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观看《辛亥革命》视频,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活动
狭义:1911年(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广义:1894年兴中会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回望——一群革命者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湖北革 命新军
1906
1907
1907
1911
萍乡
浏阳、醴陵
刘道一
蔡绍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起义
失败
安庆
绍兴
徐锡麟
秋 瑾
镇南关
孙中山
黄 兴
失败
广州
孙中山
黄兴、赵声
极大鼓舞斗志
失败
失败
1911.10.10
武昌
推翻了...终结了...拉开了...推动了...打开了...
成功
一、回望——一群革命者的奋斗
1.过程
阅读教材44-47页,提取知识要点,完成表格。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与妻书》
安庆起义失败后,“光复军”首领徐锡麟在公堂上大义凛然,直言“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1907年,秋瑾已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我怕死就不会出来革命,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
这些革命志士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一、回望——一群革命者的奋斗
2.精神
【材料研读】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长期压抑)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è)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陵园主体建筑——纪功坊
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着72烈士。
石顶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正对着前方碑亭顶部的自由钟,象征着为自由、平等。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一、回望——一群革命者的奋斗
3.意义
凝望——一场低烈度的革命

◎辛亥革命形势图
8小时——占领湖广总督府
41天——全国十余个省区独立
80天——中华民国建立
123天——清帝退位
湖北
南京
低烈度、大成就的辛亥革命
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1912年2月12日伦敦
《泰晤士报》社论
◎三镇胜利
谋划起义-计划泄露-新军首义-占军械库-攻总督府-三镇胜利-建军政府-各省响应
◎黎元洪(军政府都督)
◎湖北官员乘火车出逃
◎湖北军政府成立
1.过程:
二、凝望——一场低烈度的革命
结合图片,阅读课本,讲解武昌起义过程(时间、地点、人物、史事)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两位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 费正清《中国和日本》
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四川保路风潮
2.背景:
(1)有利条件:四川保路运动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清军调动一部分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
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
——孙中山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川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
二、凝望——一场低烈度的革命
四川保路运动
湖北新军为张之洞训练的新式军队。
清末,除北洋新军外,各地新军中只有湖北新军17000多人,初具规模。
其中三分之一参加了革命组织或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
革命团体共进会、文学社渗透最广。
清朝
军队
湖北
新军
倾向革命的新军
2.背景:
二、凝望——一场低烈度的革命
(2)起义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湖北新军对武昌起义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
(5)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时间 名称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 华兴会 黄 兴 宋教仁 长沙
1904 光复会 蔡元培 上海
1905 同盟会 孙中山 东京
(6)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2.背景
材料3:1900-1905提到革命、平等的文章
材料4: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
材料3、4分别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凝望——一场低烈度的革命
偶然的辛亥
必然的革命
展望——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材料1: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兴,菱鞋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2: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修剪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
——胡适
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③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展望——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局限?
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注意:封建帝制≠封建制度!
课堂小结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1911)
武昌起义
(1911.10)
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谋划起义 → 计划泄露 → 新军首义
三镇胜利 → 建军政府 → 各省响应
辛 亥 革 命
意义
局限
共勉
往后回望百年沧桑,
太平天国悲歌,洋务运动夭折,戊戌变法幻灭……出路何方?
革命志士用热血、信仰和行动,前仆后继挽救民族危亡。
向前展望,我们怎样,中国便怎样。
我们后退,中国就会倒退;我们前行,中国就能劈荆斩浪。
我们懦弱,中国又谈何坚强;我们勇敢,中国就锐不可挡。
蒋翊武
孙武
熊秉坤
刘复基
杨洪胜
彭楚藩
课后作业
结合自身实际,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一完成
1.画一张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
(布局合理,逻辑清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2.课外阅读关于革命党人事迹的书籍,录制一个讲述革命党人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视频。
(时长不少于5分钟,画面清晰,声音优美,感情丰沛,语速适中。)
3.以“回望辛亥”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不少于200字,自拟题目,主题突出,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1. 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十多次起义。这些起义的发动( )
A. 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D. 推动各地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2.叶圣陶在1911年的日记中写到:“10月12日,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由此推知辛亥革命( )
A.基础广泛 B.发展迅速 C.结束帝制 D.取得成功
3.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达标检测
D
B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