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三晋联盟山西名校高一期中联合考试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h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章。圜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垫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糖类分子。下列不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分子的是的A.脱氧核糖B.葡萄糖C.蔗糖D.核糖2.下列事实或证据中,不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长A.病毒在相应的活细胞内才能增殖B.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释放氧气KC.单个大肠杆菌能获得营养,产生代谢产物等D.构成心脏的组织由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组成貅3.下表表示组成地壳与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元素(部分)及其含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杯元素地壳玉米细胞(干重,质量分数)人体细胞(干重,质量分数)C0.08743.5755.99H0.7606.247.46048.60044.4314.62N0.0301.469.33A.C、N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但在细胞中都属于大量元素B.玉米和人体细胞中,H原子的数量水于C、O原子的C.蛋白质含量差异是玉米和人体细胞N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D.组成动物细胞的元素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无机自然界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斐林试剂无法区分开麦芽糖与葡萄糖B.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掉为2:1C,人食用的植物多糖都可以在消化道内被彻底水解为单糖D.常见的单糖有果糖、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高一生物学第1页(共6页)】5.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信使RNA疫苗进人细胞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相应抗原,抗原13经加工形成抗原肽,抗原与抗原肽等经一系列变化激活免疫细胞等产生抗体(属于蛋白质)等免疫活性物质。上述4种物质中,不含肽键的是A.抗原B.抗体C.抗原肽D.RNA6.环境DNA技术助力长江江豚保护。每头江豚只要在监测水域生活就会留下痕迹,通过环境14DNA技术对水质样本进行分析,就能判断水里有没有江豚。江豚DNA与其他生物DNA的差异在于A.五碳糖的种类不同B.含氨碱基的种类不同C.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7,下列对细胞学说内容的解读,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单个细胞可以完成一些生命活动C.有的生命活动由多个细胞协作完成D.老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8.人体肠道中既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也存在酵母菌等真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酵母菌中均存在核膜B.大肠杆菌、酵母菌中均存在核糖体C.大肠杆菌、酵母菌不含细胞壁结构D.大肠杆菌、脖母菌的DNA均位于拟核中9.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细胞遗传物质组成单位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均位于细胞核中⊙B.图中①处应为一OH②C.图中的②处可为A、T、C、G中的一种D.该结构含有的元素为C、H、O、N①10.下列按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一株小草②一个苹果③一窝蚂蚁④一片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11.动物脂防是中国传统烹饪中的一种食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及应生成的C.室温下,植物脂肪常呈固态,动物脂肪常呈液态D.为了身体健康,应适量摄人脂肪12.细胞膜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的蛋白质分子称为糖被②A侧B.图中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RC,细胞生长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侧D.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高一生物学第2页(共6页)】2024一2025学年度三晋联盟山西名校高一期中联合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1.C2.B3.B4.A5.D6.D7.A8.B9.C10.D11.C12.A13.D14.D15.B16.B17.D18.C19.D20.C21.(1)无细胞结构(2分)细胞壁(1分)(2)①4(1分)4(1分)②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分)(3)青霉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而起到杀菌作用,但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能在该培养基中存活(3分)》22.(1)脱水缩合(2分)由肽键连接的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合理即可,2分)(2)R基(2分)5(2分)(3)是(1分)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关,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组成其的氨基酸的顺序有关(3分)23.(1)葡萄糖(1分)肝脏和肌肉(2分)肝脏(1分)(2)(CsH1。O)n(2分)废水处理(2分)(3)将3种溶液两两混合,得到3个组合(2分),用斐林试剂检测3个组合的混合液(1分),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淀粉溶液十淀粉酶溶液组合,另一种溶液即为稀释的蛋清溶液(1分)(共4分)24.(1)脂质(2分)(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分)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或膜含有双层脂质分子)(2分)》(3)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或细胞膜都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2分)细胞膜是静态结构(2分)(4)流动镶嵌模型(2分)25.(1)蛋白质(1分)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2分)(2)①脂质(2分)②1(2分)③膜连接点(1分)④溶酶体(2分)⑤调节脂滴生成;改善线粒体一内质网膜连接结构;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调节溶酶体的功能(合理即可,答出1点给2分,4分)【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度三晋联盟山西名校高一期中联合考试生 物 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糖类分子。下列不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分子的是A.脱氧核糖 B.葡萄糖 C.蔗糖 D.核糖2.下列事实或证据中,不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A.病毒在相应的活细胞内才能增殖B.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释放氧气C.单个大肠杆菌能获得营养,产生代谢产物等D.构成心脏的组织由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组成3.下表表示组成地壳与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元素(部分)及其含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元素 地壳 玉米细胞(干重,质量分数) 人体细胞(干重,质量分数)C 0.087 43.57 55.99H 0.760 6.24 7.46O 48.600 44.43 14.62N 0.030 1.46 9.33A. C、N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但在细胞中都属于大量元素B.玉米和人体细胞中,H原子的数量小于C、O原子的C.蛋白质含量差异是玉米和人体细胞N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D.组成动物细胞的元素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无机自然界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斐林试剂无法区分开麦芽糖与葡萄糖B.糖类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之比如为2:1C.人食用的植物多糖都可以在消化道内被彻底水解为单糖D.常见的单糖有果糖、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高一生物学 第1页(共6页)】A.抗原 B.抗体 C.抗原肽 D. RNAA.五碳糖的种类不同B.含氮碱基的种类不同C.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7.下列对细胞学说内容的解读,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单个细胞可以完成一些生命活动C.有的生命活动由多个细胞协作完成D.老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8.人体肠道中既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也存在酵母菌等真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酵母菌中均存在核膜B.大肠杆菌、酵母菌中均存在核糖体C.大肠杆菌、酵母菌均不含细胞壁结构D.大肠杆菌、酵母菌的DNA 均位于拟核中9.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细胞遗传物质组成单位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下列按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一株小草 ②一个苹果 ③一窝蚂蚁 ④一片森林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11.动物脂肪是中国传统烹饪中的一种食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及应生成的C.室温下,植物脂肪常呈固态,动物脂肪常呈液态D.为了身体健康,应适量摄入脂肪12.细胞膜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高一生物学 第2页(共6页)】13.螺旋藻属于蓝细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 Fe、Zn等元素,适量食用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螺旋藻、发菜均属于蓝细菌 B.螺旋藻中的 Fe Zn都属于微量元素C.螺旋藻细胞中有能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 D.螺旋藻细胞中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15.进行如图所示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的是16.科研人员将某组织材料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改变条件后继续离心,将匀浆中各种细胞结构逐步分离,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研磨、离心中破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分离出叶肉细胞各种细胞结构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B.离心管乙、丙、丁的上清液和戊的沉淀物中都含有核糖体C.离心管乙~戊中都含有 RNA,但DNA 只存在于离心管乙中D.离心管丁中分离出的小泡主要是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破碎物【高一生物学 第3页(共6页)】17.黑藻是一种水生被子植物,其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时常用它作实验材料。下表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流动一圈所用的时间,“/”表示叶绿体基本不流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 0 15 20 25 27 30 32 35 40时间/s / 182 133 116 90 118 129 132 /A.为维持细胞活性,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将黑藻叶片置于生理盐水中B.黑藻叶绿体较大,适合用低倍镜观察其叶绿体的流动情况C.0℃到40℃之间,温度越高,叶片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D.叶片细胞质流动速率与细胞代谢速率有关18.伞藻由帽、柄、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部位。兴趣小组为验证“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以菊花形帽伞藻和伞形帽伞藻为材料进行嫁接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伞藻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伞帽有不同类型B.该实验说明伞藻伞帽的形态建成与细胞质无关C.该实验不能说明伞藻伞帽的形态建成受细胞核控制D 植物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19.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共同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外核膜均由两层连续分布均匀的磷脂分子组成B.核仁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核膜的内膜与核仁之间的间隙只含有染色质D.同一时期的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染色质和染色体20.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如图所示,核输入与核输出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核孔复合体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参与B.推测核孔复合体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输入与核输出的速率可能相等D.人体肝细胞核输入与核输出过程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高一生物学 第4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0分)肺炎支原体和流感病毒都是能引起人类肺炎的病原体,可经飞沫传播。青霉素是一类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回答下列问题:(1)与肺炎支原体相比,流感病毒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与肺炎支原体相比,细菌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2)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DNA、RNA。①组成DNA的单体有 种;DNA与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相同的小分子物质有 种。②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中。(3)用添加了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培养从患者体内采集的痰液,通过该培养基可以筛选出支原体,原因是 。22.(12分)某蛋白质含两条肽链,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数字为氨基酸的位点,二硫键由两个氨基酸上的巯基(——SH)反应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中的 H分别来自 。(2)氨基酸的——SH位于 上,图中结构至少含 种元素。(3)若图中肽链中多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变化,则该蛋白质的功能是否发生改变 (答“是”或“否”),原因是 。23.(12分)淀粉、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均属于多糖。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食物中的淀粉水解后形成的 是合成糖原的原料;糖原主要分布在 中,其中, 中的糖原参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维持。(2)淀粉、糖原的化学式都可表示为 。另一种多糖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 。(3)已知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生成还原糖,现有失去标签的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稀释的蛋清溶液,请利用斐林试剂以及洁净的试管、水浴加热装置,将稀释的蛋清溶液鉴别出来。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24.(12分)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研究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资料2:科学家制备出细胞膜,并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在此基础上,荷兰科学家将从某种细胞的细胞膜中提取出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这些细胞表面积的2倍。资料3:1959年,罗伯特森基于电镜下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三明治”模型的假说: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他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资料4:有人按照罗伯特森提出的模型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15~20 nm;而实际测量的电镜照片中细胞膜的厚度为7~10nm。【高一生物学 第5页(共6页)】资料5:1970年,科学家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发红色荧光的染料分别标记小鼠细胞、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刚融合的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 ℃下经过40 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1)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推测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包括 。(2)资料2中,最好选用 作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材料。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提取出这些脂质的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 。(3)资料4中,细胞膜的计算厚度远大于实测厚度,不支持资料3“三明治”模型假说中的 的观点;资料5中的实验现象,不支持资料3中的 的观点。(4)辛格和尼科尔森综合以上实验以及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提出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25.(14分)细胞器之间既有精细分工,又能相互协作和密切接触,形成细胞器互作网络,如线粒体细胞器互作网络、内质网细胞器互作网络等。内质网与线粒体、质膜等都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膜连接点连接,其中以内质网一质膜连接点(EPCS)最具代表性,内质网膜与质膜间距小于10 nm,但不互相融合。细胞器互作网络的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内质网膜上的VAP27蛋白是内质网——质膜——细胞壁连接的核心组分,它与细胞骨架上的NET3C蛋白互作,共同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性。细胞骨架的化学成分是 。 细胞壁的功能是 。(2)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细胞器互作部分网络关系如图所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理与肝细胞中线粒体功能障碍、脂滴异常增多密切相关。①图中显示,内质网除参与蛋白质加工外,还与 的合成有关。②脂滴是细胞内主要储存脂肪的囊状结构,结合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脂滴的膜由 (填“1”或“2”)层磷脂分子组成。③结合题图信息分析,肝细胞中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间通过 (填“膜连接点”或“膜相互融合”)实现互作,研究表明,NAFLD患者肝细胞内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该结构是不完整的。④肝脏中,脂滴与 (填细胞器名称)相互作用形成自噬小体,其内脂肪酶能催化中性脂肪分解,分解后的产物转移至线粒体中参与能量代谢,该过程异常往往会诱发NAFLD。⑤综合以上信息,提出2个研发治疗 NAFLD药物的方向: 。【高一生物学 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三晋联盟生物学试题.docx 高一三晋联盟生物试题.pdf 高一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