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是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虽然政治上处于分裂动荡状态,但科技与文化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科技方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对后世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在文化方面,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出神入化,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顾恺之的绘画富有神韵,他的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晶,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塑技艺。
本单元内容丰富,涵盖了科技与文化的多个领域,既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多元性和开放性。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与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石窟艺术等。
(2)掌握《齐民要术》的内容和历史地位,理解祖冲之圆周率的重要意义,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艺术作品,认识石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加深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特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认识到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石窟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石窟艺术等科技与文化成就。
(2)理解这些成就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2.教学难点
(1)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科技与文化成就,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历史图片或播放一段相关的历史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讲授新课
(1)科技成就
①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介绍贾思勰的生平及《齐民要术》的成书背景。讲解《齐民要术》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畜牧业养殖、食品加工等方面。强调《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认识到古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②祖冲之与圆周率
讲述祖冲之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成就。重点讲解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意义,以及他在其他方面的贡献。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祖冲之的卓越成就,感受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和创造力。
(2)文化成就
①书法艺术
介绍王羲之的生平及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引导学生欣赏其书法之美。讲解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如笔法细腻、结构严谨、气韵生动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②绘画艺术
讲述顾恺之的生平及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展示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引导学生欣赏其绘画之美。讲解顾恺之绘画的特点,如线条优美、人物传神、富有诗意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③石窟艺术
介绍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石窟艺术的概况。展示石窟艺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宏伟壮观和艺术魅力。讲解石窟艺术的特点,如雕刻精细、造型逼真、融合中外文化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石窟艺术,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你最喜欢这一时期的哪一项科技或文化成就?为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4.总结归纳
(1)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强调这些成就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
(2)分析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原因,如社会动荡促使人们寻求精神寄托、民族融合促进文化交流等。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5.拓展延伸
(1)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进一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古代科技与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一)科技成就
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祖冲之与圆周率
(二)文化成就
1.书法艺术:王羲之
2.绘画艺术:顾恺之
3.石窟艺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