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地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D C C B D C A B C B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A D D A B C C B A B C D C
二、综合题
31、(1)甲处河谷深而窄或呈V字形;乙处河谷浅而宽,或呈U字形。
原因:甲处河流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乙处地形平坦,流速慢,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2)河流携带泥沙,搬运至入海口;入海口地形平坦、并且受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
(3)三角洲面积整体呈减小趋势。
原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对河流进行拦泥蓄水。
32、(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 时的风速大于17 时的风速。(4分)
(2)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反射强且积雪融化吸热,气温降幅大;城区积雪清理及时,人工制热多,气温降幅小;故城郊间温差加大,因而热岛强度加大。(4 分)
(3)白天(2’)
绘图略:(2’)
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2’)
(4)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等角度提出措施,如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6’)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不得不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拟逃离太阳系,前往距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图为影片海报及逃离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
A.金星轨道 B.小行星带 C.土星轨道 D.天王星轨道
2.若“流浪地球”计划成功,“比邻星”可能对维护地球生存提供最重要的( )
A.液态水 B.矿物燃料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光热资源
3.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4.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 ②私家车数量多
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 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
2023年12月1日夜间,北京有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极光现象(图),天文专家表示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完成下面小题。
6.引发极光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太阳活动 ③人类活动 ④地球磁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极光现象出现的那几天,下列现象发生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受干扰 B.户外活动受辐射灼伤
C.中国空间站运营受影响 D.电网电流强度出现异常
8.拍摄照片时,该天文爱好者面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 )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 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
③岩石圈的范围 ④深度的数字标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 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
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 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
2024年8月6日,日本鹿儿岛县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喷发,火山灰柱最大高度达5000米。下图示意火山喷发及地球圈层物质交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火山灰柱物质主要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 D.地核
12.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的迁移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在其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下图为“辽宁古果”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化石被发现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幔 B.地壳 C.软流层 D.地核
14.根据材料中信息推测,辽宁古果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沙漠 B.湖泊 C.草原 D.森林
15.辽宁古果出现的地质年代( )
A.爬行动物盛行 B.哺乳动物盛行
C.蕨类植物繁盛 D.早期鱼类繁衍
桑干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两岸是Ⅴ形狭谷叠置于U形宽谷之上的“谷中谷”地貌。图为“谷中谷”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推测“谷中谷”的形成过程是( )
①早期河流侧蚀作用明显,下蚀较弱,形成宽谷
②早期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宽谷
③后期河流堆积作用较弱,侧蚀增强,形成狭谷
④后期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狭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图中黄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区28千米,多沙山和沙洲,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称。研究发现,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我国有一处神奇的水上雅丹位于蓝色的湖泊中,被称为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风沙的特点是( )
A.起沙风速大 B.分选性较好 C.多风蚀地貌 D.沙粒较干燥
19.上右图所示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风力侵蚀
一般而言,潮汐树是因潮汐作用而在潮滩上发育的潮沟地貌,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 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 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1.2022年8月鄱阳湖湖床出现“大地之树”景观的原因是( )
A.湖水水位的急速下降 B.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
C.持续降水的天气 D.流水侵蚀作用的增强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达古冰川是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研究表明近50年其面积减少了70%。2022年8月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利用给冰川“盖凉被”(一种新型辐射制冷材料)的手段,在该地建立了约500平方米的冰川试验区,致力于减缓冰川消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给达古冰川“盖凉被”的最佳季节及位置是( )
A.春季 冰川顶部 B.夏季 冰川中下部
C.秋季 冰川顶部 D.冬季 冰川中下部
23.关于“凉被”的颜色选择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 阻隔热量传递 B.绿色 降低地表温差
C.白色 反射太阳辐射 D.黄色 防水和抗侵蚀
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右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溶洞内莲花盆体量巨大的原因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长期流水侵蚀
③石灰岩层较厚 ④人类破坏较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5. 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形态有( )
A. 溶沟、残丘 B. 石钟乳、钙华 C. 石芽、石林 D. 溶洞、石柱
2023年3月15日至16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千米,这也是近十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同时北京也观测到了极为罕见的“蓝太阳”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受沙尘天气影响北京出现“蓝太阳”的原因是( )
A. 大气中沙尘颗粒散射作用增强 B. 大气中水汽量含量增多
C. 云层反射作用减弱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27. 与晴天相比,沙尘暴发生当日( )
A. 最低气温降低 B. 昼夜温差较小 C. 逆温显著 D. 狂风暴雨
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我国苹果产区果农利用相关原理种植以提高杲品如品相等品质。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2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
30.图b苹果园中地表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 B.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 D.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形成的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规模,主要取决于河流携带泥沙的数量、入海口附近地势以及海浪侵蚀速度。下左图为湄公河流域图及甲、乙两处河谷形态图,下右图为黄河三角洲面积1976~2004年来的变化趋势。

(1)分别描述甲、乙两处河谷形态特点,并分别分析其原因。(8分)
(2)说明丙处河口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判断1990年到2003年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20分)
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向风速的异同。(4分)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4分)
(3)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说出该时段为白天还是夜晚,绘制该时段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6分)
(4)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6分)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卡
学校: 姓名: 班级: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4.缺考标记/违纪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5.涂点填涂样例: 有效填涂:$ 无效填涂:%^&* 准考证号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缺考标记: Q 违纪标记: W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A B C D 7 A B C D 13 A B C D 19 A B C D 25 A B C D
$ 2 A B C D 8 A B C D 14 A B C D 20 A B C D 26 A B C D
$ 3 A B C D 9 A B C D 15 A B C D 21 A B C D 27 A B C D
$ 4 A B C D 10 A B C D 16 A B C D 22 A B C D 28 A B C D
$ 5 A B C D 11 A B C D 17 A B C D 23 A B C D 29 A B C D
6 A B C D 12 A B C D 18 A B C D 24 A B C D 30 A B C D
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