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选择必修一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的政治制度演变夏朝 世袭制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父子相传为主,兄终弟及为辅;原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评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商朝 内外 服制 内容: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评价: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西周 分封制 定义:周天子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使他们建立诸侯国,以巩固西周的统治;分封对象: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王族、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权力:再分封;享有受封土地上的世袭统治权;诸侯义务: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特点: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王天下共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影响: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秩序;推动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割据争霸埋下隐患。宗法制 定义: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划分政治权力的大小;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严格区分大宗与小宗;影响: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礼乐制 定义:对礼仪的规范和对音乐的统一,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早期政治 制度特点 ①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②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③国家结构相对比较松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春秋战国 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的逐渐形成);②宗法血缘关系瓦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推动);③百家争鸣提供思想基础;④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表现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②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处于酝酿当中)实质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二、秦朝的政治制度背景条件 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政治基础 春秋战国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君主权力的加强,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秦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战争的混乱局面思想根源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社会根源 秦始皇总结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教训;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力量强大内容 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影响: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产生积极作用;易导致暴政三公九卿制 内容:①三公: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②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③运作(廷议制度):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特点:主要官职间分工明确;以皇权为中心;国家事务与皇室事务尚未真正严格分开,家国同构/家天下色彩浓厚;评价:实质上体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减少君主专制的决策失误。郡县制 内容:①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③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特点: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不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评价: 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②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③中央集权模式深远影响后世内容 文书制 内容: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②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作用: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④有利于巩固文字的统一和国家统一;⑤为后世档案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特征 从国家结构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集中到中央,中央集中到皇帝)的政治体制从权力产生 完成从贵族制到官僚制的转变三、中央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朝代 制度(措施) 评价西汉 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权重;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权力逐渐增大 加强了君权,中朝由内朝官向外朝转化为尚书台,逐渐掌握实权,三公名存实亡东汉 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审议封驳朝廷政令,尚书是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群相制),于政事堂共同议政。 ①相互制约,加强君主集权;②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②相互配合,提高行政效率;③将皇室内廷事务与国家行政事务严格区分,相对于三公九卿制,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④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宋 二府三司制: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消极:分化事权,行政效率低下;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加剧“冗官”局面; 积极:进一步分化相权,强化皇权元 实行一省制(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吸取宋代分权带来体制僵化和行政效率低下的历史教训;是元朝疆域辽阔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造成宰相反弹和专权。明 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废中书省和宰相,亲理政务,宰相制度终结;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内阁不是正式的国家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和地方(非法定);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无决策);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加皇权) 体现了相权由实转虚的历史特点清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趋势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权力不断分化和转移四、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地方行政层级秦朝 实行郡县制 郡、县两级西汉 郡国并行,推恩令,设十三州部刺史 (州)、郡(国)、县虚三级东汉晚期 州成为一级行政机构 州、郡、县三级隋朝 精简地方机构,废郡,以州统县 州、县两级唐朝 设道一级监察区,边疆设节度使 (道)、州、县虚三级宋朝 设四监司;派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 (路)、州(府)、县虚三级元朝 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 省、路、府、州、县多级明朝 明太祖废行省,设立三司;后又派出巡抚、巡按 省、府、县三级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省级长官;又设总督掌数省 省、府、县三级趋势:①行政区划以两级制或三级制为主;②下稳上动(高层政区变化大,县级政区较为稳定);③出现由中央派出监察机构转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④行政区划的标准从“山川形便”为主逐渐转为“犬牙交错”为主,削弱地方分裂割据的地理基础;⑤体现出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总趋势★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希腊罗马政体共性公民大会:成年男性、最高权力机关;议事会: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抽签产生;官员:选举产生、一年一任、受监督 公民大会:名义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长老会议:终身任职;国王:王位世袭;检察官: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形式上都实现了分权;都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古希腊城邦国家实行民主政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城邦至上、法律至上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前509-前27 罗马帝国(元首制):前27-395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召开和表决受高级官员和元老院限制,官职无薪金,穷人实际无法出任。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专制,为独裁统治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国家 前期 封建 等级制 背景 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建立 发展 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 他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三个主要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政治 特征 以封君封臣,割据分裂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二者既有合作(丕平献土),又有冲突(卡诺莎之辱)中古西欧国家 后期 法国 等级君主制 概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确立:14世纪初,为对抗教皇,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意义: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形成;加速了工商业经济和市民阶层壮大。英国 议会君主制 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①开始出现:1265年形成议会雏形;②发展完善:14C中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并取得批准征税等重要权力;意义:限制王权,确立“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条件 政治前提: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思想基础:新教精神和启蒙思想的若干原则;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因素;中古后期的议会传统等;经济阶级: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历程 确立: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稳定成熟:19—20世纪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与成熟类型 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最为典型代表 英国 过程:①奠基: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和君主立宪制;②发展:18世纪中叶,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③完善: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成年男性相继获得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特点: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一体;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并掌行政权美国 确立:《1787年宪法》;内容: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立;原则: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完善:通过宪法修正案不断完善;1865年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度;1920年女权运动发展。法国 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制度(一票共和),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形行使。评价 积极 资本主义代议制;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法律形式确立;议会掌握立法权;体现分权制衡局限 仍有历史局限性,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诞生资产阶级共和制;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政党政治的尝试。1912.8国民党成立,1913“宋案”,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袁世凯大权独揽,走上帝制之路,后期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实为北洋军阀专政。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 训政、宪政,实为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各地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1931.11召开中华苏维埃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宪法大纲,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基。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4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该制度正式建立。3基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94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该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内蒙古自治区、19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3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10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委会、村委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时间 变法改革 背景 内容 结果/意义/影响古代 秦国商鞅变法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大发展大动荡大改革大解放大交融)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废分封行县制;轻罪重罚 打击贵族特权,促进秦国发展,为统一六国奠基。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胡内迁征伐不断,民族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融成为潮流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结汉亲。 巩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发展,加快民族交融,缓和民族矛盾,缩小南北差距北宋王安石变法 三冗两积、政治腐败、农民起义、边疆危机;需富国强兵;范仲淹变法失败 冗官/育才:改革科举、批判恩荫; 冗费/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冗兵/强军:保甲法、保马法 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明朝张居正改革 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统治危机、倭寇/鞑靼侵扰、葡占澳门 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把赋役总为一条,按亩折银缴纳。简化税制,便征收,白银货币化,社会商品化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近代 戊戌变法 1898.6-1898.9 鸦片战争、内忧外患、双半社会、救亡图存、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废八股改策论;设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等等。触犯守旧势力利益,遭反对,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措施基本被废除;其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1.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封建制度;2.经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思想: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思想启蒙,促国人觉醒;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1901-1911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统治危机 废科举兴学堂设学部;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后革命爆发。民国时期 双半社会,民族危机,统治危机 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称呼;币制改革等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因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现代 过渡时期 1949-1956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经济: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政治:1根本3基本政治制度; 土地:土改,1950《土地改革法》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建设时期 1956-1966 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56《论十大关系》及中共八大;1957全党整风运动、全国反右派斗争;195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总路线;1960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4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 初步为现代化建设奠基,培养了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左倾错误,严重曲折文革时期 1966-1976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改革开放时期 1978-至今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朝代 选拔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与分封制、宗法制相适应,贵族时代垄断高官(血缘关系),形成贵族政治春秋战国 举荐制、军功爵制(军功)、客卿制(社会变革、争霸图强、尚贤思想)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上计制: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秦汉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设刺史巡察郡国,开分区巡视检察的先河两汉 察举制、积功劳、征辟。察举制分常科和特科,由地方先考察后推举,前期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任人唯亲,滋生腐败,被世家大族操纵,难以选拔真正人才。(选官权在地方)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察举制弊端渐显。中正官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定品写状,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后随着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隋唐 科举制。 背景: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要求参与政治。 内容: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弥封制度/誊录制度/锁宿制度,发展完善。 影响:打破特权垄断,相对公平公正,促进阶层流动,形成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影响西方文官制度;侧重学问忽视道德,官本位社会观,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抑制科技发展 隋唐时归吏部负责。唐朝考核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划分十道,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宋朝 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台谏合一,通判元朝 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 考满与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又称大计)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标准“八法” 督察院、六科清朝 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由血缘世袭到家世门第再到学识才学,趋向公平公正公开 选官权由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 内容全面,既考察经济和社会指标,也评判官吏的道德才能;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形成不同考核体系;考核机构专业化,如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考核;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为专制皇权服务,监察的对象是各级管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监督的;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背景 历史 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①中古晚期到17、18世纪,恩赐官职制下,任人唯亲和卖官鬻爵,国王通过任命亲信官员干扰议会活动;②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政党分肥制下,滋生腐败,政党更迭影响政府工作连续性与稳定性,降低效率。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要求公平、公正的选官机制经济 工业革命的推动。国家管理职能扩大,管理事务增多,机构设置增加文化 启蒙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外部 中国科举制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催化剂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政府管理问题建立 英国 1870年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两类政府官员:政务官、事务官(即文官,不受党派影响)美国 1883《美国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工作隐名(忠实履职);职务常任,论功晋升评价 积极: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 确保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社会的稳定器; “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消极: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增加财政负担,层层报批,推诿扯皮,争权夺利,影响工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时间 背景 选官制度晚清时期 双半社会,国门打开,西学传播、洋务运动,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过渡,八股取士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不相适应 戊戌变法:废八股改策论; 清末新政:废科举(1905)设学部;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制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考试院),为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奠基,但停留纸面基本未实施; (2)北洋政府时期:考试、甄别;1913《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1929《公务员任用条例》;1929第一部《考试法》,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得到确立。1933《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开放性和平等性更强。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特点:坚持党管干部。1993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礼法关系 时期 法律 教化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 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礼法渊源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夏商西周 夏朝有《禹刑》 商朝有《汤刑》 周朝有《九刑》(法治的渊源) 夏商:重刑轻德;西周:礼乐制度、敬天保民(德治的渊源)礼法对立 德治与法治 之争 春秋战国 背景: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成文法诞生(子产铸刑书) 法家思想盛行(法术势) 儒家德治(为政以德、民贵君轻、仁政爱民、轻徭薄赋)秦 律令皆法,严刑峻法、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引礼入律 以经注律 引经决狱 汉 《九章律》《二年律令》 形成“德主刑辅”的统治思想 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纳礼入律 律令儒家化 魏晋 《晋律》《北魏律》《北齐律》 八议、准五服治罪、十恶礼法合一 法系确立 一准乎礼 唐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大唐开元礼 推广家训,强化基层教化礼法完善 约律分立 宋 基本沿用唐法律体系,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宋刑统》和《天圣令》 理学向基层渗透(教育、书院) 儒学士人乡约教化《吕氏乡约》约律合流 元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明朝 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明太祖“六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 法典沿袭《大明律》 同样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作用 ①传播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质;②利于和睦家庭、宗族,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加强基层治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④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趋势 ①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法律儒家化、礼法合一);②宋代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生活化、世俗化);③乡约内容上从道德教化逐渐转向宣讲皇帝的圣谕; ④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到政府推广,约束力变强,并与法律合流(约律合流);⑤律例合编评价 ①利于减少严刑峻法的弊端; ②利于儒学传播,思想教化,维护统一; ③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同罪异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时间 法律制度 具体情况渊源 (罗马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450BC左右,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判决和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前3世纪以来,随着统治区域扩大、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评价:万民法着眼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各族的共同发展。从零散法到系统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发展 日耳曼法 中古时期,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教会法 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形成 普通法系(即英美法系/海洋法系) 12世纪前后普通法在英国逐渐形成。1215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原则。1689英国《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民法法系(即大陆法系) 1789法国大革命后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1804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该法典继承罗马法传统,融入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对比 英美法系:遵循先例,法官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创立先例。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如:根据法官之前处理过的……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的法律渊源,强调宪法(成文法)作用,一般不承认判例效力,法官作用不太突出;如:根据……法/条文来处理近代法律 基本特征 ①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②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③司法实践过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为保证程序公开公正,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局限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多少往往决定法律地位的高低;黑人、妇女、原住民还未享有完全的公民权。二、宗教伦理与教化1. 背景:5世纪,日耳曼人国家(法兰克王国)逐渐接收了基督教。2. 表现:教士们主要任务是宣讲教义;要会还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节日大多与宗基督教有关;教会对人们的日常告诫。3. 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4. 发展——形成新教(宗教改革后)(1)内容: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2)影响: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激发了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情;但对宗教的迷信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进程1. 开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2. 初创:20世纪50年代,先后通过《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初步奠定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3. 文革:遭到严重破坏。4. 改革开放: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③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时间 民族关系(中央) 民族关系(地方) 对外交往秦朝 典客、典属国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汉朝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北面:对匈奴,先和亲,后出击。著名将领有卫青,霍去病、窦宪。两大战绩为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西面:设立河西四郡(敦煌、张掖、酒泉、武威),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等。 东北:设乌桓校尉;前108灭卫氏朝鲜,设乐浪四郡。 南方:前112年,攻灭南越,重置郡县。 边疆:屯戍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 开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 陆上: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派使者到达洛阳。 海上:倭国使臣到达东汉,光武帝赐金印一枚。魏晋 少数民族内迁,北魏统一及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开发,民族大交融隋朝 礼部、鸿胪寺 岭南:589年隋文帝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边疆:推行郡县制,以当地的豪强大姓任郡守、县令。 流求:加强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隋炀帝命裴矩驻守张掖,管理与西域的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唐朝 北方:东突厥归附唐朝,西北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西南: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数次会盟。 云南:多次册封南诏首领,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边疆管理机构:有大都督府,都护府,羁縻州等。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著《大唐西域记》;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等。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751唐朝与大食怛罗斯之战,造纸书西传。宋朝 先后与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长期并立。元朝 行汉法 + 四等人制度 西藏: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佛教藏族事务)。 东北云南:设行省。 东南: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屿与琉球(今台湾)。 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 驿道驿站、急递铺明朝 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北方:修筑长城;设置“九边”军镇。 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贸易。 东北:设立司(奴尔干都司)、卫、所。 西北:设卫。 西南:设土司(实行土官制度)。 西藏:敕封宗教首领“法王”“王”,贡赐、茶马贸易。 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友好交流,世界航海史上壮举。 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倭胜利。 1553年葡萄牙获澳门居住权。 16世纪初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清朝 理藩院 北方:满蒙联姻,加强合作;。 西北:平定漠西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年设立伊犁将军;迎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西南: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驻藏大臣设青海办事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沿袭土官制度后改土归流。 东南:1684灭郑氏割据势力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 1685/1686雅克萨之战重创沙俄。 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的边界。 1793乾隆帝拒绝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贸易请求,坚持闭关自守。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 ①移民或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②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③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④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⑤和亲与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⑥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⑦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册封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⑧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①含义:严格的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②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者天朝上国盲目自大;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勾结威胁统治。 ③评价: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这种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的背景与表现 背景:①根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②强化王权: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城市与国王合作);③宗教改革:打击教会势力,强化各国的世俗权力,民族认同观念出现。④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觉醒。表现:①英国:1534年英国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法国: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达到顶峰(凡尔赛宫)。特点:①国王即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②专制王权国家是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的背景与表现 背景:①经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政治:资产阶级兴起后,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的使用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民族意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表现: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度提高,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背景 ①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导致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法律来处理国际关系,减少武力冲突。发展 ①1625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基。 ②1648《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立了国际法基本原则。(1618-1648三十年战争) ③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确立大国协调,欧洲均势原则,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1799-1815拿破仑战争)近代外交制度 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历史作用 为国际关系确立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开辟新途径。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①一战(1914-1918):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②十月革命(1917)后:苏联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③一战后:建立凡—华体系,1920国际联盟,但国联被英法控制,美国未加入,苏联加入晚,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且实施“全体一致”原则;1928《非战公约》,未得到真正实行。 ④二战(1931-1945):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⑤二战后:建立华盛顿体系,1945《联合国宪章》,确定“大国一致”原则;1946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民族国家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猛增,推动国际法发展,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大。局限性: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民族主义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积极:民族主义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消极:①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会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②民族主义带有扩张性,会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长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压迫和歧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因素+现实因素)。194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区域自治意义:维护国家集中统一;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背景 国内:①新中国的成立为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两极对峙;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三大政策 “另起炉灶” 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解决的问题:国民政府的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解决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边倒” 含义: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解决的问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意义:①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②有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③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成就 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建交评价:积极性:巩固政权,经济建设,建交高潮。局限性:受苏联影响;强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利于同非社会主义国家交往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②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在中国的推动下,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1955万隆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新的建交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第二次建交高潮)20世纪60年代 两只拳头出击 争取中间地带 背景 ①我国外交环境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敌视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强权主义),中苏关系逐步恶化;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外交成就 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20世纪70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 背景 ①国际:美苏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霸权衰落,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②国内: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改善中美关系成就 ①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②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改革开放以来 全方位外交 背景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国际: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与缓和并存;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成就 发展与大国关系: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时间 货币使用情况夏朝 海贝;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商朝 开始出现铜铸币。出现原因:①生产力的提升(根本原因)②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③冶铜技术发展, 铜不易腐蚀、造价低春秋战国 币制混乱。原因:西周末年周王衰微,诸侯割据混战。秦朝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铜铸币)。意义:①便利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②便利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③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④圆形方孔钱在此后被长期沿用。汉朝 铸币收归中央(汉五铢钱)。原因:①地方私铸现象严重;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影响:①中央集权巩固统治;②促进经济发展;③中古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重大转变。唐朝 通宝钱制。唐代改变秦、汉以来钱币以重量命名的习惯。宋朝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海上贸易发达,需要大量货币;②铜币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③铁钱等金属货币携带不便;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影响:世界最早纸币,弥补现钱不足,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朝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清 白银货币化。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新航路开辟后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中国;③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赋税折银缴纳);④纸币容易伪造和贬值。⑤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体积小价值高便携带、易分割熔铸)。影响:①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缓解通货膨胀;②打破政府的货币垄断权;③对进口白银的依赖影响政局稳定;④推动明朝由实物财政向货币化财政转型;⑤推动白银成为世界货币;⑥推动世界贸易网络的发展;⑦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晚清 开始铸造银元。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南京国民政府 1935法币改革: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钞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把白银收为国有。 改革背景:①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白银政策,提高银价,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②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③日本侵华不断加剧,白银外流。 改革意义:积极: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消极: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通货膨胀,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了其国民政府的灭亡。 1948金圆券银圆券:贬值速度快,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 1948中国人民银行于石家庄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建国后,人民币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背景:解放战争顺利进行,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各根据地和解放区货币体系的凌乱庞杂;国统区货币体系的瓦解。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演变;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⑤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向白银的演变;⑥由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英国:金本位制(1816-1929) 背景:①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殖民霸权使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③英国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④清朝经济实力下降。奔溃原因:①1929-193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各自构建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②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内容:①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金组织、世界银行)影响: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世界:牙买加体系(1976-至今) 1971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但美元仍然是国际上的主要货币。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 原因:①美元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经济危机使美国财政赤字庞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②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单一货币制度越来越难满足经济飞速发展需要。★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朝代 制度 特点 主要背景 评价春秋 “初税亩” 无论公私田按亩收税,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①铁犁牛耕出现;②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 ①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②推动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③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秦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赋役繁重 是秦朝暴政的表现,加速了秦的覆亡汉 田赋 人头税 徭役 田租较轻;人头税很重(舍地而税人)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黄老无为,“与民休息”;②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 ①有利于汉初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和剥削魏晋 租调制 基于均田制唐 前 租庸调制 纳庸代役 基于均田制 保证农时,促进农业发展;保障了财政收入后 两税法 财产税为主;夏秋两季征税;货币地租比重上升 ①唐中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严重,政府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锐降;②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人口流动,中央权威的下降;③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挽救统治危机 积极: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财政收入;②改变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赋税,减轻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③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④征收部分货币,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 局限: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沉重,社会矛盾加剧宋 募役法 官府募人代役明 一条鞭法 赋役合并 一概折银 ①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量增加;②赋役繁杂,百姓负担沉重;③政府财政困难 积极:①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②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推动农业商品化和白银货币化,利于货币地租的发展 局限:用银缴纳,遭受商人盘剥清 摊丁入亩 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废除人头税 原有丁银制度的弊端 ①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弱,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③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隐匿人口现象减少发展趋势 征收标准 人丁为主→土地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赋役形式 劳役地租为主→实物为主→货币为主(以两税法;一条鞭法为标志)征收种类 繁杂→简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收时间 不定时→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人身控制 强→弱(以“庸”标志)徭役代替 必须服徭役→纳绢、钱、银代役二、中国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古代 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起源 西周时期,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特点 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古代对外贸易不发达,国内关税地位高于国境关税);古代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具有明显的抑商倾向;将关税作为贯彻政治目的手段;忽视关税的财政收入作用等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的确立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贵义贱利”的传统理念;“厚往薄来”的朝廷外贸传统作用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生产,调节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近代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原因:鸦片战争,国门被迫打开;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表现: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海关大权被外国人把持;结果: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权力;影响:经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的经济遭到冲击;政治:破坏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主张 措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废除领事裁判权)成果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同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评价 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1928年改定新约运动 原因:①民族意识觉醒,主权意识增强;②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推动和需要;③南京国民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提升形象巩固统治的需要;⑤群众性收回关税自主权运动不断高涨;⑥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影响:①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②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③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④通过改定新约,使南京国民政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 措施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作用 这个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后 原因 国家政策(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等);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国家关系等)特点 独立自主;制定法规;因时调整;服务于改革开放措施 作用 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三、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概念 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历程 起步 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但未实施开始征收 1936年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和《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实行分类个人所得税制没有征收 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全国税务会议时,决定对薪给报酬所得税停止开征。(计划经济体制)正式确立 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提高起征 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税法将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的原因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在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征收的必要,所以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才制定颁行作用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③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时间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秦献公“为户籍相伍” 秦:乡里制度/什伍组织;唐:乡里制度/邻保制度;宋:保甲法(王安石);明:里甲制度/十家牌法;清:保甲制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逐渐合一 基层治理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③宗法关系扮演重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结合。 原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自然灾害频发,为维护统治。 救济主体为政府,民间为辅助。 秦汉:高龄老人鸠仗 汉:常平仓制度 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设置义仓 明:优抚高年平民 救济优抚政策总结: 政府储粮赈灾 优抚弱势群体 宗族救助活动(宋兴) 出现慈善组织(明清)秦朝 分类登记。宗亲贵族宗室籍、官吏宦籍、商贾市籍汉朝 编户齐民。东汉战频,豪强与国争夺人口,户籍散乱东晋 黄籍、白籍、土断。南方土著居民登记黄籍,北方南渡的侨民登记白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为土断。利于吸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隋朝 大索貌阅 输籍定样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定籍。唐朝 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政府还会“刮户”。宋朝 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有土地需纳税,客户无土地。分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加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经济大量出现。元朝 按职定籍,诸色户计,世代相袭。明朝 黄册、鱼鳞图册。黄册登记人口及财产状况,保证徭役征发;鱼鳞册绘制全国土地田亩,保证田赋收入。清朝 基本沿袭明制,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雍正时期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乾隆时户籍停止编审。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 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维护社会治安;限制人口流动;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多重性: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地域性: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④世袭性:带有宗法伦理色彩。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⑤等级性:等级特权色彩浓厚,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中古户籍制度演变原因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的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⑤财政危机;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时间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古希腊 基层治理依靠村社,村社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西欧封建社会 基层单位为庄园,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有庄园法庭。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代西欧国家 (1)美国乡镇是最基本地方自治单位,司法及公共服务功能。(2)法国大革命后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3)1835英国《市政法案》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4)工业革命发展,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1601英国颁布济贫法。(2)19C80S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3)1935《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4)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社保体系。(5)北欧等国建立福利国家。(6)20C80S主要国家出现“滞胀”,各国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福利制度评价:①实质: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②积极: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 ③消极:财政支出扩大,降低工作积极性。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2)1951颁布《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3)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