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七年级地理(试卷范围:第一章 至第四章第一节 时量:60分钟总分: 10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26 27 28 29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技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地图要素中的A. 图例 B. 注记 C. 方向 D. 比例尺2. 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时令河、时令湖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D.暑假,玲玲同学去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下图为天安门广场平面图及玲玲拍摄的天安门照片,据此,完成3-5题。3. 天安门照片拍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平面图中的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读图判断,入口位于下车地点的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5. 我们经常用来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的地图类型是A. 电子地图 B. 遥感地图 C. 分层设色地图 D. 自然地图生活处处有地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通过实验来探究学习地理知识。读图完成6-7题。6. 手持帆船模型沿着伞面移动的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的A. 大小 B. 质量C. 形状 D. 海陆分布7. 下列物品中,便于用来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是A. 纸盘 B. 纸杯 C. 魔方 D. 乒乓球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读图,完成8-10小题。8. 下列图中,表述正确的是9. 放在桌面上的地球仪模型,其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应为A. 23.5° B. 66.5° C. 45° D. 90°10. 制作的地球仪模型,0°经线与0°纬线相比A. 0°经线与0°纬线正好等长 B. 0°经线比0°纬线略长C. 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 0°纬线比0°经线略长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据此完成11-12题。11. 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12. 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A. 早5小时 B. 早6小时 C. 晚5小时 D. 晚6小时法国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 日至2024年8月11日巴黎奥运会成功举办。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3月21日前后13. 从图中可判断地球公转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北向南C. 自东向西D. 自南向北14. 巴黎奥运会期间,地球大致运转至图中A. 甲到乙之间 B. 乙到丙之间 C. 丙到丁之间 D. 丁到甲之间15. 巴黎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北温带) 的昼夜情况是A. 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 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C. 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 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16-18题。16. “鹦鹉螺号”没有到达的大洋是A. 太平洋 B. 大西洋C. 印度洋 D. 北冰洋17. “鹦鹉螺号”航行的起止点所在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与北美洲B. 亚洲与欧洲C. 南美洲与非洲D. 欧洲与大洋洲18.既有“鹦鹉螺号”航线经过,又是大洲分界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和肯氏兽的化石标本图片,该化石在中国、非洲以及美洲大陆等地都有发现。据此完成19-20题。19.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大洲可能是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⑤⑥⑦20.肯氏兽为陆生爬行动物,其分布远隔重洋,可以证明A.大陆漂移 B.气候的变化 C.动物大迁徙 D.海平面下降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多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太阳系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细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带来的惊艳和魅力始终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右图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请按照范围由大到小给下列天体系统排序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 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C.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 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22. 有关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稳定的太阳光照 ③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④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⑤存在液态水⑥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⑦自身发光发热,供应生物需求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④⑤⑥⑦某同学得知,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 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3-25题。23.该图反映出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24.从该同学所绘制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25.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计50分)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今天,我们就追随麦哲伦船队的足迹来认识世界。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 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A 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继续西航,渡过 印度 洋,绕过B 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4分)(2) 麦哲伦船队航行的总方向是自 (选填“东”或“北”) 向 (选填“西”或“南”) 。当麦哲伦船队航行至C点时,此时他们所在的纬线名称是 。 (6分)(3)当麦哲伦船队到达B洲南部时,看到当地居民的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根据船员描述的体质特征,判断当地居民是 种人。 (2分)(4) 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体。 (2分)27.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1) 在实验过程中时,应按地球的自转方向: 来拨动地球仪;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转动。 (4分)【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 (2分)【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 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北京从黑夜进入了白昼,由此说明地球自转产生了 现象。 (2分)【探究四:成果展示】(4) 若地球是透明的,地球上可能 (填“有”或“没有”) 昼夜之分。(2分)(5) 图示时刻,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 地。东京的日出时间比北京的更 (填“早”或“晚”) 。 (4分)28. 学生安全,牵动万家,长沙某中学想通过地理课堂将安全教育渗透进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1) 李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学校位于李村的 方向。 (4分)(2) 王庄的海拔是 ;假设测得王村与学校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4分)(3) ①、②两处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处,该地夏季更容易遭受洪水威胁。 (2分)(4) 从学校出发到A、B两处山峰,a和b两条路线中,坡度较缓的是 路线。(2分)29. 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图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处板块是 。 (2空都要填字母和板块名字) (4分)(2) 甲地属于是 板块,其西侧的红海面积在不断 (“扩大”或“缩小”) 。(4分)(3) 板块在不断运动变化,请用板块构造学解释我国台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分)七年级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C A B A C D D B C C A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D B B C A C A B A C二、综合题。(共计50分,每空2分)26.(14分)(1)南美(美洲、拉丁美) 非(4分)(2)东 西 赤道(6分)(3)黑 (2分)(4)球 (2分)27.(14分)(1)自西向东 逆时针 (4分)(2)一天(或者24小时) (2分)(3)昼夜更替 (昼夜交替也可以) (2分)(4)没有 (2分)(5)④ 早 (4分)28.(12分)(1)鞍部 东北 (4分)(2)300- 400米之间(大于300米,小于400米) 2.4 (4分)(3)② (2分)(4)a (2分)29.(10分)(1)D 太平洋板块 A亚欧板块(4分)(2)印度洋 扩大 (4分)(3)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