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教学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蚯蚓 教学设计1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蚯蚓》一课教学设计
年级 小学三年级 学科 科学
教材版本 教科版 知识点名称 3.蚯蚓
设计者 视频时长
微教案 设计思想 在视频制作上,我也尽量做得动画感、现场感强一些。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心理,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
学情分析 蚯蚓的身体结构很简单、孩子们比较熟悉、也容易观察。
学习目标 认识蚯蚓是环节动物,有适应环境的身体。
教学策略 按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对水的反应——与蜗牛的比较的顺序进行。
重点难点 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结构的多样。
教学过程 一、生活环境 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蚯蚓呢? 1.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中2.根据蚯蚓的粪便找到它的踪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蚯蚓生活在地下潮湿的土壤中二、身体结构 请你把捉来的蚯蚓装在有潮湿土壤的盒子里,现在开始仔细观察蚯蚓:1.请你从饲养盒里轻轻拿起蚯蚓,放在白纸上。2.观察蚯蚓的身体,把观察到的蚯蚓的样子画在作业纸上。3. 找找蚯蚓的口、肛门和环带,把这三个名称标注在自己的简图上。(除口、肛门和环带外,用发大镜观察,还可以看到刚毛与环节)请你暂停画面,画一画、写一写。三、运动和反应第一步:把蚯蚓放在白纸上,观察它的爬行。蚯蚓是环节动物,运动时,整体上是爬行,身体是伸缩前进。第二步:在蚯蚓运动时,用笔尖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观察蚯蚓是否缩紧身体。记住:力度一定要轻,爱护小动物。 第三步: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实验:1.实验的时间不能太长,防止蚯蚓淹死在水中。2. 实验的结果表明,蚯蚓不能适应水生的环境。温馨提示:请你观察后,把蚯蚓轻轻地放入饲养盒,继续观察它们的生活,把观察到的新内容记录在表格中或者写在科学观察日记里。最后,可以放回它原来生活的地方。你知道吗?夏天暴雨过后,蚯蚓往往会爬出地面。为什么?蚯蚓是靠皮肤呼吸的。平时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溶于蚯蚓皮肤表面的粘液里。但是下过大雨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缝隙,蚯蚓无法呼吸了,只能钻出地面。四、比较蜗牛与蚯蚓的异同小小拓展:蜗牛是人类的好朋友。
微反思 孩子们对头和尾的区分,有时还会搞不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