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的写F)
1.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能说明地球的大小。( )
2.赤道是最大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
3.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就不会有白昼和黑夜。( )
4.图幅和图中等高距相同时,比例尺越小,坡度越陡。( )
5.三国时,蜀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
6.439年,前秦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7.西汉时期“七国之乱”和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发生的共同原因是君主的腐朽统治。( )
8.魏碑是指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它的风格是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在同一地区,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画出的地理事物的内容最详细( )
A.1:500000 B.1:6000000 C.1:100000 D.1:1000000
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2小题。
10.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11.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12.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完成13--14小题。
13.足球场位于篮球场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
14.已知升旗台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大约为( )
A.240米 B.150米 C.100米 D.2400米
15.大量事实证明,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早在东汉末年,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6.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17.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自然环境的优越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高产作物的引进 D.农民的辛勤劳动
18.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建立吴国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19.某个朝代开国伊始,就形成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这样的君臣共享天下的局面,也是其政治特征。这个朝代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徙,在关中地区杂居。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游牧区域的扩大 D.分而治之的特征
21.西晋建立后,司马氏大封同姓王,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上述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指的是( )
A.外戚专权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楚汉之争
22.据《齐民要术》记载,东晋初年,江淮一带在水稻种植中采用了烤田法,即在耕耘之后,排水晒田,以使稻根发达,不易倒伏,并且稻穗大、颗粒多。该材料主要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民的辛勤劳作 C.北方人口的南迁 D.生产技术的改进
23.在历史小游戏“看成语猜史事”中,老师出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淝水之战 B.楚汉相争 C.八王之乱 D.赤壁之战
24.西晋永嘉年间,“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者什(十)八九”,至北魏时,洛阳城街巷整齐,人口繁多,“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洛阳城出现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原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 B.北魏统一北方并恢复经济
C.大运河保障了洛阳物资供应 D.晋商和徽商推动商品流通
25.《魏书》记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特点 D.影响
26.北朝文人的作品除了与生俱来的游牧文化底色外,还吸纳了中原地区朴实敦厚的儒家文化;而南朝文人的诗歌除一以贯之的文学气质外,风格也渐趋于雄健豪迈之风。这一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B.政权更迭加剧南北方的冲突
C.人口迁徙促进经济发展 D.政治变革加快少数民族汉化
27.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思维,求得圆周率为3.1416。南北朝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 3. I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这说明了我国( )
A.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C.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泛性 D.古代科技对后世影响的深远性
28.下图是某册书的目录,这部书最可能是( )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等 卷二:豆、麦、麻、稻、瓜、瓠、芋等
卷三:种葵(一种蔬菜)、蔓菁等 卷四:枣、桃、李等果树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祖冲之的《大明历》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 52分)
29.(6分)在第 33 届法国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 金 27银24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总数第一。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巴黎的半球位置是_________ 、_________ 。(2 分)
(2)A 、B 、C 三地中,C 地所在的经纬度是_________ , 本初子午线经过的地方是________, 属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 , 属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 。(4分)
30.(11分)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三课堂”,台州市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____;②处和③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学校所在地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米。(2分)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地理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2分)
3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对联
(1)三国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他的理由。(6分)
(2)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指什么战役 (2分)
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历史事件补充完整。(4分)
战争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① ② 曹操和袁绍 ④ 曹操胜利
赤壁之战 208年 ③ 和曹操 曹操失败
(3)① ② ③ ④
(4)《三国演义》涉及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但它毕竟是一部长篇小说。如果让你研究三国历史,你应该查看的第一手史料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还是司马迁的《史记》 请写出理由。(3分)
32.(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晋政府对待流人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举两例“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4分)
3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材料二: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艺术是文明的奇葩。汉字始,书法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艺术”。中华民族第一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家。
(1)材料一中“蔡侯纸”的发明对中国文化领域发展有何影响?中国最早的楷书作品是由谁独创的?“天下第一行书”是谁的作品 (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联系 (2分)

1-8 TFFFFFFT
9—28 CADAC ACADB CABDA BBABA
29.(8分)
(1)北半球 东半球(2分)
(2)(40°E 40°S) B B A(4分)
30.(11分)
(1)鞍部;③、②、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③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5分)
(2)自东南向西北流(2分)
(3)300;325(2分)
(4)泰山相对高度大或泰山显著比周围的地物高(2分)
31. (15分) (1)魏、蜀、吴(3分);诸葛亮(1分,其它答案也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6分)
(2)赤壁之战。(2分)
(3)①官渡之战②200年③孙刘联军④以少胜多。(4分)
(4)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生活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他写的《出师表》一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一手史料。(3分)
32.(14分)(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4分)
(2)措施:迁都洛阳。(2分)表现: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历史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分)
(3)国家局部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交融。(4分)
33.(6分)(1)造纸术的发明使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或便利了典籍的流传。(2分)锺繇(1分);王羲之。(1分)
(2)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