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23年,随全家迁往苏州,进入振华女校就读。1928年,进入苏州东吴大学就读。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同年前往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并认识了钱钟书。1935年一1938年,留学英法。1942年冬,完成了其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并在上海公演。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冲击,被诬蔑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1970年7月,下放至五七干校。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1981年7月,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记》。1997年,杨绛的女儿因病去世,此时杨绛已经86岁了。第二年,她的丈夫钱钟书也因病去世。在钱钟书去世四年,和爱女钱爱去世五年后,写下了《我们仨》。这本书以一家三口在古驿道的相遇为始,以丈夫和女儿的去世为终。记录了一家三口在63年的岁月里,点点滴滴的幸福和磨难。以及她们如何与世界和解,如何笑对人生,守着自己那片丰盈的内心,过岁月静好的处世之道。此时杨绛已经93岁了。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杨绛说: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样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爱的彷徨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他们握手言和,所以你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杨绛人总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继续往前走。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没有人能像白纸一样没有故事,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伤罢了。-——《杨绛传》让自己快乐的秘诀,就是停止胡思乱想,治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忙碌和早睡。坚决不要因五分钟的不开心而影响到你一天的幸福。人,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很多时候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的心过不去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内耗,要停止精神内耗。——杨绛杨绛先生人间清醒经典语录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会经历风雨的洗礼。只有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的希望和光彩。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滋养自己的心灵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滋养心灵10.2 滋养心灵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课程目标分析: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七上 10.2《滋养心灵》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健全人格】知道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懂得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于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增强生命韧性。(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生活观察向人民英雄致敬参观博物馆戏剧进校园制作茉莉花茶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我曾经多次参观过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使我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深深地被文物蕴含的工匠精神所震撼。每次参观完博物馆,我都感到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能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日常生活中,努力创造幸福生活。1.滋养心灵的原因?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探究与分享①因为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期望和努力不成正比,感到挫败和失落。②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导致学业动机减退, 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 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 你有什么调节自身状态的好办法 ①调整认知, 正确看待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②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③与家人、 朋友或老师交流, 寻求支持和建议, 缓解心理压力。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知识小结心理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有效激发个人潜能探究与分享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他经常担心自己因成绩不够好而被父母和老师责备。这种学习焦虑逐渐影响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导致他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思考:小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提示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2.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3.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4.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链接生活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活动:增强生命韧性案例分析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①上场踢球没有不带伤的,真正能治愈自己内心恐惧的,只有自己。生命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要善于发掘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秦旭磊是如何战胜自卑、内向心理的?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材料分析在杭州亚残运会的一场男子轮椅篮球比赛中,“00后”小将秦旭磊为中国队拿到了17分,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秦旭磊3岁时,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整个下肢,这让生性好动的他变得自卑、内向。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篮球,之后开始接受专业轮椅篮球培训。凭借 自身努力,秦旭磊一步步进入省队、国家队,又如愿出现在亚残运会赛场。秦旭磊说,篮球陪伴了他十几年,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遇到挫折或者不开心,都喜欢通过打篮球来缓解。我觉得篮球也算是一种信念、一种动力,支撑着我。”如何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知识小结如何丰富精神世界?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① 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②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我们应该怎样滋养心灵?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知识归纳原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方法滋养心灵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学校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要( )①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②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③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④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2、某网上论坛开展了以“健康身体,是否就是幸福的全部”为主题的讨论,网友们纷纷发表了看法。下列观点你不认可的是( )A.身体健康不等于幸福,幸福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B.身体健康就意味着生活幸福C.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滋养心灵D.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B3、心态有好也有坏。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如同我们生命的两颗树,会结出不同的果实。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生命活动中深层的活力之源。生活中,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抑郁、烦恼的心态,出现了心理危机,我们应(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②憋在心里,独自承受,任其发展③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④主动向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医生寻求帮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D4、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下列做法能够让生命丰富和发展的有( )①走出家门,外出旅行,拓展生命体验②只做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③阅读好书,丰富人生阅历④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