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A2.C3.B4.B5.C6.C7.B8.D9.A10.A11.C12.D13.C14.A15.D16.B17.(1)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6分)(2)纬度较低:地势较高。(4分)(3)图中春季云南省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最大,说明此时地表升温快;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较大;当地春季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故光伏发电量较大。(6分)18.(1)农田位于河漫滩,聚落位于阶地。(4分)转化过程:随着地壳拾升,河流下切,河漫难逐渐抬升,形成阶地。(4分)(2)河漫滩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农田规模化生产;靠近河流,利于农田取水灌溉;阶地所处海拔较高,防止聚落受山洪、泥石流危害。(6分)(3)位于地震多发区;地势起伏大,山体易坍塌;降水量大,暴雨集中,易诱发滑坡灾害。(答出两点,4分)19.(1)在甲地拍摄的是照片②,为风蚀蘑菇;在乙地拍摄的是照片③,为冲(洪)积扇;在丙地拍摄的是照片①,为沙丘。(指出照片每点1分,地貌名称每点1分,共6分)(2)风蚀蘑菇整体会变得越来越细(2分),但底部细化速度更快(2分),直到底部支撑不住顶部而坍塌(2分)。(3)侵蚀土壤层,降低土壤肥力;风沙掩埋农田,毁坏农作物;破坏灌水渠、温室大棚等设施。(6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湖南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北京时间2024年9月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据此完成1—2题。1.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对在轨运行卫星传输数据干扰最大的是A.狂风暴雨B.大雪纷飞C.太阳活动D.地表地势起伏2024年3月23日,太阳爆发X1.1级耀斑,并引发日冕物质抛射事件。3月25日地球发生特大地磁暴,出现极光现象,在我国黑龙江漠河等地,人们拍摄到了清晰的极光。图2示意太阳大气结构。据此完成3—4题。3.耀斑发生在A.①—光球层B.②—色球层C.③—日冕层D.③—光球层4.下列关于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使太阳黑子的数量大量减少B.导致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C.可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D.地球中低纬度地区出现极光图3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图35.下列关于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地震时,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纵波大于横波C.岩浆来自地幔D.地震震源最深可达古登堡面以下6.当地震到来时,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A.先上下震动,再左右晃动 B.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震动C.只上下震动 D.只左右晃动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和化石存在,对研究古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图4示意喜马拉雅山山地局部地层结构,该地地层未经较大的地质变动破坏。据此完成7—9题。图47.图示地层中生物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是A.e地层 B.d地层 C.b地层 D.c地层8.e地层形成时期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裸子植物繁盛C.哺乳类动物初现 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9.该区域地质环境演化顺序为A.浅海区→陆地区→山地 B.陆地区→浅海区→山地C.深海区→浅海区→山地 D.山地区→浅海区→深海区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龙里县南部,风景区内的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表现为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分布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自然景观,以及由这些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气候、植被等有机组合。图5示意该风景区一洞穴内部景观。据此完成10—12题。图510.下列与图中地貌对应正确的是A.a—石钟乳,b—石笋,c—石柱B.a—石芽,b—石柱,c—石笋C.a—石芽,b—石笋,c—石柱D.a—石钟乳,b—石柱,c—石笋11.下列关于猴子沟风景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分布广泛 B.洼地储水条件良好C.气候温暖湿润 D.适合大规模放牧12.天坑形成之前,应该发育的地貌是A.洼地 B.峡谷 C.沟谷 D.溶洞冰碛垄为受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垄岗状地貌,是古冰川前缘曾在此停留的痕迹。下图为青藏高原波堆藏布江林琼村段河谷现代地貌分布图。据此完成13—14题。图613.图示中的冰碛垄A.M1冰碛垄形成时期最晚 B.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C.受冰川消融作用影响 D.堆积物质分选性较好14.根据冰碛垄的空间分布特点,说明该地气候A.在持续变暖 B.在持续变冷C.先变冷,后变暖 D.先变暖,后变冷俄罗斯乌苏里湾有一处玻璃海滩,那里有以前倾倒在海边的玻璃瓶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把这些瓶子碎片慢慢打磨成了“玻璃鹅卵石”。图7为该海滩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题。图715.乌苏里湾的海滩属A.冰川侵蚀地貌 B.海水侵蚀地貌C.冰川堆积地貌 D.海水堆积地貌16.把这些瓶子碎片打磨成“玻璃鹅卵石”的大自然力量是A.河流侵蚀作用 B.海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云南大理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推行“面板发电,板下种植”,带动了乡村振兴,促进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云南光伏发电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图8示意云南大理周边位置及1980—2020年云南省不同季节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底部,地温上升会使大气边界层高度增加)平均高度分布。图8(1)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匮乏区域,试简述原因。(6分)(2)列举云南大理推广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3)结合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的季节变化,说明云南春季光伏发电量较大的原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是长江的支流。该流域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暴雨集中在5—9月,7月、8月尤为突出,常导致农田被淹没。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图9为我国大渡河某河段景观图。图9(1)农田和聚落所在地为不同的两种典型河流地貌,分别指出农田和聚落所处的河流地貌名称,并简述两地貌之间的转化过程。(8分)(2)说明图中农田和聚落选址的合理性。(6分)(3)大渡河流域滑坡灾害多发,试说明其自然原因。(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小明在暑假研学期间,先后实地考察了内蒙古甲、乙、丙三地,并拍摄了当地典型的地貌景观的照片。小明在考察时做了如下记录:“第一天在甲地发现了风力侵蚀地貌,第三天在乙地观察到了流水堆积地貌,最后一天,在丙地看到了大面积的风力沉积地貌。”图10为小明回来后整理的地貌照片,但是分不清每张照片所对应的拍摄地点。图10(1)请分别指出小明在甲、乙、丙三地所拍摄的照片,并说出其典型地貌景观的名称。(6分)(2)说明照片②所示地貌未来的发展趋势。(6分)(3)简述风沙活动对内蒙古农作物种植的不利影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pdf 高一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