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选择必修三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概况起源:远古 多元起源(多元一体),中原核心,辐射四周,华夏认同奠基: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发展:秦汉至隋唐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推崇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魏晋:魏晋玄学(战频动荡、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精神寄托) 隋唐:佛学繁荣,儒学创新与发展高度繁荣:宋元 新理学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南宋朱熹集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宣扬封建礼教,束缚思想。(程朱理学)继承与批判:明清 明中后期:陆王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 明清之际:抨击封建专制,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禁锢思想与文化冲击与复兴:近代 1840鸦战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潮流 1915—1917:新文化运动前期,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 1919五四运动后,追求马克思主义渐成主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涵 ①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③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④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⑥和而不同特点 ①本土性;②多样性(对内);③包容性(对外来者);④凝聚性;⑤多样性价值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②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③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拓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地理:位置相对隔绝;政治:中央集权下国家统一、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发展完善;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奠定物质基础;思想:①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②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③中华文化自身优势,具有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5)民族:民族交融推动文化发展;(6)对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文化内涵;(7)其他:①重视教育和史学传统;②先进人物的传承与创新(如孔子、朱熹等)。拓展:古代西亚与古埃及在国家治理和人生态度上的比较 不同:古代西亚重视法律,重现世,态度悲观,古埃及重视法老的权威,重来世,态度乐观。原因:古代西亚频遭外族入侵、政权更迭频仍,自然灾害频繁;古埃及国家长期统一、政权比较稳固,尼罗河定期泛滥,更利于农耕,生活惬意。拓展: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阿拉伯征服的地区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已经有深厚沉淀;统治者的提倡和重视;阿拉作人热爱学习;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形成新文化。拓展:阿拉伯文化的世界价值 足迹遍布亚非欧,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承和融合东西方文化遗产,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印度、西方古典文化,并将它们传入欧洲,深刻影响欧洲文学和科学的发展。★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佛教传入 过程 ①开始传入:两汉之际。②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儒道逐渐融合。③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④融入中华文化: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一部分。影响 ①积极:对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诗词、书法、绘画)、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 ②消极:主张因果轮回,消极避世。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 ①背景: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传教士推动;皇帝及开明士大夫支持。 ②表现: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等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清初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③影响:引入西方某些自然科学技术,丰富中国传统科技;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开阔中国人眼界。清末民初 层次 背景 阶级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器物 鸦战,先进知识分子觉醒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 编译书籍; 仿制西方战舰二鸦、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 中体西用,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军/民用工业、新式海军、留学生制度 甲午战争、民族工业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章太炎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思想 帝国侵略、民族工业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胡适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 李大钊、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征 ①参加阶层广泛: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不同阶级。 ②目的明确:内忧外患下的救亡图存,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③层次鲜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器物→制度→思想),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影响 (1)积极影响:客观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①经济: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促使一批地主官僚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民族工业发展,逐渐影响中国生产管理、商业交易。②政治:西方政治思想传入,议会制、民主制度、新的国家概念、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③社会:新的西方科技事物涌入,改变居民生产生活。新思想改变旧习俗,出现废缠足、自由婚姻等新风尚。④思想:解放。 (2)消极影响:践踏主权、破坏经济、带来灾难、思想文化侵略、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影响 东亚 文化圈 汉字: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本民族文字,朝鲜谚文、越南喃字、日本平假名片假名; 日本646年大化改新:其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赋税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建筑、绘画、饮食、服饰、节日、习俗、儒学、佛教、教育制度(科举)四大发明 ①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纸张取代羊皮牛皮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欧洲文化发展;②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③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④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粉碎骑士阶层,推动封建社会的瓦解,促进欧洲社会转型。启蒙运动“中国热” 孔子思想、儒家经典、茶、丝绸、瓷器、中国式园林建筑。成为反封建专制反宗教神学利器世界意义 丰富世界文明,促进多元发展;辐射他国文化,推动文明交流;助力世界难题解决,贡献中国智慧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古代西亚文化 文字 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文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世界上最早史诗),洪水故事建筑艺术 泥偶雕像、亚述帝国/波斯王宫 人首飞牛雕刻是王权的象征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重要资料。古代埃及文化 文字 象形文字(莎草纸) 文学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建筑艺术 金字塔陵墓、神庙,受宗教影响大 科技 世界最早太阳历;医学发达(木乃伊防腐技术)阿拉伯文化 文学 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 科学 伊本 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伊本 西那《医典》,医学教科书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数字,东西交流桥梁拓展:试整合相关文化的关键时间节点★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古希腊文化 哲学 三大哲人:苏格拉底(对话形式提出哲学思想)、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学者)史学 希罗多德《历史》创叙事体撰史题材,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为欧洲史学源头文学 《荷马史诗》、戏剧(悲剧、戏剧) 雕塑 米隆《掷铁饼者》建筑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古罗马文化 法律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维吉尔史学 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历法 凯撒儒略历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公历中古西欧文化 背景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民族南下,建立一系列封建国家;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献土,形成教权与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特点 基督教权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成就 宗教神学:《圣经》; 文学: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科技: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成就影响 继承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奠基。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拜占庭文化 地理 欧亚非交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及西亚北非文化宗教 东正教为国教,君士坦丁堡为东正教中心(1054基督教分裂为东正教、天主教)法律 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传承罗马法,对欧洲法学思想和法制发展影响深远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穹顶) 文献 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为文艺复兴奠基俄罗斯文化 文学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反映古代斯拉夫民族概况,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宗教 拜占庭灭亡后,东正教重心转到俄罗斯,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建筑 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与中古西欧哥特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为东正教象征拓展:试整合相关文化的关键时间节点★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古代印度文化 宗教 婆罗门教:前1500年雅利安人建立一系列国家,出现种姓制度及婆罗门教 佛教:人们对种姓制度及婆罗门教不满,社会矛盾尖锐,佛教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印度教:4世纪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兴起文字 哈拉帕文化的印章文字、梵文(古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巴利文(书写南传佛教经典)文学 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艺术 多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为代表 数学 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古代朝鲜文化 史学 《三国史记》,朝鲜现存最早的正史;《高丽史》,仿照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技术 前5世纪,出现青铜器,后有铁器 天文 634年建瞻星台,东亚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文字 谚文,以汉字为基础 其他 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古代日本文化 信仰 神道教与天皇制度、武士道 文学 诗歌集《万叶集》、小说《源氏物语》建筑 法隆寺,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绘画 浮世绘、大和绘美洲 印第安文化 特点 独立发展,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代表 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成就 玛雅:多神崇拜(太阳神、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象形文字;玛雅历;“零”;20进制 阿兹特克:多神崇拜(太阳神);铜器;陶器;石雕;木刻;金银首饰;图画文字 印加:多神崇拜(太阳神);太阳庙;驿道;用麻醉剂,能人体解剖;太阳历太阴历;结绳记事结果 毁灭殆尽: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②疾病、瘟疫等灾害;③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拓展:试整合相关文化的关键时间节点第三单元 人口迁移、文化交融和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移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印欧人迁徙 概况 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游牧民,驯养马匹,马拉战车;公元前2千纪初起迁徙:时间长,范围广原因 ①游牧民族具有随水草迁徙的特性;②食物匮乏且不固定;③对马的驯化和利用;④喜好劫掠、不耐耕作之苦;⑤临近农耕文明的富庶。表现 赫梯帝国:前17C建,前13C末因内战而衰落,帝国瓦解后,冶铁技术随之传播开来; 波斯帝国:前6C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大帝国,西亚、北非文明首次被统一起来; 古希腊:前2000年左右,形成希腊人,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古印度:雅利安人把马和铁带到印度,前600年左右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发展起。影响 ①在不同地区产生新的人群。如赫梯人、波斯人等。 ②改变传统作战方式,出现马拉战车。 ③提高生产力,冶铁技术传播开来。 ④促进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概况 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匈奴扩张,大月氏西迁建贵霜帝国;日耳曼人南迁; 第二轮:3—6世纪,五胡内乱华迁,民族交融;北人战乱南迁,江南开发;日耳曼人灭西罗马; 第三轮:7—8世纪,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影响 ①政治格局:改变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②区域文化: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中交流;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原因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工业革命,新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促进人口流动;迁入地吸引(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等)表现 印第安人锐减;黑人奴隶激增(三角黑奴贸易);美洲白人增加影响 ①改变美洲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混血人种成为美洲主要居民 ②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 ③因历史条件不同,美洲国家人口结构不尽相同: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西印度群岛黑人占多数混血人种为拉丁美洲主要族群;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较多,很少过半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活动 18C中后期作为英国流放罪犯之地;19C初工业革命,建立牧场;1851年发现金矿,采矿业发展影响 人种结构:原住民遭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文化: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出国原因 ①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限,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②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③国内推力:人地矛盾;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被诱骗绑架。出国贡献 开发美洲:加尼福尼亚金矿、太平洋铁路; 开发大洋洲:采金矿、在种植园和矿山劳作。出国影响 ①保留、传播中华文化(唐人街);②促进美洲、大洋洲经济文化发展;③一战期间,华工为英法西线战场胜利提供重要保障;④其后代华侨为近代中国革命事业、家乡事业作出贡献,如投资建厂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支持抗日事业等;⑤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丧失大量劳动力。★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流动特点 ①流动方向:从经济较落后国家和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 ②移民结构:体力劳动者需求量减少,技术型移民、知识型移民呈现迅速增长;流动原因 ①时代大背景:经济全球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②流向发达地区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劳动移民高素质化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困境 根本原因:区域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①政治:政治迫害、人权问题、战争冲突等; ②经济:经济全球化造成贫富分化、粮食短缺与金融危机等; ③社会:人口爆炸、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矛盾等; 因上述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救助 ①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署”;②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③1966年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④2000年联合国决定,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美国 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文化多元的同时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新加坡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 (路上丝路) 概念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上发现大量丝绸遗存,1877年李希霍芬首次命名。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标志事件 张骞凿空通西域①背景:匈奴犯边,边患严重;汉初休养生息,有经济基础;加强对西域的控制。②影响: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③作用:促边疆开发,保丝路畅通,助民族交融,利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在汉朝兴起的原因?①政治:国力强大、政局稳定、有效管理西域(设河西四郡张掖、敦煌、武威、酒泉,设西域都护府)、张骞通西域;②经济:经济发展、物质条件,之前中外贸易的奠基;③军事:北击匈奴、稳固边疆;④技术:手工业发达,丝织、制瓷、制茶技术先进。衰弱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重要性日益下降。特点 ①起源早,历史悠久。②时间长,历时千年。③线路多,覆盖面广。④重经济,互惠互利。其他重要丝路 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下西洋为巅峰) 宋代前后,陆上丝绸之路地位下降,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政权对立、社会动荡;②经济重心南移,北方在商业贸易中的地位总体下降;③造船与航海技术发展;④政府鼓励发展海运;⑤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传入外国 养蚕和缫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四大发明;瓷器;中医药知识外国传入中国 汗血马、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物种、服饰、饮食、香料、珠宝、棉花等古代丝路影响 ①经济:促经贸往来、物种交流,丰富生活。如中国瓷器、丝绸远销欧洲;金银器皿、葡萄等传入中国; ②文化:促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各自文化发展。如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学、道教思想相互融合,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中亚、西亚的魔术、杂技、音乐、舞蹈等传入中国,丰富中国的生活。 ③科技: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技术和社会进步。如中国四大发明西传推动西方社会转型;波斯织锦技术传入中国,推动中国丝织业的进步。一带一路价值 ①对中国: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各国消除分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出现新经营方式)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需更多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一工商品输出→二工资本输出 生产国际分工明显:发达国家上产、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被殖民)提供原材料曲折发展 1)阻碍因素:①两次世界大战;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③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促进因素:二战后19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突飞猛进 1978中国改革开放;1991冷战结束;200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跨国公司成立;科技革命 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形成影响 积极影响:①促进世界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②进一步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③加强世界经济联系,促进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④摧毁亚非拉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了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饮茶文化 中俄万里茶道、日本茶道、荷兰茶室、英国下午茶;中国茶文化的影响:①改善各国饮食结构;②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丰富人类文化礼仪;④茶进入诗歌、散文、小说、绘画等艺术。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影响法国;日本明治维新时西服流行;中山装体现中西合璧特点。钟表文化 钟表传入中国,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文化特色。文化产业 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概况 从前334年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远征10年,灭波斯帝国,征服小亚细亚至印度河流域统治方式 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亚历山大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影响 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屠杀、劫掠、烧毁、夷为平地、变卖为奴) 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希腊文化东扩)。希腊化时代 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前334-前30)希腊化世界 前323亚历山大去世,帝国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希腊化时代具体表现 1)政治:①殖民者垄断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者。他们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②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2)文化: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②被征服地区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③其他地区: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文化特点 开放性、多元性、双向性、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文化中心逐渐东移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原因 自然条件恶劣;雄才大略的人物;东西无强国。过程 第一次:1219-1225成吉思汗;第二次:1235-1242拔都;第三次1252-1260旭烈兀影响 1)消极作用: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造成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破坏; 2)客观推动作用:①经济:重新打通亚欧陆上往来通道,客观上利于东西方经济交流。②政治:改变欧亚大陆政治格局,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③文化: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一些地区文化面貌改变。(如推动火药、印刷术、罗盘西传,西方的天文、医学等也传入中国,《马可波罗行纪》加强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刺激西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并推动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④民族: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促进民族融合。★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独立后美国拉美文化 美国 独立前 民族融合,文化多元。①种族、血统、宗教:多源性和多样性;②语言:美式英语;③饮食、艺术:融入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素;④精神: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⑤民族意识:美利坚人、美利坚民族;⑥问题: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独立后 政治: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联邦制);文化符号:自由女神像;黑暗面:种植园经济、奴隶制拉丁美洲 独立前 语言: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该地主要语言;种族: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宗教:天主教成为拉美的主要宗教,偏远地区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舞蹈:拉丁舞是重要文化符号独立后 19世纪上半叶拉美独立运动。独立后的西属拉美和葡属巴西都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军事独裁)的形成。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背景 17—18世纪,欧洲大多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拿破仑建立庞大帝国,用战争输出法国大革命成果影响 1)积极影响①用战争输出革命;②大军所到之处,废封建贵族特权,行《拿破仑法典》,传启蒙思想,受革命者欢迎,冲击欧洲封建秩序,加速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反封建专制和农奴制)。③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普遍诉求。(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兰争取民族独立起义、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2)消极影响: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不满。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文化 侵略 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等方式进行渗透,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文化 回应 被侵略民族不同程度接受外来文化,保护自身传统文化,呈现新多样性。①中国:鸦战后林则徐等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新技术新思想传入。②印度:英国把英语、政府体制等移植到印度。印度上层精英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印度传统文化顽强地留存。③埃及:英法殖民,独立后行君主立宪制,伊斯兰教仍为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背景 ①一战前被压迫民族已有独立愿望和行动;②一战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思想进一步传播;③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④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⑤1917俄国十月革命鼓舞;⑥一战期间亚非拉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表现 1)世界: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2)亚洲:①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中共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②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共产党,转向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③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尼赫鲁更加明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④在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⑤在拉美: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民族民主运动。影响 ①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②一战,欧洲殖民主义势力不断受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背景 ①二战沉重打击殖民主义(急速衰落);②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要求;③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传播;④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利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表现 ①朝鲜获得独立,中国收回台湾;②印度独立,印巴分治;英帝国迅速解体。 ③1962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瓦解标志 1990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意义 ①改变世界政治面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②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③为第三世界的形成创造条件,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扭转和改变世界力量对比,影响世界历史的展方向和进程。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特点 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表现 ①印度:现代化文化呈现多样化。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宗教信仰: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②“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③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和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 古中国 官学:①先秦“学在官府”;②汉: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地方官学;③西晋:设国子监。私学:①春秋:私学产生;②唐朝:私学发展,村学和蒙学为基层教育重要形式;③宋朝: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科举制、理学、印刷术、宋代以文治国政策推动书院产生与发展),庐山白鹿洞书院。官学及私学作用:保存传播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古代典籍;利于推行科举制古希腊 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近代大学 西方 ①法国拿破仑建“大学区”制度;②德国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创柏林大学,促大学职能转变,教学、研究结合;③美国大学倾向世俗化、商业化中国 ①北京大学:1898戊戌变法建京师大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教育近代化标志;1912改名北京大学;1916蔡元培任校长,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重镇。 ②清华大学:1911创清华学堂,次年更名清华学校,1928建国立清华大学。现代 建国后国家收回教育主权,接管各级各类学校;1949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1957德智体全面发展;文革教育受破坏;1977恢复高考;1983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1995科教兴国战略印刷书诞生 过程 前30世纪古埃及纸草书卷,书籍雏形;春秋战国到秦汉简策、帛书,中国最早书籍;前2世纪植物纤维纸;公元105东汉蔡伦“蔡侯纸”;唐朝雕版印刷;北宋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15世纪德国谷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意义 ①利于文化普及、传承,利于文化大众化,提高人们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发展;②翻译其他文化典籍,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影响力;④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利于西方思想解放。图书馆的成长 职能 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职能。表现 西方 ①前7世纪亚述图书馆(巴尼拔王建立):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②中世纪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私人图书馆;③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中国 官藏:古代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古籍的史官,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①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②1916年,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系;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④1998年改称为“国家图书馆”,建立各级各类图书馆 私藏:明清时最突出,出现了一批藏书家、藏书楼,如明朝的天一阁(范钦)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历程 西方 前290年前后亚历山大博物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1683阿什莫林博物馆,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特点:国立公共博物馆;许多文化来自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掠夺;藏品丰富,种类繁多;运用先进科技保护文物)中国 晚清:1868自然历史博物院。韩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1874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陈列动物标本; 1905南通博物苑。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护清廷遗留珍品,中国最大古代艺术博物馆) 建国:1959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意义 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推动开展社会科学研究。近代中国图书馆出现原因 ①西方图书馆的示范; ②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 ③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④社会变革的推动。★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背景 ①文化遗产受威胁,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与城市化、资源过渡消耗、年久腐变); ②针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各国采取不少措施,留下宝贵经验。保护措施/个人收藏→国家立法 古代 ①世界:收藏文物成为财富与权力的体现;②欧洲:皇室、贵族、教会收藏之风盛行;③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近代 ①世界:1834希腊制定法律保护古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保护文物古迹高潮;1964《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保护文物需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②中国:1906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930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建国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保护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文化载体,是人类共同财富;②文化价值: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③学术价值: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史料;④政治价值: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保护措施 ①立法;②成立相关部门或机构;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环保意识;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和传承人;⑤加强国际合作;⑥做好文物普查,建立专业化保护体系;⑦完整性、真实性、世界性;《世界遗产公约》 制定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宗旨 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内容 ①肯定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发展 19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2003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措施及意义 措施:①198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②2004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③2006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意义: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代表性 ①古代: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②近代: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③现代: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如何看待“申遗热” ①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②其真正内涵不是商品,不是某地换取经济利益的专属品,不是单纯搞旅游开发。是全人类共同财产。③“申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告一段落,而是遗产保护更大责任的开始。④世遗设立有“初心”,目的是保护濒危遗产,文化精神功能是其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附带功能。若违反规定搞过度旅游开发,将黄牌警告,直至取消世遗称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