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法通关手册】第五部分 九上 知识点清单+默写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道法通关手册】第五部分 九上 知识点清单+默写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部分:九上 知识点清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一句话必背】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特别注意:3个“来”的时间点(1949新中国成立站起来;1978改革开放富起来;2012党的十八大强起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特别注意: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注意:“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5)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各项事业中心地位的是“经济建设”,把任何其他方针政策或其他社会问题摆在中心位置都是错误的。
3.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4.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5.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6. 4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7. 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注意:2个“最大的”绝对化表述是正确的。)
8.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特别注意:≠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世界经济强国、发达国家)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13.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注意:尽管这句话使用了绝对化词汇,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4.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区别: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问答题梳理】
★★★★★ 1、党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感悟
★★★★★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举措+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举措
★★★★★ 3、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对口帮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党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社会主义)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对人民意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⑤(对社会意义)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⑥(对国家意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一句话必背】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注意:主要国家≠所有国家、重心≠中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注意: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4.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心位置)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区别: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8.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9.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问答题梳理】
★★★ 1、为什么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 2、为什么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教育的重要性,着重背诵②)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3、创新的思维导图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一句话必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问答题梳理】
1、如何认识和理解民主(了解)
①民主思想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
②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注意:≠所有人)
③民主价值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④民主道路选择:本国的具体国情
★★★★★ 2、民主的思维导图
★★★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 (重要性)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 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要求(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②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 5、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①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易错点区分】
1、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形式的区分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主体是国家。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主体是公民。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五种形式的区分
3、民主决策4种制度的区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在形成决策之前,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②专家咨询制度: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③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④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政府将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决策进行公示,让民众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备案再征求民意。
4、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分
(1)一看材料主体客体:
①决策部门 (政府)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征求或听取公民、专家的意见。(一般为自上而下地听取、收集、咨询等,决策机关有决策的需要) —— 民主决策
②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 (一般为自下而上地申请、评议、举报等,不关联决策需要) —— 民主监督
(2)二看材料中参与方式或途径: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决策
②信访举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舆论监督 (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政务公开—— 民主监督
5、四种民主制度地位的区分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一句话必背】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2.法治的要求(重点理解)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特别注意:法制≠法治、法治=良法+善治)
3.依法治国总目标、总方针、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地位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总方针(要16字):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特别注意:①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 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④全体公民要全民守法。
★(3)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4)地位: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政府的作用、性质、权力、宗旨、工作原则
(1)作用:①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 ②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
★(2)性质:①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
★(3)权力:来源于人民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 5.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问答题梳理】
★★★★★ 1、法治的思维导图
★★★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
①(个人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社会角度)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③(国家角度)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世界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
(提示:重点积累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学科术语,世界角度读熟会理解即可。)
★★★ 2、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必须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行使监督权)
★★★★★ 3、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1)国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3)国家机关:
①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或“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法可依”)
②执法机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5)公民:
①(思想上)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行动上)努力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行动上)积极宣传国家的法治文化,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 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因此,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一句话必背】
1.几组重要概念区分:
(1)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2) 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区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传统美德(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中华民族的基因)
中华文化的魂:民族精神
(3) 强大精神支柱,牢固精神纽带,不竭精神动力:民族精神
(4)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国精神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品格:与时俱进
4.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3爱)
5.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6.中华民族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重点理解,会区分)
**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问答题梳理】
★★★★★ 1、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 2、中华文化的思维导图
★ 3、传统美德的思维导图
★★★ 4、民族精神的思维导图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导图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句话必背】
1.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4.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学科术语
(1)基本国策:(坚持、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生态理念:(树立、增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4)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
(5)实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坚持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7)一个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8)“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严守“3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问答题梳理】
★★★★★1、 人口、资源、环境的思维导图
★ 2、如何看待我国资源现状、影响、对策?
(1)现状:
优势:我国的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劣势: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危害: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3)对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说明:重点背诵积累“危害和对策”学科术语;现状读熟会理解即可)
★ 3、我国的环境现状、产生的原因、危害、对策?
(1)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说明:重点背诵积累“原因、危害和对策”学科术语;现状读熟会理解即可)
★★★★★ 4、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5、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角度】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6、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角度】
①(1个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②(2个坚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地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③(1个方针)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严守 3“线”)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 7、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建议类】
(1)国家: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how) +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how) (具体详情见上述 4、5知识点)
(2)政府: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严惩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3)社会: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生活知识,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行为曝光力度。
(4)企业: ①增强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严格遵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
个人:
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认真学习节能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践行 “低碳生活”。
★★★★★ 8、青少年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①(快递包装+一次性用品)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
②(粮食) 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③(出行) 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④(垃圾分类)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 9、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一句话必背】
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情谊
民族国情(现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分布格局。
(3)民族情谊: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 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注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聚居≠居住)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早已形成)
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就业、教育、医保......)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5.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7.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基本方针。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之内。
8.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
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立场: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9.“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别:
区别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针对地区不同 港、澳、台 少数民族聚居地
自治程度不同 高度自治 区域自治
社会制度不同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问答题梳理】
1、中华一家亲的思维导图
★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④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 3、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特别注意:缩小发展差距≠消除发展差距)
★★★ 4、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共同繁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釆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①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③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 5、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①(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行动上)积极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③(行动上)与各民族同学和平相处,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
★★★★★ 6、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民族政策)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经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人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7、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①危害: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遭殃。
②后果: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8、如何反对分裂?
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 9、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③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友情提示:重点背诵积累②③下划线的学科术语,其余读熟会理解即可)
★★ 10、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①(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③(文化认同)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经济基础)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⑤(两岸交流)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友情提示:重点背诵积累③⑤下划线的学科术语,其余读熟会理解即可)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一句话必背】
1.中国梦
①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②本质: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最终落脚点)
★ 2.“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非常重要)
(1)第一个百年(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特别注意:2000年达到的是总体小康水平)
(2)第二个百年(建国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第一个阶段(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第二个阶段(2035—2050):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成果(马毛邓三科习):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邓、三、科、习”(不含马、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大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个自信)
【问答题梳理】
★★ 1、中国人、中国梦的思维导图
★★★ 2、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理论依据)
②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理论依据)
③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也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总结)
3、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特征、本质要求?
(1)含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特征: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②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⑤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友情提示:中国式现代化重点背诵积累本质要求下划线的学科术语,含义和特征读熟会理解即可)
★★★★★ 4、如何实现中国梦?
(1)国家角度: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个人角度:
①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报效祖国。
③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
★★★ 5、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划线的关键词须背诵完整)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
★★★ 6、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见下问题5
见下问题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部分:九上 默写清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一句话必背】
1. 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特别注意:
(1) 是“兴国之要”
(2) 是“立国之本”
(3) 是“强国之路”(注意: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 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5)当前处于我国各项事业中心地位的是 ,把任何其他方针政策或其他社会问题摆在中心位置都是错误的。
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5. 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区别: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6.共同富裕≠ 、 、
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 。
8.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 和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 。(特别注意:≠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世界经济强国、发达国家)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
10.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 。
11.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问答题梳理】
1、党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的成就
党的相关知识:
①地位:
②宗旨:
③初心与使命:
④奋斗目标:
⑤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的成就: 显著增强、 显著改善、 显著提高: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做法
原因:
①发展经验:
②时代特色:
③新矛盾:
④新阶段:
⑤新挑战:
做法:
①针对发展经验和时代特色:
②针对新矛盾:
③针对新阶段:
④针对新挑战:
3、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与做法
原因:



做法:



4、为什么党和国家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对口帮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
②社会主义:
③发展:
④对人民意义:
⑤对社会意义:
⑥对国家意义: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一句话必背】
1.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 发展战略的重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创新的目的是 , 。
6.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7.要强化 在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 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 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8.百年大计, 为本。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
9.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 是第一生产力、 是第一资源、 是第一动力。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2、创新的原因
(1)个人: ①


(2)时代发展:
国家发展:
企业:
中华民族: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原因与做法
原因:
①国际竞争:
②科技现状(成就+不足):
做法:
(1)国家



(2)企业



(3)个人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一句话必背】
1.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社会主义民主:
①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 的民主。
③ 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 和 是我国新型民主的两种形式
⑤人民民主的真谛: ,
3.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 、

4.民主决策4种制度的区分:
① :在形成决策之前,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②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提高决策科学性。如高考改革,需要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一般有论证会、座谈会等形式。
③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④ :政府将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决策进行公示,让民众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备案再征求民意。
【问答题梳理】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 (重要性)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要求


3、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
民主决策的意义:
民主管理的意义:
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政府:
③公民: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一句话必背】
1.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 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4.法治= +
5.依法治国总目标、总方针、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地位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2)总方针(要16字): 、 、 、
(3)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地位: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易错点区分: 是社会主义民治政治的本质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6.政府的性质、权力、宗旨、工作原则
(1)性质:① ②
(2)权力:
(3)宗旨:
(4)工作原则: , ,
7.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
(1)地位:
(2)核心: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
①(个人角度)
②(社会角度)
③(国家角度)
2、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政府: ①

公民:
3、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国家:
(2)党和政府:
(3)国家机关:
①立法机关
②执法机关
③司法机关
(4)社会:
(5)公民:
①(思想上)
②(行动上)
③(行动上)
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一句话必背】
1.几组重要概念区分:
(1)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2) 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区别: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基因:
中华文化的魂:
(3) 强大精神支柱,牢固精神纽带,不竭精神动力:
(4) 民族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核心: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中国精神 = 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
(1)内涵: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2)品格:
4.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 、 和 高度统一(3爱)
5.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伟大 、伟大 、伟大 的人民。
6.北京冬奥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国家层面: 、 、 、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2)社会层面: 、 、 、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3)个人层面: 、 、 、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问答题梳理】
1、中华文化(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重点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 ,熔铸于 ,植根于 。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重要性)?
①(1个灵魂)
②(3个精神)
③(1个自信和自豪)
4、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性)
7、怎样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①对国家:
②对他人:
③对自己: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句话必背】
1.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 、 、 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 、 、 问题。
3. , , , 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4.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学科术语:
(1)基本国策:(坚持、落实)
(2)生态理念:(树立、增强、贯彻) ;

选择道路:(走) ; ;
(4)坚持方略:(坚持)
(5)实施战略:(实施)
(6)坚持方针:(坚持) 、 、 的方针
(7)一个关系:(正确处理好)
(8)“两型”社会:(建设) 、 社会
(9)严守“3线”:严守 、 、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建议类】
(1)国家:


(2)政府:
(3)社会:
企业:


个人:


3、青少年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①(快递包装+一次性用品)
②(粮食)
③(出行)
④(垃圾分类)
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评析题高频考点)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一句话必背】
1.我国的民族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 、 、
(2)基本政治制度: (友情提示:在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就业、教育、医保......)
3.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4. 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
是政治基石
5. ,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6. 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基本方针。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 和 ,“两制” 和 于“一国”之内。
7.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
(1)政治基础:
(2)基本方针、最佳方式: 、
(3)立场:坚持 ,坚决 。
8.“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别:
区别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针对地区不同
自治程度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
【问答题梳理】
1、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共同繁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釆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①经济方面:
②民生方面:
③文化方面:
2、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民族政策)
②(经济)
③(党)
④(人民)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一句话必背】
1.中国梦
①含义: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②本质: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 (最终落脚点)。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非常重要)
(1)第一个百年(建党百年): (特别注意:2000年达到的是 )
(2)第二个百年(建国百年):
①第一阶段(2020—2035):
②第一阶段(2035—2050):把我国建成 3.党的十八大以来,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问答题梳理】
1、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2、如何实现中国梦?
(1)国家角度:




(2)个人角度:



3、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 。
②自信的中国人对 。
③自信的中国人对 。
4、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