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当甲城市中学上午放学时,郑州市中学教室内钟表显示时间为(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期中测试 地理A.10:40 B.11:20一、选择题(一题 2 分) C.12:30 D.13:10国庆节期间小明打算去云南某油茶山旅游,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油茶喜光,宜栽植在坡“二十四节气 ”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度和缓的酸性土壤中。下图为“该油茶山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1.图示区域 ( )之间约为 15 天)。读上图完成下面小题。A.山高谷深,断裂发育B.水运发达,利于油茶外运C.流水侧蚀作用显著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图中四地最适宜栽种油茶树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6.下图中最能示意立秋这天北京(约 41°N)太阳视运动的是 ( )3.小明在旅行期间可能观察到 ( )A.昼夜长短差值缩小 B. 日出时间越来越晚且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C.上午小明的影子都位于西北 D.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 A. B. C. D.下表为“我国两座城市的中学上午作息时间表”。据此完成 1~2 题。郑州 甲城市7.北京时间2024 年 7 月 22 日 15 时 44 分,我国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是一第一节课 7:50~8:30 第一节课 9:40~10:20 年中最热的节气。我国迎来大暑时,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之比约是 ( )第二节课 8:40~9:20 第二节课 10:30~11:10A.1 ∶2 B.5 ∶1 C.4 ∶3 D.3 ∶1课间活动 9:20~9:50 课间活动 11:10~11:40第三节课 9:50~10:30 第三节课 11:40~12:20下图为“某日正午海口(20°N)某住宅小区景观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14 题。第四节课 10:40~11:20 第四节课 12:30~13:108.该日最接近( )4.甲城市最可能是( )A.3 月 10 日 B.6 月 30 日A.哈尔滨 B.南昌C.9 月 10 日 D.12 月 30 日C.乌鲁木齐 D.西安试卷第 1页,共 5页9.为获得最佳光效,此日该地楼顶的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可调整为(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10.A.18° B.36° C.54° D.72°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24 年 4 月 3 日 7 时 58 分,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 7.3 级地震。正欲前往当地知名景点 13.图示地貌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 )清水断崖的王老师一家不得不提前终止行程返回大陆。据当地的旅游资料显示,清水断崖是位于A.山脊背斜 B.谷地向斜海边一处面向大海,壮美绝伦的大理石崖壁。图 1 为清水断崖景观图,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C.山脊向斜 D.谷地背斜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甲处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 )A.480m B.360m C.420m D.280m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舌状和叶状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多是高山冰川退缩的遗迹和衍生地貌。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冰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10.本次花莲发生地震的海域可能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15.石冰川中的岩石碎块最可能来源于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①冰碛物 ②喷发物 ③风化物 ④洪积物11.清水断崖的岩石类型可能是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A.甲 B.乙 C.丙 D.丁 16.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 )12.清水断崖形成的过程可能是 ( ) A.冰川运动——碎屑沉积——携带碎屑——冰体融化A.海水堆积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B.携带碎屑——冰体融化——冰川运动——碎屑沉积B.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C.冰川运动——携带碎屑——冰体融化——碎屑沉积C.海水堆积一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 D.碎屑沉积——冰川运动——携带碎屑——冰体融化D.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一变质作用试卷第 2页,共 5页17.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是因为石冰川 ( ) 20.如图所示,华西秋雨形成时期,闽粤地A 区最可能 ( ).分布地区太阳辐射弱 B.内部冰体储量较少C.表层岩石碎屑隔热好 D.反射太阳辐射更多 A.气压骤变,台风频发B.气流下沉,气温偏高河宽作为河流形态的基本参数之一。雅鲁藏布江河宽年内变化显著,夏季比冬季宽,中游 C.锋面滞留,阴雨连绵D.持续降温,发生凌汛变化幅度最大,且发育大量分汊的辫状水系。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及多年平均宽度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不属于华西秋雨对区域农业活动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伏旱天气,提供灌溉水源 B.积温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周期延长C.昼夜温差减小,有机质积累少 D.天气阴雨连绵,农作物晾晒不便2023 年 9 月 4 日,飓风“丹尼尔”在希腊南部近海形成,向地中海缓慢移动。“丹尼尔”登陆非洲后,造成利比亚沿海城市德尔纳市上游山谷的两座大坝垮塌,人员伤亡惨重。随后“丹尼尔”深入撒哈拉沙漠,导致尼罗河三角洲出现严重的恶劣天气。下图示意“丹尼尔”登陆利比18.雅鲁藏布江大部分河段 3 月份开始河面加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亚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①河谷形态 ②径流量③侧蚀作用 ④张力运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9.雅鲁藏布江中游发育大量辫状水系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河流落差较大 ②河流含沙量大③流量季节变化大 ④植被覆盖率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气象学上把我国华西地区在 9-11 月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阴雨天气,称为华西秋雨。22.地中海有利于飓风“丹尼尔”进一步发展和移动的气象条件是 ( )华西地区秋季夜雨的发生频率约占 2/3。图为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A.降水丰富 B.气温较高C.高压盛行 D.南风强劲试卷第3页,共 5页23 “ ” 29.若该图所示区域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 ). 丹尼尔 登陆利比亚后造成该国两座大坝垮塌的主要原因是 ( )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降水引发山洪 B.强风吹垮大坝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大坝地基不稳 D.海水大量涌入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4.尼罗河三角洲出现严重的恶劣天气最可能是 ( ) 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暴雨 B.极端高温 C.冰雹 D.沙尘暴 下图为“海南岛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 9~11题。霜冻线是指地表0℃温度线,是区分是否出现霜冻天气的重要标志线。下图为某日 20 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图中霜冻线为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该日所处月份最可能是 ( )A 2 B 7 30.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月 . 月A.地形、降水 B.纬度、地形C.10 月 D.12 月C.地形、季风 D.洋流、纬度26 .图中所示锋面的性质及其移动方向为31.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 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A.冷锋东移 B.冷锋西移 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差异大27.此时 ( ) 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A.甲地艳阳高照 B.乙地吹偏北风 C.丙地霜冻严重 D.丁地风力较小 D .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 3 000 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 32.与丙地相比,乙地 7 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题。 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28.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 D .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B.甲风带风向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则两者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试卷第 4页,共 5页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学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探究当地的地理位置与区域气候的联系时发现,阿尔梅里亚省林火多发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简析其成因。(4 分)(2)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分析喜马拉雅山东段多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4 分)(3)列举超胜老师自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6 分)(4)指出派墨公路建设多采用桥隧结合方式的优点。(6 分)33.图示沿海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为 ( )A.全年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寒冷干燥 D.旱雨季较明显36. 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12 分)34.导致夏季阿尔梅里亚省林火多发的大气环流为 (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 分)A.东北信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二、综合题(共两大题,32 分) (2)某月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35 20 过程。(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派墨公路起于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 分)米林县派镇,采用特长隧道穿越多雄拉雪山后,沿多雄河经汗密,到达墨脱县背崩乡(图 1)。派墨公路全程 67.22 公里,工程总投资造价高达 21 亿元。历经 7 年多,于 2021 年建成通车。国庆假期,超胜老师决定沿着派墨公路自驾旅行,从派镇出发沿途欣赏雪山、草甸、峡谷、雨林等景观。图 2 为从南迦巴瓦峰到多雄拉峰一线的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试卷第 5页,共 5页参考答案选择1 2 3 4 5 6 7 8 9 10D B C C D A B C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B D A C C C D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A D C A B C B B31 32 33 34D C B D问答题35. (1)地貌类型:背斜谷。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2)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河谷。(3)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天气复杂多变,温差大,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沿线地势起伏大,多盘山公路;海拔高,大气稀薄,可能出现高原缺氧现象。(4)保持公路线平直,保证通行安全;缩短距离,减少运营里程,节省通行时间;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破坏;减少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的影响等。36.答案(1)季节: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理由: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2)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3)亚欧大陆夏季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试卷第 5页,共 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