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道德修养:知道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法治观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
健全人格:了解民主,感知民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责任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民主法治积极的参与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自主学习5分钟
阅读教材P30-35,思考下列问题:
1.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方式分别是什么?P30
2.民主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什么?
3.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新”?P33-35
(本质特征新、特点新、形式新、真谛新、制度保障新、)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意义?P33
0
1
民主的足音
你认为什么是“民主”?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
同学们,你们心中的“民主”是什么?
民主,指人民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其过程是听取每个人意见,目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即公共利益办事。
但是也必须赋予和尊重每个人平等的权利。不能为了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就践踏他人的合法利益。既要反对少数人的专制,也要反对多数人的暴政。
名词解读
人民是政治概念,不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
人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以国籍划定,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公民
常见易错点:公民当家作主、全民民主(错误)
全过程民主(正确)
人民
公民
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①源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认识民主——“民主”思想的源头
一、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
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大会制度
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投票权,妇女与奴隶没有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国王是摆设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总统(行政)握有极大权力,与国会(立法)
联邦法院(司法)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
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P30
3.1民主的足音
1.如何认识民主?
(1)来源:
(2)民主价值要求:
(3)民主价值的实现::
(4)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依靠民主形式、民主制度的建立
具体国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p30
1840年以来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和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
现在
请同学们依据课本P31-33,找出下列轴所对应的民主发展结果
没有实现“还权与民”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转变。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探究与分享P32
我们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来之不易,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保障它呢?为什么?
法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笔记整理
A.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B.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民主
法治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体现、保障
道法糕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一种新型的民主。 ”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魅力何在?
0
2
新型的民主
二、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①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②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
(1)从本质特征上看 P33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最真实
最管用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2)民主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P33
(3)从民主形式上看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一: 选举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重大事项决策前、决策实施时人民内部充分讨论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二: 协商民主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民主形式:
发展选举民主
发展协商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直接/间接。
(3)从民主形式上看
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人民民主的真谛
随着互联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已成时尚,拓宽了民主渠道。政府可开通多种渠道,网民可通过APP、网站、微信、官方微博、论坛等网络形式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
议一议: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请注意:并非扩大了政治权利
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
探究与分享
知识拓展:网络问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②有利于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新途径、新方式;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搭建网民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的桥梁;
⑤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民主制度
(4)从制度保障上看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选择题常考)
人民当家作主
一“根”三“基”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新”在何处?
表现 具体内容 意义P33
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①本质特征
②民主特点
③民主形式
④制度保障
一“根”三“基”;
课堂小结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3、民主价值要求:
4、民主价值实现靠:
5、选择民主道路取决于:
6、人民民主的真谛: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8、根本政治制度:
9、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具体国情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协商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础群众自治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