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生物学(人教版)(试题卷)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三胚层构成 C.身体背腹扁平 D.身体左右对称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说法正确的是( )A.蚯蚓身体细长,是线形动物B.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纹沼螺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D.秀丽隐杆线虫和绦虫都是过寄生生活的3.下列对软体动物贝壳与昆虫外骨骼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可以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B.外骨骼不能随着节肢动物的成长而生长C.都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 D.外骨骼可以减少节肢动物体内水分的散失4.关于如图所示三种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用鳃呼吸 C.都有贝壳保护 D.都具有外套膜5.某同学在“观察鲫鱼”实验中记录了以下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B.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保护自己C.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和闭合D.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6.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两栖动物 B.呼吸器官完全相同 C.均在水中产卵 D.均属于变温动物7.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下列国家保护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中国小鲵 B.扬子鳄 C.长江鲟 D.金斑喙凤蝶8.家鸽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肌肉主要附着在( )A.脊柱 B.后肢 C.颈部 D.胸骨9.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麝。该动物体表被毛,据此可推测,麝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不恒定 C.体外受精 D.牙齿无分化10.关节通常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下列不属于关节结构的是( )A.关节囊 B.关节面 C.关节腔 D.骨骼肌11.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某同学在课外劳动实践时,完成松土这一动作,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13.篮球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当运动员进行投篮动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至少需要两组肌肉配合完成 B.投篮时关节起杠杆作用C.有完整的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D.所需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舒张14.下列动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的是( )A.蜻蜓点水 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 D.孔雀开屏1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与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无关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只与环境因素有关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D.公鸡报晓和蚯蚓走迷宫都是学习行为16.某研究团队观察到一只野生猩猩使用药用植物治疗伤口。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与猩猩的遗传物质无关C.猩猩大脑比较发达 D.这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17.下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行为获得途径分析,图中①③④行为都属于学习行为B.图②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比蚯蚓的强,学习行为可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以便更适应环境D.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可通过声音、动作及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18.下列对猴群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猴群中有明确的等级之分 B.猴群成员之间都是合作关系C.猴群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D.猴群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19.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戈利亚在这个群体中享有多项特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优先享有食物 B.优先获得配偶C.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D.当受到外来侵犯,“戈利亚”将被其它成员保护20.蚕农发现,雌雄蚕蛾能在出茧后的较短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个体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 B.蚕蛾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C.“气味”是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D.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诱杀蝶蛾类农业害虫21.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是( )A.成群结队的蝗虫 B.草原上的狮群C.成群采蜜的蜜蜂 D.一个巢穴中不同类型的白蚁22.人造卫星在太空当中,由于会直面太阳的照射,卫星很容易遭遇“烘烤”和“冻结”,卫星上的仪器也会损坏。科学家根据某种生物的身体结构设计了卫星的控温系统。该结构是( )A.乌龟的背甲 B.萤火虫的冷光 C.长颈鹿的皮肤 D.蝴蝶的鳞片2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蟾蜍对人类有害无益 B.鱼为人类提供蛋白质C.蜜蜂、蝴蝶为农作物传粉 D.鼠类猖獗会危害农业24.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意引入某种动物,可能会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B.没有动物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C.松鼠将收获的种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D.通过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制成了雷达等仪器设备25.苍耳的果实可通过钩刺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动物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物质循环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如图是两种动物牙齿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牙齿类型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从牙齿的分化程度来看,这两种动物都属于______动物。(2)2023年7月,在野外红外线相机中,再次发现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的清晰影像,推测它的牙齿与图______代表的结构相似。(3)“双流老妈兔头”是四川成都双流的一道名小吃,图______最可能是兔子头部的一部分。27.(14分)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C图中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是5______和3______中的滑液。(2)C图中[2]是______,其内外都有韧带,使关节牢固。(3)B图中骨骼肌两端的④______(填名称)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4)当人拿起茶杯喝水时,A图中______舒张,______收缩(填A图中数字)。(5)人体的运动不是单靠运动系统完成的,还需要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28.(12分)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称为学习行为。据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吗?请你完成如下相应探究:(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2)制订并实施计划,统计实验结果①用纸箱构建迷宫。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为宜,上面盖上玻璃板。在迷宫的出口处放置仓鼠喜欢吃的食物(如:葵瓜子或花生或苹果等)。②从迷宫的入口放入经过______处理的健康仓鼠,同时马上记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仓鼠从入口到出口所需的时间和尝试的次数。如果在2分钟内仓鼠还不能到达出口,需要用食物适当引诱,促使仓鼠到达出口处获取食物。③重复上述实验5次,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实事求是地填写到表格中。如下表是实验记录:仓鼠走出迷宫获取食物的记录表记录内容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时间(秒) 152 115 98 78 65尝试和错误次数 6 4 3 2 2(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所需要的时间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4)问题分析:用不同的仓鼠分别做实验,一般来说走出迷宫寻找食物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仓鼠的______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______的影响。29.(1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作为______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______,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3)动物可以帮助植物______,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也可以帮助植物____________,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八年级生物学(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D C D B D A D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A B C B C B D B序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D A B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每空2分,共12分)(1)门齿 臼齿 犬齿 哺乳 (2)2 (3)127.(每空2分,共14分)(1)关节软骨关节腔 (2)关节囊 (3)肌腱 (4)② ① (5)神经28.(每空2分,共12分)(1)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2)饥饿(3)越短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4)学习能力(或遗传物质)环境29.(每空2分,共12分)(1)生态 (2)消费能量物质循环 (3)传粉传播种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