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A 佳教育·2024 年 11 月高三联考地 理(本试卷共 6 页,19 题,考试用时 75 分钟,全卷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口城镇化常用城镇人口占比的增长率表示,土地城镇化常用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表示。图 1 为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对比情况。江苏的城镇化增长与制度规划、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此完成 1~3 题。1. 1992 年以来, 江苏省A. 城市人口和土地不断在扩张B. 后期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趋于协调C. 2001 年城市土地扩大近一半D. 政府引导在城镇化中作用不明显2. 据图判断, 2001-2005 年江苏省可能会出现A. 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增加 B. 耕地面积大量流失C. 城市用地压力不断增长 D. 大量城市人口流失3. 为了降低土地城镇化增长率,江苏省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A. 加快制造业转移升级 B. 严格地控制人口迁入C. 提高原材料产业比重 D. 适当加快郊区城市化西班牙殖民者登上大西洋巴巴多斯岛(图 2)看到这儿绿树成荫,每棵树上都垂挂着缕缕青苔,就好像长着胡子( barbado)一般,该岛由此而得名“巴巴多”、该岛基岩以石灰岩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地势起伏和缓。2023年 6月,湖南省与巴巴多斯布里奇敦市建立友好省市关系。据此完成 4~6 题。4. 该岛上的植被类型应属于A. 热带雨林B. 热带草原C. 热带荒漠D. 亚热带阔叶林5. 有关该岛地质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目前火山活动频繁B. 地质时期沉积作用明显C. 处于板块张裂地带D. 多泥石流与滑坡等灾害6. 若湖南长沙市(约 113°E )6 月某日为晴天,当布里奇敦市该日高楼日影朝向东南时,则长沙市A. 一定阳光灿烂 B. 太阳位于东南方向的时间较短C. 一定黑夜深沉 D. 建筑日影不可能短于建筑高度全球变暖对农作物单产影响明显。研究者在设定的升温情境下(仅考虑气温条件的影响)进行计算得出黑龙江省和湖南省谷物单产变化率(见表,正值为增产、负值为减产)。据此完成 7~9 题。省份 单季稻 双季早稻 双季晚稻 小麦 玉米黑龙江 +6% -10% -7%湖南 -7% -7% -10% -8% -6%7. 表中黑龙江省的单季稻增产,这主要是改善了A. 水分条件 B. 土壤条件C. 热量条件 D. 地形条件8. 表中大多数谷物单产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自然灾害增多 B. 生长期变长C. 生长周期缩短 D. 光照时间短9. 目前湖南省许多低缓地区种植单季稻,这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中A. 水热条件起到基础作用 B.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大C. 地形地势起到一定作用 D. 社会经济条件起到重要作用巴基斯坦经过多年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图 3示意巴基斯坦 1999–2019 年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10~11 题。10. 1999–2019 年间,巴基斯坦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在36.9%-43.4%之间, 这表明该国A. 国民消费能力较强 B. 利于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C.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D. 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强11. 研究者认为,巴基斯坦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 工业提供的支撑能力较弱B. 第三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C. 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小D. 生产要素受到第一产业的冲击高山峡谷区多泥石流堆积扇,其形态变化反映了泥石流沟道自身水沙动态和地貌过程。图 4 为藏南地区某泥石流堆积扇平面示意图,图 5 为该堆积扇上支沟沟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图示区域的泥石流活动有明显的活跃期与间隙期。据此完成 12~13 题。12. 与间隙期相比,泥石流活跃期时图中 M岸点A. 向南移动速度较快 B. 向北移动速度较快C,向南移动速度相似 D. 向北移动速度相似13. 泥石流间隙期第 3 年,一般情况下支沟沟床纵剖面与堆积扇面的夹角将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不确定2024 年第 11 号台风是今年首个秋台风(一般指 9 月至 11 月期间形成的台风),势力强大,给途径地区带来了巨大破坏. 与复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强度更强,路径比较偏南,图 6 为 2024 年第 11 号台风中心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6 题。14. 与夏季台风相比,9 月秋台风往往路径比较偏南,最有可能是此时A. 偏南气流更强 B. 热带海洋气温更高C. 盛行偏北季风 D. 西太平洋高压南移15. 2024 年第 11 号台风中心向陆地推进较深、维持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有①登陆时台风强度大 ②中南半岛以冲积平原地形为主③陆地水汽来源增加 ④大气环流利于台风移动和维持A. ①② B. ③④ C. 14 D. ②③16. 西南季风对 2024 年第 11 号台风影响较大,应主要表现在A. 决定台风中心移动方向 B. 形成台风的生成源地C. 提供水汽增强台风强度 D. 加快台风移动的速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2 分。17.(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已成为当前国内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承担了万亩规模数字化无人农场的实践重任,通过先行先试,引领上海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外冈镇实现了无人拖拉机自动规划路径、 自动点火、自动出库、 自动翻耕等智能化作业功能,实现了无人插秧机自动控制车速、 自动调头、秧台自动升降、故障预警等智能化作业功能,实现了无人植保机平台云端遥控,一键多机控制,机群协同作业,变量施药等智能化作业功能,实现了无人收割机作业路径规划,并配备仓满自动停车、 自动定点卸粮等智能化作业功能。“外冈镇数字化无人农场建设项目”于 2023 年 6月顺利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1)说明上海市承担“数字化无人农场”建设实践的优势条件。(6分)(2)为了适应“数字化无人农场”建设,必须建设高标准农田。从“数字化无人农场”的要求角度,例举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措施。(4分)(3)有人说,目前我国发展“无人农场”还为时尚早。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18.(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冰洋覆盖着大量常年海冰和季节性海冰,这些海冰在洋流、风等因素影响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图 7 为北冰洋洋流分布示意图。(1)说出甲处洋流对北冰洋海冰的主要影响。(4 分)(2)如果在①、②两处之间出现气旋中心,则该天气系统会如何影响两处的海冰移动速度 (6 分)(3)据研究发现,乙处海冰的更新速度远快于丙处,请分析其主要原因。(6 分)19.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策勒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昆仑山北麓之间,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 35.1mm),年潜在蒸发量 2600mm,盛行偏北风。绿洲中的水源直接来自冰雪融水补给的地下水和河流水。绿洲区域内的居民修渠灌溉进行农业生产。当地风沙活动频繁,威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当地非常重视对风沙的治理。(1) 描述图中绿洲—沙漠过渡带的分布特征。(4 分)(2)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仅考虑自然因素,简要分析甲处所在边界短期内的变化方向及原因。(6 分)(3)为了减少灌溉水源损失,近年来当地把绿洲区域内的渠道做了防渗处理,分析这样做会对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有何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4 分)(4) 当地治理风沙的生物措施主要放在绿洲北边而不在南边,请简要分析原因。(6 分)A 佳教育·2024 年 11 月高三联考地理参考答案1. B2. B3. A:4. A5. B6. D7. C8. C9. D10. C11. A12. A13. B14. D15. C16. C17.(16 分)(1)(城镇化率高,乡村劳动力较少)对“数字化无人农场”建设的需求大; 数字化技术水平高; 政府支持力度大; 地形平坦,利于建设“数字化无人农场”。(任答 3点得 6分)(2)农田平整; 改良土壤; 建设农田水利; 修整田间道路; 建设农田输配电设施; 建设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任答 4点得 4分)(3)赞同:我国劳动力总体规模仍然较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势紧张;“无人农场”的技术要求过高、投入过大;“无人农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不利于市场个性化需求,因此目前我国发展“无人农场”还为时尚早。(6 分)不赞同:我国劳动力总体规模下降; 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农村劳动力减小并老化; 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影响农业发展; 发展“无人农场”可以促进我国智能技术发展,因此我国目前发展“无人农场”正当时候。(6 分)18.(16 分)(1) 甲处洋流为暖流,可以促进海冰融化.(2 分);甲处洋流带动北冰洋海冰按一定方向运动并更新(2 分)。(2)①、②之间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运行,在①处以偏北风为主,与洋流流向相似,加快海冰移动速度,②处以偏南风为主,与洋流流向相逆,减慢海冰移动速度。(6 分)(3)乙处洋流穿过极点后向较低纬度海域流动,此处的海冰易被带至温暖的海域融化,乙处由新的海冰覆盖,更新较快(3 分);丙处周边洋流呈闭环状; 使得丙处海冰停留在较高纬度海域的时间长,不易融化更新,更新较慢(3 分)、19.(20 分)(1)位于绿洲和沙漠之间大致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2 分);主要分布在绿洲的北边(2 分)。(2)甲处边界向北移动(2 分)。全球变暖在短期内使得当地附近的高山冰雪融水增多,地下水和河水水量增大,过渡带获得的水源增多,其范围在甲处向北部沙漠推进(4 分)。(3)导致过渡带植被衰退(2 分)。渠道防渗处理使地下水下渗减少,过渡带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被衰退(2 分)。(4) 当地盛行偏北风,绿洲北边风从沙漠吹来,风沙对绿洲威胁大,南边风主要从绿洲吹向沙漠,风沙对绿洲威胁小,北边实施生物措施的防风沙效果更好(3 分);与绿洲南边相比,绿洲北边的过渡带较宽,生物存活的条件较好,生物措施实施成本较低且成功率高(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