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
人生寄语:岁月因青春全力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未来可期,奋斗以成。
九下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二框《与世界深度互动》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6.1 国家权力机关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 认识到我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树立全球意识,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道德修养: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影响,了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3.健全人格:在生活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对国际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
4.责任意识:主动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行动和中国救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
教学重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意义和要求。
01 /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02 / 文明的内涵?
03 /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CONTENTS
自主学习
04 /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吸引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外国记者聚焦中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进行采访报道。纵观近年来两会新闻采访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几个“多”概括:关注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从新闻发布会到团组审议、分组讨论再到“部长通道”,外国记者可以采访的对象越来越多。两会平台让“中国声音”通过全球媒体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开放和自信的中国。
你怎么看待两会上的这些“多”?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多的国家想了解中国迅速发展的秘诀,感受中国发展进步强劲脉搏,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化
经济
世界格局
(政治)
全球治理
(政治)
知识探究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34-36
一、中国的影响
①文化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外国人过中国年
中国的饮食
外国人学汉语
外国人学中国功夫
这条铁路的建成将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也将拉动印度尼西亚的冶炼、制造、基建、电子、服务、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问题:①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与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②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还有哪些?
高铁——“中国名片”
探究与分享
对中国:①有利于中国更好的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助推中国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对世界:①与世界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利于造福全世界的人民。
②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腾飞和发展。
名片六:中国核电
名片四:中国电商
名片五:中国中医药
名片三:中国桥梁
名片二:中国交通
名片一:中国航天
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
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的产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
经济方面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P35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说中的C位,说明什么?
政治方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P36
表现: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中国斡旋沙特伊朗和谈
中方呼吁巴以冲突双方保持冷静克制
中国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一带一路”、亚投行、中国维和部队、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 领导人峰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TME SIENING RRIWUNY GF 1HE AKRA1ES 0F AGREEMEN
《亚济基能设施投资银行的定》签署仅式
金 砖 国 家 领 导 人 厦 门 会“晤
BRICS XIAMEN SUMMIT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书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42龄 界 控规1=21万亿美元 占全世果
十 国 集 团 领 导 人 杭 州 峰 会 G20 HANGZHOU SUMMIT
占全果
货模额服务出口
=26个
箱线国家和地区

8.万公里
④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治理
中国抗疫贡献
结合这些“中国行动”,说说中国是如何影响世界呢?
中国援助
中国脱贫
中国构建全球治理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发展治理 全球安全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 脱贫攻坚,消除极端贫困 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G20峰会 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国家 支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 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重视核安全问题
推动自贸区建设 推动国际人权合作 推动亚洲地区安全框架
中国行动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④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识梳理
1.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①文化: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P35
②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P36
③世界格局: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P36
④全球治理: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P36
02
章节 PART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探究与分享 P36 思考:这些文明的象征分别属于哪个国家?什么是文明?
克里姆林宫
埃菲尔铁塔
泰姬陵
悉尼歌剧院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故宫
中国
俄罗斯
埃及
法国
印度
澳大利亚
2.什么是文明(内涵)?
文明的内涵: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什么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
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
1
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
2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
3
中国学习欧美汽车文化
4
中国的榫卯结构被日韩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所借鉴
5
近年来,我国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
6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持续不断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8“阅读感悟”、P39“拓展空间”中的内容。
想一想:(2)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事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
7
3.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①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2.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摘自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
★3.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意义(为什么)?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思考:习主席的话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各国文明?
“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②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4.我们应如何对待其他文明?
②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模仿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创新建造楼房)
元旦
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寓意“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开始”
三八妇女节
提倡尊重妇女
五一劳动节
纪念芝加哥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寓意“尊重劳动者”
六一儿童节
呼吁各国保护儿童
母亲节
感恩母亲
来自西方的节日
探究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人文精神?
对于其他文明地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地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地人文精神。
④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p37
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跳划)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p38。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4.如何对待人类文明成果?
(怎样做到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P37-P39
④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以下两个问题补充在课本39页空白处
中国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如一带一路、承办国际性会议,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我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我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⑤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⑥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⑦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⑩这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展的越来越好(声音越来越响亮),我国应该怎么做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③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坚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在政、经、文等领域的合作;
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课堂小结
2.什么是文明?(内涵)
3.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1.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表现?
与世界深度互动
中国的影响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4.怎样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如何增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中国影响世界)
(世界影响中国)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1990年,中国首办北京亚运会,2010年,中国再办广州亚运会。无论是33年前的发展中大国,还是今天的全球经济强劲引擎,中国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积极支持亚洲人民强身健体和精神提振。这一历程体现我国( )
①经济已经由高质量发展转为高速发展
②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④已将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一切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让沿线国家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
④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A
3.2023年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十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中非、中阿等地区共同体和网络空间、核安全、人类卫生健康等全球共同体逐步构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①是中国主宰世界秩序的重要体现
②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
③推动国家间关系从合作变为竞争
④为创造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