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法不可违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法不可违》分为“违法无小事”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内容。第一目“法不可违”主要阐述了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种类,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明确违法无小事;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道德修养:树立尊法、守法意识。 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做到遵章守法,依法办事。
重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难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导入,请同学们记录并分享视频中人们的行为。
生:闯红灯(行人、机动车)、
殴打他人、
电影院拍摄视频、
微信骂人、
侮辱诽谤他人
......
师:请你为这些行为进行点评?
生:他们都是违法行为。
师:那么什么是违法行为?
人们产生违法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认真阅读课本P46—51页内容,自主学习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自主学习】
1.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含义。P48
2.法律的作用。P46①②③
3.违法行为的分类。P48(两种分类方法)
4.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50①②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①②③
【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违法行为
一、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含义。P48
含义: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产生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
2. 结合视频,思考不同的行为,违反的法律一样吗?这些法律对人们起到什么作用呢?
举例分析法律条文,理解法律的作用:
总结:★2.法律的作用 P46①②③
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 刚才同学们记录了那么多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些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分类呢?
当堂背诵并提问“违法行为的分类”。
4. 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50①②
任务二:辩别-违法行为
1. 判断并区分违法行为。
从以下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
“①从材料中找到人物的行为,对谁产生危害?
②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③违反了什么法律?
④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再分析材料的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违法行为的判断方法”(在上一篇公众号有具体讲解)
任务三:践行-遵守法律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