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地理
答题卡
条形码粘贴处
准考证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0]
[0][0][0][0][0][0][0][0

[1][1][1][1][1][1][1][1][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
[2][2][2][2][2][2][2]
[2]
21

号;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
[3][3][3][3][3][3][3]
[3]

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
[4][4][4][4][4][4][4]
4]
4
[5]
[5][5]
5到
5
[

上答题无效。
[6
[6
[6]
(6)
6
[6]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登、不破损。
[7]
[7刀
[7
[7]
[8
81
「81
[8j
j
填涂
正确填涂:
缺考
1
f91r91r91[91[919
[91
[
范例
错误填涂:的
标记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CA][B][C][O]
6 CA][B][C][D]
11 [A]CB]CC]CD]
16 CA][B][C]CD]
2CA][B][C][D]
7 [A][B][C][D]
12 [A]CB]CC]CD]
20[A]EB][C][D]
3 CA][B][C][D]
8 CA][B][C]CD]
13 [A]CB]CC]CD]
21[A][B][C][D]

4 CA][B][C][D]
9[A][B][C][D]
14 [A]CB]CC]CD]
5 CA][B][C][O]
10 CA][B]CC]CD]
15 [A]CB]CC]CD]
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17.(18分)
(1)6分)
(2)6分)】
(3)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第1页(共2页)25-T-262B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16分)
(1)4分)】
(2)6分)
(3)6分)」
19.(18分)
(1)6分)
(2)6分)】
(3)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第2页(共2页)25-T-262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读图可知布加勒斯特大约位于30E,通过计算可知位于东二时区。
2.C由上题可知,布加勒斯特位于东二时区,与杭州(东八时区)相差约6个小时,则此次航班起飞的北京时间
为3月4日20时07分,故通过计算可知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30分。
3.B天目一号星座15~18星4颗卫星发射升空时为1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4,D4颗卫星发射升空半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5.A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整体呈红色。
6.D丹霞山主要由砂砾岩构成,砂砾岩属于沉积岩。
7.A红色沙砾、碎屑固结成为沉积岩,而后随地壳运动抬升至地表,在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顶平、身
陡、麓缓的地貌景观。
8.B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东北季风,乙为西北季风,均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丙为东北信风,
而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而形成,丁为西北季风,
出现于南半球夏季,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形成。
9,B由图2所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可知,该地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且雨季降水量大
(1500一2000mm),应为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位于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
为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
10.C由图可知,甲可以和河流水及湖泊水相互补给,应为地下水。
11.C箭头a表示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应为河流的丰水期,即长江流域的6一7月。
12.B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即为蒸发雾,海浩现象
反映出海一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由材料可知,水温比气温高才能使暖湿海面水汽凝结;风力较大,利于形成
海浩。
13.D海浩现象是干冷气流与海面暖湿气流发生水热交换,暖湿气流遇到干冷气流凝结形成雾,海一气之间
的水热交换可以维持水热平衡:加强了海一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减小海一气间热量差异和水分差异,使大气
变得更不稳定。
14.A由图可得,泰加林分布区域的主要环境特征是冷湿。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262B
15.A泰加林地区枯枝落叶的输人量少,但分解率低,最终形成很厚的枯枝落叶层:热带雨林地区枯枝落叶输
入量多,且分解速度快,所以形成了很厚的枯枝落叶层。因此,这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6.C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泰加林→苔原及冻土方向变化规律,反映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与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分异规律相符。
17.(1)图示地区可能出现变质岩。(2分)判断依据:图示地区有花岗岩存在,岩浆侵入其他岩层时,会对与其
接触的岩层产生高温、高压作用,使周边岩层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4分)
(2)甲地属于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乙地属于向斜构造,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
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每条3分,共6分)
(3)丙地位于断层,丙地两侧发生岩层断裂错位,左侧岩层相对上升,受到的外力侵蚀作用较强,岩层厚度较
小;右侧岩层相对下降,受到的外力侵蚀作用较弱,岩层厚度较大。(每条3分,共6分)
18.(1)强弱:①地风力强于②地。(2分)理由:①地等压线较②地密集,风力更强。(2分)
(2)甲为冷锋;(3分)乙为暖锋。(3分)
(3)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力较小。过境时:出现大风、阴雨天气,气压升高,气温下降。
过境后: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天气转晴等。(每条2分,共6分)
19.(1)西风漂流向东流动过程中,受到陆地的阻挡,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大部分继续东流,小部分向北流
动,其北流支形成西澳大利亚寒流。(合理即可,6分)
(2)大陆对西风漂流阻挡作用较小,西风漂流分支较少,北上海水规模小,洋流势力弱: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
西北部盛行温暖的西北季风,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相反,减弱了寒流的强度;澳大利亚西海岸陆地中部向
西凸出,阻碍了洋流的流速和减少了洋流的流量:赤道逆流等暖流南下,与西澳大利亚寒流交汇,海域水温
增加,寒流势力减弱。(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
(3)西风漂流北上支流量小,且陆地面积小,陆地上的东南信风(离岸风)势力弱,难以搅动底层海水的营养
物质上涌,浮游生物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抑制了海水运动,底层上涌的营
养物质更少;沿岸河流稀少,河流携带入海的营养物质少。(每条2分,共6分)
20.A江苏省是我国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南京、苏州等市,表明区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21.B南京市是行政区,其划分依据是行政区划。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25-T-262B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地 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 区域书 写 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1。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6小题 , 每小题3分 , 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罗马尼亚当地时间 3 月 4 日 14时 07分,首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 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起飞,并于北京时间 3 月 5 日 5 时 41分抵达杭州 。 下图为布加勒斯特与 杭州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1.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所在的时区是
A. 东二时区 B. 东三时区
C. 东四时区 D. 东五时区
2. 此次航班飞行时间约为
A. 5小时20分 B. 7小时40分
C. 9小时30分 D. 12小时30分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1页(共 6页)】 25—T—262B
2024年 1 月 5 日 ,我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将天目一号星 座 15~18星 4颗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 3~4题。
3. 天目一号星座 15~18星4颗卫星发射升空时 , 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 , 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 , 向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 , 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 , 向南移动 4. 4颗卫星发射升空半个月内 ,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西昌居民看到太阳从东南升、西北落
B. 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 , 后变短
C.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极昼范围变大 D.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 由 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构成。右图示意广东丹霞山景观。据此完成 5~7题。
5. 丹霞山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的主要原因是
A. 岩体整体呈红色 B. 岩石可反射红光 C. 属于革命根据地 D. 经变质作用形成
6. 丹霞山主要构成岩石为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7. 图示丹霞山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D. 岩浆喷出—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图 1为世界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图 2为图 1 中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示意 图。据此完成 8~9题。
图 1 图 2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2页(共 6页)】 25—T—262B
8. 据图 1可知
A. 乙、丁的成因相同 B. 甲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
C. 受丙影响的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 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9. 图 2表示的地区最可能位于图 1 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
长江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 完成 10~11题。 10. 甲代表的水体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海洋水 11. 箭头 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
)
鄱阳湖
b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0~11月
海浩 , 气象学中称为蒸发雾 , 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 , 引起水急剧蒸发 , 水汽在寒 冷空气中凝结为雾 , 通常发生在寒冷冬季的水面之上 。右图为我国某地海浩景观图 。据此完成 12~13题。
12. 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 A. 海—陆间的水汽输送 B. 海—气间的水热交换 C. 水温低于气温
D. 海面风力较小
13. 海浩景观的形成有利于
A. 加大海—气间热量差异 B. 维持大气稳定
C. 加大海—气间水分差异 D. 维持水热平衡
泰加林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 1 000多千米宽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
右图为各地区植被群落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 平均温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6题 。 14. 图中信息显示 , 泰加林分布区域的主要自
然环境特征是
A. 冷湿 B. 干冷 C. 干热 D. 湿热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3页(共 6页)】 25—T—262B
15. 泰加林地区和热带雨林都形成了很厚的枯枝落叶层 , 但二者成因不同 。这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
A. 差异性 B. 同质性 C. 均一性 D. 整体性
16. 下列诗句能反映沿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泰加林→苔原及冻土方向变化规律的是
A. 一山有四季 , 十里不同天 B.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C. 才从塞北踏冰雪 , 又向江南看杏花 D.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8分)
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O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剖
面图
O
(1)推测图示地区是否可能出现变质岩 , 并说明判断依据 。 (6分)
(2)甲、乙两地都为山岭 , 试分析其成因的差异 。 (6分)
(3)简析丙地两侧泥砂岩厚度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 。 (6分)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4页(共 6页)】 25—T—262B
18.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6分)
下图为某日亚欧大陆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图中甲天气系统 快速向东南方向移动,预计 24小时到达北京。
(1)比较①地与②地风力的强弱 , 并说明理由 。 (4分)
(2)判断甲、乙锋的类型 。 (6分)
(3)描述北京在甲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 (6分)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5页(共 6页)】 25—T—262B
19.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 (18分)
西澳大利亚寒流是流经南印度洋东部的一支洋流 , 其自南向北沿澳大利亚西海岸流动 , 最后汇入南赤道暖流 , 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 。下图为世界局部洋流示意图。
(1)说出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形成过程 。 (6分)
(2)分析西澳大利亚寒流是世界主要寒流中最弱小的一支的原因 。 (6分)
(3)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区域渔场规模很小 , 说明理由 。 (6分)
附加题
读我国与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 完成20~21题。 20. 江苏省是我国的一部分 , 该省又包括南
京、苏州等市 , 这表明区域
A.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B. 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C. 有各自的特色优势 D.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1. 南京市作为一个区域 , 其划分的依据是
A. 面积形状 B. 行政区划
C. 经济发展 D. 宗教信仰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 地理 第 6页(共 6页)】 25—T—26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