1分)
(3)夏季庐山多云雾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1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1分),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1分),导致气温较低。
(4)白天,庐山东侧的谷风与甲地的湖风同向,谷风增强了湖风(2分);夜晚,庐山东侧的山风与甲地的陆风同向,山风增强了陆风(2分),导致甲地局地环流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