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 二上 2.4 《神奇的纸》课件+教案(表格式+教学反思)+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 二上 2.4 《神奇的纸》课件+教案(表格式+教学反思)+素材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课题名 神奇的纸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点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教学难点 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热水、塑料杯、食用油、刷子、滴管、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 学生准备:普通纸、字典、重物(订书机)、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提问:普通的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轻、薄、光滑等。 教师追问:纸的用途有哪些?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能在上面写字、画画等。 教师谈话:我们能让纸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吗? 【设计意图】 通过一连串简单的科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引领学生分析纸的特点、交流纸的作用,为接下来引领学生对这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改变它的性能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教师谈话:叠一叠,看看纸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播放视频——叠一叠。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叠纸过程,并动手操作。 2.出示活动记录单。 教师谈话:观察纸的侧面,画出它的形状。 学生观察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小结:普通纸的侧面是一条线;瓦楞状纸的侧面像是波浪。 【设计意图】 折叠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便于实验操作的瓦楞纸,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3.教师提问:用手在普通的纸和瓦楞状纸上面按一按,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记录发现,并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普通纸平整、无弹性,瓦楞状纸曲折、有弹性。 4.教师提问:动手试试,在这两种纸上放同一种物品。结合你观察到的现象,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记录发现,并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普通纸放上订书机后,纸凹陷,无法托住; 瓦楞状放上订书机后,纸保持原样,可以托住。 5.教师提问:杯中装热水,分别把两种纸贴在杯子壁上,隔着纸摸一摸,说说有何不同?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记录发现,并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普通纸摸起来比较烫手,瓦楞状纸摸起来不太烫手了。 【设计意图】 以任务为抓手,巧用“工具”帮助学生明确开展实验的方法,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现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精确意识的培养。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普通纸折叠成瓦楞纸后承载弹性、承载重物等都发生了变化。 6.教师提问: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 小组思考,记录观点,并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 普通纸是平平的、光滑的,放一块橡皮就塌了。 叠成瓦楞纸后按上去是粗糙的,能够弹回,可以放很重的物品。 虽然形状改变了,但它仍然是纸。 7.教师提问:纸箱、纸杯、杯套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 小组思考,记录观点,并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瓦楞纸起到支撑保护物体、防滑、隔热的作用。 8.教师提问:想让一张普通的纸不吸水,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思考并展开小组讨论。 教师播放视频——不吸水的纸,揭秘答案:刷油。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的环节,一是帮助学生整合对瓦楞状纸零散的认识,构建对瓦楞纸的特点和性能发生的变化的认识,感悟对材料的加工改造可以改变它的性能。二是借助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在纸上刷食用油以增加纸的防水性的科学知识。
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 普通纸叠成瓦楞纸后会产生变化。 普通纸:无弹性、不能承重、不能隔热。 瓦楞装纸:有弹性、能承重、能隔热。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判断题:叠成瓦楞状的纸摸起来很光滑。( ) 答案:× 2.以下哪一点不是一张普通白纸的特征( )。 A.薄 B.重 C.吸水 答案:B 3.如图,纸( )轻轻按一按后能弹回。 A.① B.② C.①和② 答案:B
教学反思 本次《神奇的纸》科学课,我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加工与改造,观察纸的性能变化,并尝试描述这些变化。课程亮点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他们对材料加工改造的浓厚兴趣。 然而,回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纸的变化时语言不够准确,这可能与我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够细致有关。此外,对于材料如何随人类需求改进这一点的探讨尚显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描述能力的训练,提供更多的词汇和句式支持。同时,可以引入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材料如何随着人类需求不断改进。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材料性能变化的理解。(共18张PPT)
教科科学二年级上册
4.神奇的纸
第二单元 材料
学习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2.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3.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热水、塑料杯、食用油、刷子、滴管、瓦楞纸箱、
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
学生准备:普通纸、字典、重物(订书机)、学生活动手册。
聚焦
普通的纸有什么特点?
轻、薄、光滑……
纸的用途有哪些?
写字、画画……
我们还能让它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吗?
叠一叠,比一比,看看纸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探索
活动体验:叠一叠
观察纸的侧面,画出它的形状。
折叠前后
形状
用手在普通的纸和瓦楞状纸上面按一按,
分别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平整、无弹性
曲折、有弹性
动手试试,在这两种纸上放同一种物品。
结合你观察到的现象,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纸凹陷,无法支撑
纸保持原样,能支撑
杯中装热水,分别把两种纸贴在杯子壁上,
隔着纸摸一摸,说说有何不同?
比较烫手
不太烫手
研讨1: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
外形
触感
承重
……
研讨2:纸箱、纸杯、杯套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
能支撑和保护
防滑
隔热
想让一张普通的纸不吸水,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课堂总结
无弹性
不能承重
不能隔热
有弹性
能承重
能隔热
神奇的纸
小试牛刀
叠成瓦楞状的纸摸起来很光滑。( )
×
小试牛刀
以下哪一点不是一张普通白纸的特征( )。
A.薄
B.重
C.吸水
B
小试牛刀
如图,纸( )轻轻按一按后能弹回。
A.① B.② C.①和②
B
本课结束,及时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