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包括童话、诗歌和神话等。《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同时也赞扬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勇敢无畏。
课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幽默,富有深刻的寓意。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童话的特点,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童话的语言特色。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虚伪、自欺欺人的危害,培养学生诚实、勇敢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皇帝、大臣、骗子等人物形象。
(2)学习童话通过夸张和想象来表现主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理解童话的深刻寓意,体会其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2)展示一些与童话相关的图片,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作者及作品介绍
(1)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介绍《皇帝的新装》的创作背景和影响。
《皇帝的新装》创作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丹麦社会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和愚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一些易错字词。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哪些内容?
②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百姓赞新装、小孩揭新装等内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皇帝、大臣、骗子和小孩。皇帝愚蠢、虚伪、自欺欺人;大臣虚伪、阿谀奉承;骗子狡猾、善于欺骗;小孩天真无邪、勇敢无畏。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2)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皇帝为什么会被骗子骗?
②大臣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③骗子的骗术为什么能得逞?
④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和分析。
①皇帝被骗子骗是因为他虚荣心强,爱穿新衣服,而且愚蠢、昏庸,不辨是非。
②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是因为他们怕别人认为自己愚蠢、不称职,同时也怕得罪皇帝。
③骗子的骗术能得逞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皇帝和大臣们的心理弱点,利用了他们的虚荣心和自私自利。
④小孩敢说真话是因为他天真无邪,没有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敢于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5.探究主题,理解寓意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这个童话故事通过皇帝和大臣们被骗子愚弄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同时也赞扬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勇敢无畏。它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诚实的心,敢于说真话,不要被虚荣和谎言所迷惑。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主题,理解寓意,让学生体会童话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6.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2)教师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虚伪、自欺欺人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3)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和阅读兴趣。
7.课堂小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通过精读课文,我们分析了人物形象;通过探究主题,我们理解了童话的寓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持一颗诚实的心,敢于说真话,不要被虚荣和谎言所迷惑。
(2)布置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续写《皇帝的新装》,想象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虚伪、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于欺骗
小孩:天真无邪、勇敢无畏
主题:揭露虚伪,赞扬勇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