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声现象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认识声现象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认识声现象
1.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3.知道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4.了解人耳的听声过程。
学 习 目 标
海浪
琴弦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大家能不能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某些发声物体呢?
情 境 导 入
金属锯齿

吉他
小提琴
这些发声物体是靠什么发声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声的产生
提出问题
体验活动
1.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吧。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自 主 探 究
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其发声时,有何特征?
2.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同时你是否听到了声音?
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它们是怎样发声的?

蟋蟀
苍蝇
吉他
笛子
流水
思考、讨论问题
(1)以上声音,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不相同
发声的物
体都在振动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当物体发声时,我们都可以看到明显的振动吗?
如何验证发声时的物体在振动?
将一个乒乓球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音乐。
现象:会看到乒乓球随音乐跳动。
转换法(转化法):物理学中,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通过可见、直观的现象去认识的探究方法叫作转换法。
分析:乒乓球将小音箱中纸盆的振动放大了。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作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二、声的传播
用槌击鼓,鼓面振动。当鼓面向侧运动时,压缩了右侧的空气,该处空气变密;而当鼓面向左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又变疏。这样空气中就形成了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
提出问题 声音是怎样传播出去的?
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问题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探究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实验:
如图所示,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我们可以听到钟罩内手机发出的铃声。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接抽气机
理想实验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此方法得出的规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讨论:
(1)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
(2)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铃声变大了
(3)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听不到铃声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轻轻敲击桌面,感觉一下声音;然后将耳朵贴近桌面,轻敲桌面的另一端,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除了气体可以传播声音之外,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声音吗?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液体可以传声
怕得鱼惊不应人。
猜想:月球上的航天员能直接交谈吗?
不能,月球上接近于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可以用手机或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也可以比手势来交流)
1.声波必须借助某种______才能传播。
2.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 。
3.介质可以是 。
4.真空 传播声音
物质
固体、液体或气体
不能
得出结论:
介质
讨论交流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打开音箱,播放音乐,加大音量,我们会发现,烛焰随着音乐“跳舞”!
烛焰 “跳舞”的能量来源于音箱播放的音乐,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三、声传播的速度
雷电的夜晚,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会听见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表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声速大小等于声波每秒传播的距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吗?请观察下面的小资料,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 m/s
人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物体的振动
使空气产生疏密状态
这种疏密状态传播到远方形成声波
声波传播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作频率。
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
人的声带振动频率一般为:64 Hz1 300 Hz。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20 000 Hz。
不能听到低于20 Hz的声和高于20 000 Hz的声。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课 堂 小 结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B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
C
3 .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_____次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和______传播的。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应该_______________。
2
空气
铁管
向铁管里灌满水
当 堂 达 标
4 .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不能传声。
5 .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6.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手太用力了
B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显示音叉的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