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品读革命小说,讲述巾帼故事——《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比较阅读教学目标 1.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感受革命时代女性的觉醒与力量。 2.比较鉴赏三篇革命小说,体会作品不同的风格。 3.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 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感受革命时代女性的觉醒与力量。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三篇革命小说,体会作品不同的风格。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课前预习任务 查找资料,了解小说作者及反映的时代背景。 概括内容,梳理三篇文章的故事情节。课堂导入 重温经典,致敬巾帼(1分钟) “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在战争的岁月中女性的付出与奉献也功不可没,为了了解苦难与战争中女性力量的崛起。德育部开设了《讲述》栏目,讲述主题为“品读革命小说,讲述巾帼故事”。 请结合学过的内容,谈谈你学习或阅读过的红色经典中的女性形象。 学生选择,代表简答。 联系所学,温故知新任务一: 立足文本,感知内容 活动:预习检测,讲述故事(6分钟) 这些年来,有一个最重要、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就是我对小说的认识越来越朴素。我觉得小说就是要讲一个故事要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要去为难读者。 ——王安忆 请结合第八课的三篇革命小说,从水生嫂、小芹、黄新三位人物中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一位,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她们的故事,并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 课文主要 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荷花淀》水生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小二黑结婚》小芹 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但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同意婚姻自主、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小二黑、小芹有情人终成眷属 《党费》黄新敌人对共产党员实行围剿。 普通共产党员黄新面对敌人围剿的艰苦的情况下,热爱革命,公而忘私献出自己生命,却留下了应缴纳的党费填写表格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检测预习成果,引导学生感知课本内容任务二: 鉴赏形象,品析手法 活动一:圈点批注,分析形象 纵观历史,我们得知在革命历程中,女性从未缺席。女性既是苦难生活的亲历者,也是新生力量的孕育者。《讲述》 栏目,邀请你撰写广播稿,分析三位女性的形象特点并介绍其典型意义。 用圈点批注法,分析你所推选的人物的形象,要求:圈画描写人物的语句,批注人物描写方法,准确的概括形象特点。 预设: (1)①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用神态、语言的细小波澜刻画出水生嫂的任劳任怨和坚强勇敢。 ②“听说她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女人们的不舍和羞涩。 通过对比写出水生嫂谨慎、沉稳、顾全大局的性格。 ③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一“缠”一“跳”表现了水生嫂热爱生活,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性格特征。 ④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一“震”一“吮”两个动作特写,一时的不舍、留恋、担忧、国恨、家愁统统涌上心头,手指震动,其实是心理震动的外显,从而表现水生嫂识大体,明大理,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 语言描写,表现小芹不愿意被包办婚姻,不屈服于黑恶势力,追求婚姻自由。 (3)①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瞅”、“拿”动作的细小波澜表现了黄新的纯洁无私,对党的一片赤诚。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爱党胜过爱自己的孩子。 ②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一语双关,表现黄新义无反顾、献身革命的品质。黄新一心向党,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批注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批注关键词句,解读人物形象活动二:探典型环境,析典型人物 在小说中,往往通过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是人物生活、斗争、成长的场所,离开了典型环境,人物就像离开水的鱼,没有生存能力。 1.请结合文本分析三篇文章在怎样的典型环境中,塑造了怎样的典型人物? 课文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荷花淀》在抗日战争时期,美丽的荷花淀遭受日寇践踏,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妇女《小二黑结婚》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大变革时期的农村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党费》1934年10月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工作遇到极大困难。信仰坚定、顽强斗争、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2.小结: (1)水生嫂——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妇女:温柔体贴、挚爱丈夫、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勤劳朴实、不甘落后、乐观、自信、迅速成长。 小芹——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敢于斗争,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封建迷信,不屈服于黑恶势力,追求婚姻自由。 黄新——信仰坚定、顽强斗争、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 (2)这些女性都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女性,她们虽然出身低微,虽然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她们没有向苦难低头,她们积极乐观,不断成长,并获得了新生,她们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历程。 革命战争题材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为作品注入了柔情,展现夫妻情深、儿女情长,这与誓死捍卫、慷慨赴死之间并不矛盾,反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意蕴,展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 合作交流,总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学会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分析人物的典型性。任务三:比较阅读,品评风格 任务: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三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资料: 荷花淀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孙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山药蛋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又称为“赵树理派”“山西派”或“火花派”,该派的作品大都发表在山西文艺刊物《火花》上。主要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引导: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只有把握了作家的语言风格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它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图景和思想风貌,以至于得到美的感受。请你结合文本为几位作家的语言风格写一个评论。 预设:《荷花淀》看似平淡,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意雕琢,但其平易单纯的文字中却摇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小二黑结婚》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烈,具有典型的“山药蛋派”特点; 《党费》简约明了,节奏紧张,表现了军旅作家的创作风格。 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通过比较比较同题材,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使学生系统地形成了文学知识的结构化课堂小结 三个革命故事 三位巾帼形象 三种创作风格 歌颂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女性 出身低微,没有向苦难低头,积极乐观,不断成长布置作业 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说,我们要“努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千百年沧桑之路,是不朽的革命精神支撑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结合今天的学习,为《讲述》节目推荐一位现代女性风云人物,下节课为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