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滋养心灵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滋养心灵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10.2 滋养心灵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10.2《滋养心灵》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知道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懂得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于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增强生命韧性。(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抗日军民物质匮乏,缺吃少穿,生活艰难。敌人的迫害、恶劣的环境也没能压垮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日。
今天,一些青少年身穿名牌,吃豪华大餐,玩游戏,却很无聊、空虚……
由上面两种情况的对比,可知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同。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光彩。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滋养心灵。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74页、77页内容,思考: 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提示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77页)
(3)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第74页)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77页)
(3)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第74页)
2.怎样滋养心灵?
探究与分享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他经常担心自己因成绩不够好而被父母和老师责备。这种学习焦虑逐渐影响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导致他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思考:小明遇到了什么问题?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的表现
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有效激发个人潜能
2.怎样滋养心灵?
探究与分享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他经常担心自己因成绩不够好而被父母和老师责备。这种学习焦虑逐渐影响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导致他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思考:小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提示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3.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4.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2.怎样滋养心灵?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3.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4.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怎样滋养心灵?
知识拓展
应对抑郁症的方法
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
2.心理治疗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开导的方法:多与朋友谈心,多听柔和的音乐;还应该参加一些大场合活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好愉悦心情和状态,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跳高等。
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方法:
1.运动: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通过做运动来帮助释放情绪,比如篮球、跑步、足球等。
2.培养兴趣爱好: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比如做手工、听音乐等。
3.心理治疗: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如果长时间存在容易影响到心理健康,所以可以通过医生指导使用心理治疗来帮助消除,比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4.药物治疗: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治疗。
方法与技能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②培养幽默感
③积极寻求帮助
④培养兴趣爱好
⑤眼光放长远
⑥关心帮助他人
2.怎样滋养心灵?
(2)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实自己的生命。
名人名言
人不只是靠吃饭活着,除了吃饭,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我们,让自己成长、壮大、变得更加完美。 ——董卿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习近平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2.怎样滋养心灵?
2.怎样滋养心灵?
(3)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探究与分享
思考: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示
1.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
2.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怎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2)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3)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怎样滋养心灵?
课 堂 小 结
原因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方法
滋养心灵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下列表现属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是( )
①具有生命的活力
②强壮的身体
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④积极的内心体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达标检测
2.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下列能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是( )
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科学合理锻炼
②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
③参加逃生演练,掌握自救技能
④参加“书香校园”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D
3.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下列表现属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是( )
①具有生命的活力 ②强壮的身体
③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④积极的内心体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框知识。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