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丰城中学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 和边界;由于目的不同,所用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图是以不同指 标划分同一种区域的不同边界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理界线是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则图中 1、2、3 线所依照的不同标准可能有( )
①地形 ②降水量 ③气温 ④积温 ⑤土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2.同一界线可以画出若干条,体现了区域边界的 ( )
A.客观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过渡性
下图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丁地此时的风向为 (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4.从气压和气流状况来看,A 和B 分别是 ( )
A.高气压、反气旋 B.低气压、气旋 C.高气压、气旋 D.低气压、反气旋
5.推测未来几天影响丁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 )
A.冷锋、雨雪天气 B.准静止锋、阴雨连绵 C.暖锋、风和日丽 D.反气旋、大风降温
第 1 页 共 6 页
峡湾是冰川U 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 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下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 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研究显示,这两种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计速率存在 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相较于乙地,极地气候峡湾在甲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甲地经历的构造运动较强 B. 甲地海平面上升幅度更小
C. 甲地冬季的白昼时长更短 D. 甲地受寒流降温影响明显
7.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表现为温带气候峡湾往往高于极地气候峡湾,主要原因有( )
①海水盐度较高 ②入海径流更多 ③植被覆盖率更高 ④波浪动力较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温宿大峡谷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干旱区,是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 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河流作用明显。温宿大峡谷地层产状较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 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该地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是顶盖型石柱,石柱 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而顶盖为灰紫色砾岩,泥质含量 相对较低,胶结较致密,硬度较大。图左示意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景观,图右 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2 页 共 6 页
8.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右中的 (
A . 甲 B . 乙 C .丙
9.形成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10.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 D.丁 )
D.风力堆积 )
A.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D.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
空气对流上升时水汽凝结能形成积云,其包括由液滴组成的水积云和由冰晶组成的冰积 云,水汽凝结高度越高,出现冰积云的概率越大。积云的数量和类型可以直接反映下垫面的 特征。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的三个气候分区,高原气候区的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地 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三个气候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 )
①地形地势 ②海陆位置 ③大气环流 ④植被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高原气候区的年积云量明显多于其他两个气候区,其根本原因是高原气候区 ( )
A.海拔高,下垫面对大气加热作用强 B.距海近,受海洋水汽影响大
C.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纬度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大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出中国后称为湄公河。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 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结合“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示意图 ” 和“金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洞里萨河 ( )
A. 自东南流向西北 B.5-10 月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西北流向东南 D.11-次年 3 月 自西南流向东北
14.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洞里萨湖畔的居民可以在树洞里捉到鱼。此现象说明 ( )
A.洞里萨湖水位和面积随季节变化大 B.生物资源丰富且鱼种类奇特
C.洞里萨湖是洞里萨河主要的水源地 D.洞里萨湖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第 3 页 共 6 页
家住海口市(20 °N,110 °E)的张华随父母去看房,选中面积为 120m2 的一个方正户型。 小张对楼间距和楼层都比较满意。下图为“平面户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张华想在次卧室沐浴落日余晖,应该选择在北半球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6.某日北京时间 6:30,张华打开客厅窗户时刚好看到日出,则当天当地日落时刻北京时 间为 ( )
A.17:00 B.17:30 C.18:30 D.18:5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下图示意乌伦古湖周边水系及阿勒泰水文站降水量与径流量的月份 分配。
第 4 页 共 6 页
(1)推测乌伦古湖湖水盐度最大的季节及其原因。(4 分)
(2)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分析森塔斯气象站积雪较厚、最大积雪深度出现的时间较迟的自 然原因。(6 分)
(3)与 5 月相比,分析阿勒泰水文站 7 月径流量较少的自然原因。(6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下面为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 河)三角洲示意图。
(1)用外力作用的相关原理解释图中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共同过程。(4 分)
(2)比较甲、乙两三角洲冬季的主要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8 分)
(3)分析乙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6 分)
第 5 页 共 6 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纳米布沙漠(如左图)沿海地区常年多雾,但几乎无降雨。在如此干旱的环境下,沐雾 甲虫却能解决“喝水 ”问题。研究发现,它们的背部凹凸不平,凸起顶部没有蜡质覆盖物, 顶端斜边和背上的沟槽覆盖了光滑的蜡质物。每当“喝水 ”时,甲虫们爬上沙山的顶端,朝 西高高翘起尾巴,使身体倾斜(如右图)。
(1)指出图中甲洋流的名称及流向。(4 分)
(2)简述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降水少却常年多雾的原因。(8 分)
(3)结合材料解释沐雾甲虫解决“喝水 ”问题的原理。(6 分)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D C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A B D
17.16 分
(1)冬季 ;冬季乌伦古湖湖水水量少。4 分
(2)海拔较高,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冬季降雪量较大,积雪量大,积雪较厚;冬季较 寒冷(或冬季较漫长,积雪时间较长,气温回升时间较迟,融雪较迟),因此最大积雪深度 出现时间较迟。6 分
(3)流域内气候干旱,降雨量较少,径流量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融雪。随着气温回升,5 月 积雪大量融化,7 月融雪补给锐减;7 月气温较 5 月高,蒸发量较大。6 分
18.18 分
(1)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在河流下游常形成宽广平 坦的三角洲地貌。4 分
(2)甲三角洲冬季盛行偏西风(西南风、西风);气流源自海洋,受其影响使冬季气温温和; 并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乙三角洲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气流源自 较高纬度的内陆地区,受其影响气候低温少雨。8 分
(3)乙三角洲的地区易洪涝原因:这里全年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支流众多,汛期时中 上游来水量大;且夏季常受台风的影响,带来暴雨;,该地区地势低平,植被破坏,易积水 加剧洪涝灾害。6 分
19.18 分
(1)本格拉寒流。流向: 自南向北。4 分
(2)降水少的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常年多雾的原因:纬度低,海水蒸发量大;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受降温减湿作用,近洋面水 汽冷却、凝结形成海雾。8 分
(3)沐雾甲虫向西背朝大西洋方向,迎接大雾;背部凸起顶端部位没有蜡质覆盖物,用于集 聚水汽以凝结成水珠;顶端斜边和背上的沟槽覆盖了蜡质物,利于水珠汇聚并滑动;最终水 珠滚落到它们的头部,供其饮用。6 分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