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凉山州民族中学高2026届高二上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成分属于人体内环境或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血红蛋白、葡萄糖、尿素 ②O2、胃液、脂肪酸 ③血浆蛋白、氨基酸、神经递质④麦芽糖、呼吸酶、K+ ⑤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A. ①②③⑤⑥ B. ③⑥C. ①③⑥ D. ①③④⑤⑥2.分布在内环境中的细胞与内环境的各成分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图示为细胞甲、乙、丙(其中一种为肝细胞)及其生活的内环境A、B、C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 丙可表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CC. A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红蛋白等成分D.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途径为A→B→乙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糖浓度、体内温度、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B.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 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且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D. 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即可维持稳态4.我校部分老师酷爱户外长跑。他们在进行长跑锻炼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锻炼过程中血液中乳酸含量会升高,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B. 锻炼过程中的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降低C. 在富氧环境中休息时,红细胞不会向内环境中释放乳酸D. 若有老师的内环境稳态失衡,其细胞代谢必定出现紊乱5.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部分B.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C.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 当大脑皮层言语区中H区受到损伤时,患者不能听懂话6.考试期间会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心跳加速、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B.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 考试之前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运用和强化,有利于提高成绩D. 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只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与激素无关7.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8.火锅的麻辣鲜香深受喜爱。人在吃火锅时往往感觉又辣又热,原因是人口腔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TRPV1(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与辣椒素结合而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产生辣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辣椒素让人产生辣觉是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B. 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引起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负变正C. 只有机械刺激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才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兴奋D. 人看火锅的图片也会分泌唾液,可能与建立了新突触有关9.下列关于激素发现和激素研究实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切除狗的小肠处神经,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会引起胰液分泌B. 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了胰腺分泌胰液是受化学物质调节的C. 给予糖尿病狗注射从萎缩胰腺中提取的提取物,利用了“加法原理”D. 通过研碎胰腺不能获得胰岛素是因为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10.X、Y、Z是人或高等动物的三种激素,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Z过多能抑制分泌X和Y的细胞的分泌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能促进的Y分泌,Y促进的Z分泌,这是反馈调节B. Z的含量下降,引起X、Y的分泌量增多,说明Z对X、Y的分泌有促进作用C. 该调节机制普遍存在,存在于体温平衡调节中的Y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检测某病变动物体内X、Y、Z的含量发现,Y、Z含量低于正常值,X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病变可能是垂体萎缩11.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 5 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已知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首次注射胰岛素的家兔肝脏细胞内肝糖原合成加快B. 二次注射后,②③④号家兔的低血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C. 二次注射的②③④⑤号都属于实验组D. 二次注射后②号家兔的尿量可能会增加12.人体泪腺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是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体液免疫 D. 细胞免疫1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解中没有细胞免疫过程B. ④过程在初次免疫中就可以发生C. ①和②表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a是T细胞,c是B细胞D. ③⑤⑥属于体液免疫过程,e是记忆B细胞,d是浆细胞,X和Y分别是抗原和抗体14.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 当过敏原进入机体,会被血清中的抗体结合,从而引发过敏反应C. 过敏反应通常具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 过敏反应中,抗体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的组织成分15.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有特异性,下列有关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本质都是蛋白质类物质C. 发挥作用需要与特定分子结合 D. 发挥作用后都失去活性16.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蛋白质B. 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C. 如果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低、O2较多D. 如果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17.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的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所示(能神经元表示能够释放相应神经递质的神经元,①②表示相应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结合乙酰胆碱后即可使相关通道持续开放B. 长期使用可卡因会抑制多巴胺回收,进而导致②减少C. 乙膜既能接受信号分子也能释放信号分子D. 该过程中,甲乙丙细胞均发生了膜电位改变18.抑制素(INH)是一种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能专一抑制 INH 作用的制剂 X(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大鼠发情期将制剂 X 注射给大鼠,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检测指标组别 促性腺激素(mIU/mL) 性激素(ng/mL) 卵泡质量(g) 成熟卵泡个数(个)促卵泡激素 促黄体素 孕酮对照组 8.53 15.18 8.86 0.63 28.67实验组 25.36 15.19 11.78 0.91 35A. INH 在小鼠体内随血液流到全身,作用于性腺B. 垂体细胞分布着 INH、性激素等激素受体C. 由实验数据推测 INH 能促进卵泡的发育D. 推测制剂 X 可能扩散进细胞内与 INH 结合以解除其作用19.人体受到伤害刺激时,机体会释放多种致痛物质和组胺,刺激感觉神经元末梢产生动作电位,使机体产生疼痛并引起相应肌肉收缩。止疼药吲哚美辛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图中①、②为施用吲哚美辛的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吲哚美锌在①处起作用的原理可能与阻断Na+内流有关B. 脊髓作为低级中枢发出机体收缩反应的信号有助于降低损害C. 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皮层,产生痛觉D. 欲证明吲哚美辛阻断兴奋的部位,可同时在①和②处用药20.Т细胞的受体蛋白PD-l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细胞免疫等功能。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 属于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B. 肿瘤细胞表达PD-L1蛋白会提高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C. 注射PD-L1抗体有助于对肿瘤的免疫治疗D. 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1.(10分) 甲图是人体某组织的模式图,乙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A、B、C、E表示系统,D表示器官。(1)图甲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液体是______(填数字序号),④表示的液体是__________。(2)与②相比,③含有更多的______(化学物质)。③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图乙中E表示_______系统,具有运输体内物质的作用,由于工作强度太大,某人出现尿量大增现象,尿检中发现葡萄糖,可能是C中_______ 生理过程出现异常。(4)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激素的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3分)根据以下相关信息,回答问题。Ⅰ.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或“C”)。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如图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BD=DE),M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的电流计。请回答:(4)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引起膜内外的电位发生变化,神经纤维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5)刺激如图________点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影响,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①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利用荧光标记膜蛋白,可观察到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②将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发现突触前膜发生了电位变化,但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23.(10分)人体受到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相应反应,以维持人体自身稳态和适应环境。其中肾上腺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机制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遭遇危险时,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血流量增加等生理效应,有助于机体做出快速反应。请写出该过程中儿茶酚胺类激素分泌的反射弧 。(2)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 ,该部位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腺垂体,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该过程体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 的特点。(3)儿茶酚胺类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均为小分子有机物。儿茶酚胺类激素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不进入细胞,其受体位于 。糖皮质激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复合物与DNA特定位点结合,从而影响相关基因的 。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等作用,在血糖浓度调节方面与胰岛素具有 (填“协同”或“相抗衡”)作用。(4)去甲肾上腺素属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下列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哪一项?A.均可作为信号分子 B.靶细胞都具有相应受体C.都需要随血流传送到靶细胞 D.分泌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5)长期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下列分析合理的有哪几项?A.长期较大剂量用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 B.立即停药可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不足C.停药前可适量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逐渐减量用药有利于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24.(11分) 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_________,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调节。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_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一刺激一方面传到________,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激活神经元 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填① 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3)该同学因运动后血糖含量降低,血糖调节中枢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______(填细胞名称)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调节。(4)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热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进一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25.(11分)(1)激活⑤细胞的第二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g 与病毒的结合,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密切接触者 IgM IgG甲 - -乙 + +丙 - +丁 + -(2)图中细胞①~⑦中,能裂解被该病毒侵染的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能识 别抗原的是________(填序号)。(3)IgM 和 IgG 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 抗体。人体感染某种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 I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 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检测 IgM 和 IgG 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近期与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表: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先被感染人的最可能是___________。不能判断甲是否被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进一步诊断。(4)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10月月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BCCDA 6-10 CDDAD11-15 CABCC 16-20 CABDB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一分)(10分)(1) ① 淋巴(液)(2) 蛋白质 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2分) 无机盐、蛋白质(3) 循环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4)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2分)(13分)C 能(2) 胞吐 突触间隙(3) 持续兴奋(4) 钠离子(Na+) 相反(5) C 只有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才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既传到了B点,也传到了E点 (2分)(6)突触小泡 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兴奋,但会影响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2分)23.(10分)(1) (低血糖和危险等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3分,给分点:传出神经要写成交感神经给一分,效应器要写到肾上腺髓质给1分,总体正确1分)(2) 下丘脑 分级调节(3) 细胞膜上 转录(表达) 拮抗(4) C(5) ABCD24.(11分)(1) 神经递质 神经(2)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3) 胰岛A细胞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和非糖物质转变成糖(2分)神经-体液皮肤血管舒张及汗腺分泌增加(2分)25(11分)(1)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2分) 病毒的增殖(2) ③ ⑦(3) 三人均已产生相应抗体 丙可能感染时间较短,机体没有产生相应抗体(2分)(4)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