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D B B B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D D B A C B B A题号 21 22 23答案 D A B综合题(1) 莫霍界面 33 古登堡面 2900(每空2’,共8’)木星 土星(每空2’,共4’)(3) 中生代 爬行 成煤(每空2’,共6’)25.(1)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能够穿透玻璃进入大棚内部,使大棚內部温度升高(2’);地面释放的长波辐射难以穿透玻璃到达室外(2’);玻璃阻挡了温室内与温室外大气热量交换,因此温室内热量不易散失(2’),温度较高,从而为农作物生长保障适宜温度。(2)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每空1’,共3’)(3)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2’);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2’);同时洒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降温(2’)。因此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4)(3’)26.(1)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每空2’,共4’)(2) ③和④(2’)(3) 海陆间大循环(2’)(4) 活动:硬化路面的增加;排水系统不完善等(每点2’,共4’)措施: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等。(每点2’,任写三点满分,共6’)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2020年12月17日,我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发射中心待组装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点火发射瞬间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C.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 “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与地球相比, 金星 ( )A. 表面温度更高 B. 天体体积更大C. 大气含氧更高 D. 公转轨道更长4. 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B. 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C. 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D. 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5. 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地球生命起源条件。与地球上适宜的温度有密切关系的有( )①地球自转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④地球上太阳光照较稳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据此回答下列题。6. 日中“跋乌”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 )A. 耀斑 B. 黑子 C. 日珥 D. 太阳风7. 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发生在( )A. 内部圈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8. 日中“羧乌”增多时,下列现象最可能产生的是 ( )①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②引发钱塘江大潮 ③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④动物的异常反应 ⑤地球上发生磁暴 ⑥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⑤试卷第1页,共6页2019年3月,一位攀岩爱好者在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了“鸡爪印”,经古生物学专家团队研究,确认为一亿九千万年前的恐龙足迹,是重庆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化石。“造迹者”可能是凶猛的大型食肉恐龙——中国龙。图为现场发现的恐龙足迹及中国龙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9. 中国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 寒武纪 B. 石炭纪 C. 侏罗纪 D. 第四纪10. 该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过程依次为( )① 地壳下降,成岩作用,泥沙变岩石 ② 地壳抬升,差异风化,足迹出露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④②11. 该恐龙足迹化石形成时,歌乐山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 雪山 B. 湖泊 C. 深海 D. 沙漠左图为某中学生绘制的地球内、外部圈层示意图。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球内部圈层的不同界面。右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地幔所处位置是 ( )A. ①与②之间 B. ②与③之间 C. ③与④之间 D. ②与④之间13. 当地震波自上而下向地心传播时,经过②界面附近( )A. 纵波、横波速度都突然减慢 B. 纵波、横波速度都突然加快C. 慢纵波消失,横波速度突然减慢 D.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试卷第2页,共6页据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7月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形成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火山喷发后埃特纳白天温度降低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15. 埃特纳火山喷发后昼夜温差会缩小,主要是因为( )A. 太阳辐射增强 B. 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C. 地面辐射增强 D. 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16. 14时, 乙地区的风向为( )A. 偏南风 B. 偏东风C. 偏北风 D. 偏西风17. 20时, M地与甲地相比, 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 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B.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C. 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D.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水量平衡和能量守恒是地表水循环遵循的两大基本规律。伴随人类社会对水循环系统干扰程度的增加,衍生出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结构。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中水的运动都靠能量驱动。下图为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驱动图示自然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 地球内能 B. 太阳能 C. 机械能 D. 生物能试卷第3页,共6页19. 人工能量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缩短水循环路径 B. 提高水循环速率 C. 大幅度增加降水 D. 减弱水循环强度20. 人工能量输入过大,海河流域( )A. 地下水位下降 B. 水生态环境变好 C. 蒸发水量减少 D. 地表水增多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其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右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随着降水量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中( )A. 灌木逐渐增加 B. 多年生草本减少C. 乔木逐渐减少 D. 一年生草本减少22. 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最可能是( )A. 扎根面广而深 B. 根系细小而短C. 扎根面窄而浅 D. 根系的数量少23. 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地理位置 D. 太阳辐射二、综合题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 km,B为 ,距离地表 ,距离地表 km;(2)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其中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③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试卷第4页,共6页(3)若右侧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当时 动物大量盛行,从成矿角度来看是重要的 时期。25.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分析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序号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 ① , ② , ③ 。(3)冬季为了保湿,菜农一般在傍晚时分向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4)深秋的清晨,当农民打开大棚工作门后,棚内通过大门与棚外会形成循环气流。在某地温室大棚示意图图中用箭头在“| |”标出温室大棚工作门打开之后的气流运动方向。试卷第5页,共6页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1)请写出以下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② ,④ 。(2)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探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主要涉及哪些水循环环节(写图中序号)。(3)按照水循环分布空间分类,判断黄河参与的水循环所属类型。(4)说出人类哪些活动可能影响水循环环节引发城市内涝,并提出城市内涝的应对措施。试卷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4_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地理试卷.docx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