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1月阶段反馈 科学试题卷(无答案 1.1-3.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1月阶段反馈 科学试题卷(无答案 1.1-3.3)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1月阶段反馈
科学试题卷2024.11
考生须知:
1、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请勿在答题区域外答题。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4、常数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年,《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来到浙江,走进湖州,将陈列馆落地南浔区荻港古镇。以下湖州的特色非遗技艺中,其制作过程离不开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金剪纸 B.吴兴青瓷烧制技艺 C.东林柳编 D.安吉竹子编织
2.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CuO、 HCl、 KOH、 、NaCl
若科学老师需要氢氧化钠,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科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 B.测定溶液pH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4.夹缬,是浙江省传统手工印花染色技艺。主要采用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染色时,染液碱性较弱,布料染的颜色会较浅,则此时染液的pH大致处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5.实验室中的药品长期放置可能会变质,下列四种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明显不同于另外三种的是(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铁粉 D.氢氧化钠溶液
6.如图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微型发电机。转动球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电能 B.光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7.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出土了金箔.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其中一件残缺的黄金面具尤为惊艳。黄金面具能够长时间保存而没有被腐蚀,主要原因是( )
A.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黄金的金属活动性弱
C.黄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D.黄金的密度比较大
8.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Cl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利用气体鉴别NaOH、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利用稀硫酸鉴别KOH、和三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
C.只有甲、乙和丙 D.甲、乙、丙和丁都可以
9.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
A.OH与结合 B.与结合 C.与结合 D.与结合
10.篮球是湖州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中投篮时可采用打击篮板进篮的方法,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关于打板进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抛出后向上运动,打板的一瞬间,篮球的动能最大
B.篮球打板进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能量没有损失
C.篮球离开篮筐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不变
D.篮球在地面上越弹越低,最终静止,说明能量消失,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11.小五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已知混合溶液中的某些阳离子个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只有Ag和Fe B.②表示的阳离子是
C.③表示的阳离子是 D.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只有和
12.如图所示小五用5牛的水平拉力F拉动装置,使重为80牛的物体A在5秒内沿水平地面运动了1米,物体B重50牛(物体B与A始终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为5焦 B.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牛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瓦 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为水平向左
13.小五想要测定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克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试验,合理且最简便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毫升气体
B.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克固体
C.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克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14.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小宁同学以同一元素为主题构建的知识网络如图所示,其中甲~丁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表示可以一步转化。在下列关于甲~丁所代表的物质中,错误的是( )
A.甲:氢气 B.乙:水 C.丙:氢氧化钙 D.丁:氧化铜
15.向一定质量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 D.x值为106.0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为全面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气,浙江启动新一轮治气行动。硫化氢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安全、高效地处理硫化氢气体,可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测定硫化氢气体水溶液的酸碱度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______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处理硫化氢的方法通常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燃烧将硫化氢转化成硫和水。但该过程会产生气体,造成新的污染。工业上常用NaOH吸收,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7.运用科学知识填空。
(1)秋季是芋肟上市的季节,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液汁,白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苷,沾上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______。
A.食醋 B.熟石灰 C.食盐 D.纯碱
(2)小五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如图。若用实现②,会得到______色溶液。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______(填化学式)。若选用)溶液实
现⑤,此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
18.在体育中考的考场上小明参加实心球项目的测试,球抛出后依次经过M、S两点。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由图判断,球在M点的速度______S点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球在M点的高度______在S点的高度。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19.我国西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湿法炼铜,古书上记载:“曾青浸铁即成铜”。
(1)将铁片放入曾青(即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铜析出。反应后铁片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0.小五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C→D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混合过程中,E烧杯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结束后E烧杯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1.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瓦,则你在科学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焦,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匀速升高______米。
22.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
(1)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__
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③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镁和铝可熔炼成镁合金,熔炼过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8分,第25题6分,第26题6分,第27题8分;共40分)
23.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 丙组: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数据处理: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克。
实验反思:图甲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并收集CO;图乙(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合适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24.科学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弹簧螺纹圈直径、弹簧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墙上,AO等于弹簧原长,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将物体M从O点压缩弹簧到P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当物体M运动到O点与弹簧分开,最终运动到Q点静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采购量的。
(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应该选用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弹簧进行实验,并先后改变______之间的距离,测出OQ的距离,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并记录。
(3)小五的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两种物理研究方法。
25.杭州亚运会的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是以丙烷为燃料,小五想对丙烷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得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不完全燃烧生成CO。
猜想一:丙烷燃烧的产物为;猜想二: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
猜想三:丙烷燃烧的产物为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丙烷在一定量的纯净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丙烷燃烧实验时采用纯净的而不是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2)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将观察到哪些现象,可以推测猜想三成立。______
26.小五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在光滑的水平面右端固定一个强大磁铁,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后再从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确保不与强力磁铁碰撞。现从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小车,小车能够距离强力磁铁的最近位置为A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与强力磁铁的距离越近,反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动能越______
(2)为探究物体质量大小对动能的影响,小五应该选择下图的______装置与上图进行对照实验。
(3)小车到达光滑水平面后动能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27.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和水蒸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______
(2)D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有存在,根据实验装置回答,证明CO存在,只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为了测定半水煤气中、CO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若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克,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克,则半水煤气中与CO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28题8分,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7分,第32题8分;共35分)
28.万象“耕”新不负春,绘就一年好“丰”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耕田:现在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使用钢铁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______。
(2)播种:种子通常盛放于透气的塑料袋中,使其缺氧而丧失发芽能力。塑料一般会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______。
(3)施肥: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某同学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的是______
① ② ③ ④KCl
(4)收获:收获时节,瓜果飘香。水果与蔬菜中富含的糖类,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9.某同学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实验过程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1)该同学的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所示进行;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证据,除了烧杯中溶液pH发生的变化之外,还可以观察烧杯中酚酞______(填颜色变化)。
(3)图3表示图1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模型,请将该模型补充完整。
30.某同学在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加入到盛有铁粉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分析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克,反应后烧杯中溶液质量为______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天下午,陈某出门忘记了带钥匙,其妻从6楼将一串钥匙抛下,不小心砸到陈某头部造成重伤。
通过计算可知:一个50克的鸡蛋从6楼抛下来其具有的能量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12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
《民法通则》第126条也有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2)假设每层楼高度为3米,一个50克的鸡蛋从六楼的窗台(窗台高1米)由静止掉下来,鸡蛋的重力做功为多少焦耳?
(3)请利用机械能及其转化解释高空抛物致人死伤的原因。______
32.氢氧化镁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为了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研究人员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克,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10.0 20.0 30.0 40.0
氢氧化镁沉淀质量/克 0.232 0.522 0.580 0.580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克混合溶液中含硫酸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中,画出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函数图象,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