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淮阴中学 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 23题,每题 2分,共 46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
1.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 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2.图中 M、N、P、Q 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MN B.PQ C.MQ D.NP
3.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 12:10 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
入车内的路段是
A.Ⅰ B.Ⅱ C.Ⅲ D.Ⅳ
外向型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其生产活动主要分布在开发区。下图示
意 2010 年我国各省区外向型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问题。
4.影响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政策 B.交通、劳动力 C.技术、市场 D.交通、政策
5.外向型制造业布局在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
C.节省内部交易成 D.减少职工工资支
A.增加就业机会 B.减轻环境污染
本 出
下图为伊比利亚半岛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问题。
甲地 乙地
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西风影响,两地冬季降水较多
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D.受海陆位置影响,甲地年降水量少于
地 乙地
7.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B.地形复杂多样,内陆多沙漠
C.植被覆盖率高,常绿阔叶林为主 D.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8.图示区域
A.农业生产方式相 C.自然植被过渡明
B.地表起伏小 D.气候特征差异小
同 显
9.呼伦湖的水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量的增减。一年中湖水含盐量增高,变为微咸水
湖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2002 年以来,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呼伦湖水位连年下降。2014 年 5 月 30 日卫星
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湖泊水位较最低年份水位上升 1.77 米,推测其直接原因是
A.气候变化,冰川融水增多 B.气候变化,降水增多
C.引河入湖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 D.牧业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某地质队在云南某县考查,他们确定了七处钻点进行钻探(位置见左图),并根据钻探
结果绘制出某一岩层顶部的深度曲线图(右图)。读图完成问题。
11.丁到戊之间地形与褶皱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谷——背斜 B.山谷——向斜 C.鞍部——背斜 D.山脊——向斜
12.为发展当地经济,下列招商引资项目合理的是
A.在甲地建造纸厂 B.在乙地建水泥厂
C.在丙地建光伏发电厂 D.在戊处建风力发电厂
下图为某湖泊轮廓示意图,它的流域总面积为 11 800 平方千米,其中湖区面积 570
平方千米,实线(海拔 125.6 m)表示正常湖区轮廓线,虚线(海拔 126.2 m)表示某次持续
降雨后的湖区轮廓线。读图完成问题。
13.根据图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湖区面积大,指示该地地势平坦
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势陡峭
C.125.6 m 和 126.2 m 表示中等雨量前后的湖泊水深
D.湖区轮廓最大时,当地农民正种植冬小麦
14.假如某次暴雨降水量为 150 mm,三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湖区,水位将比降雨前
上升约
A.2 米 B.4 米 C.6 米 D.8 米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 2008 年 6 月和 12
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5.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16.导致该城区 6 月和 12 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东非埃塞俄比亚的津奇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农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为主,
农户生产的农作物有苔麸、小麦、鹰嘴豆、草豌豆等。2017 年中国在津奇地区援建的
公路正式通车。下图示意 2013 年津奇地区苔麸、小麦、鹰嘴豆和草豌豆不同单产的农
户数。据此完成问题。
17.2013 年,津奇地区单产最高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A.苔麸 B.小麦 C.鹰嘴豆 D.草豌豆
18.研究人员发现援建公路通车后,公路沿线地区小麦和鹰嘴豆的单产显著提高,这是
因为
A.农产品销售便利,农民生产投入增多B.机械化耕作便利,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C.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作物单产提高D.农村劳动力外流,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线路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在河南省荥
阳(位于郑州市西部,为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
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图 11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周边地区简图。据此
完成下列问题。
图 11
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发展水运,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②为沿线大面积水稻种植提供灌溉用水 ③减
少地下水开采,有效减缓地下水位下降 ④缓解沿线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主要是为了
A.节省土地资源 B.调用黄河水 C.防止水污染 D.克服地形障碍
21.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安全,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A.汉水流域农业生产禁止使用化肥、
B.严格控制汉中市的工业化进程
农药
C.拆除秦岭北麓的违章建筑 D.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
边缘计算作为 5G 关键技术之一,是指将部分业务下沉到互联网边缘,解决核心处理端汇
聚流量过大、处理效率偏低的问题。与核心处理端相比,边缘处理的业务占用流量和带
宽较多,但处理难度较低。在杭州某互联网科技团队的技术指导下,我国首个边缘计算
区域基础设施运营商入驻内蒙古赤峰云计算产业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若中西部地区发展边缘计算产业,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技术不足 C.市场狭小 D.劳动力不足
23.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互联网核心处理端所在公司的业务
A.范围延展 B.难度下降 C.价值提高 D.流量增大
第 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 3题,每题 18分,共 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湖是委内瑞拉的“石油湖”,面积达 1.34 万平方千米,蕴藏着 50 多亿桶原油,
每天原油源源不断地从湖底岩石裂缝中喷涌出来,日产量高达万桶。委内瑞拉湾沿岸气
候干热,年降水量不足 500 毫米,而 A 湖湖区大部分区域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 28 ℃,年
降水量 1 500 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
材料二 下图示意 A 湖周围等高线(单位:米)分布。
(1)推断 A 湖的成因,并指出推断的依据。
(2)分析该地区降水总体上北少南多的原因。
(3)A 湖虽然与加勒比海连通但却是淡水湖,试分析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 A 湖大力发展石油开采业 说明理由。
【旅游地理】
25.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测控中心统计,2016 年国庆节期间全国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约
12.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约 13.4%,其中新疆实现旅游收入约 41.05 亿元,同比增长约
42%。2014 年底兰新高铁开通,2016 年 5 月 15 日起兰新高铁运行动车组列车总数增至
27.5 对。
简析新疆旅游收入增幅较大的原因。
26.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到南极度假。在春节期间,
一大批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包船前往南极大陆(如下图所示)过年。为避免大规模游
客的到来引发环境问题,出发前旅行社给游客们上了一堂生态环保课,并签订了相关协
议。
推测游客们所签订的协议中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内容,并加以论证。
参考答案
1.C2.C3.A4.D5.C6.B7.A8.C9.D10.C11.A12.D13.B14.A15.A16.B17.B18.A
19.B 20.D 21.D22.B 23.C
24.(1)成因: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依据:从等高线图中判断 A 湖与周围地形的落差大,A 湖地势低;从湖底多裂缝推断其处于断
层陷落处。
(2)该地区地处东北信风带,由于北部地区(委内瑞拉湾沿岸)地形平坦,气流受地形抬升较小,
降水较少;南部地区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明显,气流上升,降水较多;南部地区海拔
较高,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多。(补充答案:湖泊面积大,蒸发旺盛,水汽多)
(3)入湖河流多,流入淡水水量大;与加勒比海连接的水道狭窄,不便于海水和湖水的交换。
(4)赞同。理由:石油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等。
或不赞同。理由:石油开采易产生石油泄漏,引发湖泊环境污染,湖水水质下降;易导致湖泊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减产;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对当地旅游业等造成冲击。
25.高铁的开通以及列车总数的增多,使得游客出游的旅途时间缩短;国庆节假期时间较长,
能较好满足人们长距离出行愿望;人们收入的提高,使得远程出游成为可能;当地基础设施不
断完善,接待能力提升;旅游资源丰富且质量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强;当地人收入的提高使
得近距离出游的人数增多;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丝路旅游成为当前热点。
26.南极大陆位于高纬地区,终年严寒,没有常住居民,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人类在南极进行
考察和旅游、探险等活动,要遵守保护南极原始生态不受人类影响的规定和协议:零排放,不
能丢弃垃圾等物品;零带走,不能拿取南极的任何东西,如冰雪、岩石等;不能践踏苔原等植
被;不能惊吓动物、拥抱企鹅,与动物接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