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封丘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学情检测试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年央视春晚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有四个分会场,旨在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与主会场形成有效联动。读2024年央视春晚会场分布图,完成1~3题。
1.北京和喀什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反映出我国( )
A.跨经度广 B.气候复杂 C.跨纬度广 D.地形多样
2.新疆喀什分会场展现的是( )
A.蒙古族文化 B.回族文化 C.维吾尔族文化 D.壮族文化
3.用唐诗串联起舞狮、秦腔等传统文化,惊艳全球观众,该节目最可能出现在( )
A.沈阳会场 B.西安会场 C.北京会场 D.长沙会场
读中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4~5题。
4.四幅图中的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北方穿袄,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语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6~7题。
6.“你在北方穿袄,我在南方露腰”所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
7.相较于秋冬季节多样化的穿衣风格,我国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气温升高 B.我国纬度位置很低
C.夏季我国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普遍较多 D.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
河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了对长江流域的研究性学习,并选取了三个研究方向:水能、水运和生态保护。读我国长江流域略图,完成8~10题。
8.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不能确定
9.下列关于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我国“黄金水道”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结冰期长 B.运输能力差 C.江阔水深 D.支流稀少
10.为发挥湖泊的调节作用,鄱阳湖和洞庭湖需要( )
A.防治污染 B.退耕还湖 C.围湖造田 D.禁止捕捞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自然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之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下列物质或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钢铁 B.塑料 C.粮食 D.森林
1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水资源
2024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4个全国土地日。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14.下列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 )
A.西南林区 B.西北林区 C.东北林区 D.东南林区
图A、图B分别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2014年和2024年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十年间该地区面积明显减少的土地是( )
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
16.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不能逾线》漫画,完成17~18题。
17.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 )
A.耕地类型不全 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充足
18.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 D.深化改革开放
海洋被称为“蓝色宝库”。读我国及毗邻海域局部资源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盐场分别是( )
A.布袋盐场、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淮北盐场
B.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淮北盐场、长芦盐场
C.淮北盐场、布袋盐场、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
D.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20.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含4个小题,共30分)
21.(6分)人口是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图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交通和气候三个方面,简述A地和B地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3分)
近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政策的调整:2011年11月,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2)简析近年来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变化的原因。(2分)
(3)请你为鼓励生育设计一句宣传口号。(1分)
22.(8分)我国地域辽阔,复杂的地形地势影响着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下面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1)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和降水的影响。(2分)
(2)说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并说明原因。(2分)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分布广。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3)从农业、采矿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点,简要说明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2分)
(4)列举山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分)
23.(9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1)和“地上河”示意图(图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图1 图2
(1)指出图中①②③河段,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2分)
(2)请你提出防治凌汛的有效措施。(2分)
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黄河水患频繁,从先秦到1949年以前的2540年里,黄河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治理。如今,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岁岁安澜,这条灾难深重的大河已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3)黄河自古多忧患,完成“黄河中下游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3分)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4)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请你为黄河下游的治理献计献策。(2分)
24.(7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应对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下图是中国径流带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资源的问题】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
(1)说出影响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1分)
(2)除了空间分布不均,说出我国水资源还存在哪些问题。(2分)
【水资源的利用】
2024年3月22—28日是第37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3)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可以实施调水工程,请列举两例调水工程。(2分)
(4)从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任选两方面,各提出一条合理的用水建议。(2分)
封丘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学情检测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B 4.D 5.D 6.B 7.C 8.A 9.C 10.B 11.D 12.A 13.A 14.B 15.B 16.D 17.C 18.A 19.D 20.B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含4个小题,共30分)
21.(1)地形和交通:A地地处我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利;B地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较落后,对外联系不便。(2分)
气候:A地水热条件好,气候宜人、降水丰富,适合人类居住;B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1分)
(2)缓解人口老龄化,促使人口年龄结构合理化(1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1分)
(3)家有儿女,其乐无穷;生在当代,利在千秋;儿女是人生的延续;儿女双全,满庭福香;等等。(任写一条,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1分)
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1分)
(2)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1分)
原因: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1分)
(3)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1分)
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1分)
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1分)(任选两方面作答即可,共2分)
(4)防范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1分);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分)。
23.(1)①(1分)和③(1分)。
(2)加强对凌汛的监测(1分);爆破冰坝(1分)。
(3)大(1分)华北(1分)减缓(1分)
(4)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清理河道泥沙;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每点1分,满2分止)
24.(1)夏季风。(1分)
(2)时间分配不均(或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每例1分,满2分止)
(3)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引大入秦等。(每例1分,满2分止)
(4)改变农业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生活用水一水多用。(任选两方面作答,每方面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