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学过电现象,不少学生也在生活中也对静电有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此的认识还是朦胧的生活经验。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电荷的知识由朦胧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准确的物理概念,“从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第一节《两种电荷》,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整节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电现象,学习带电体、摩擦起电、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两种电荷等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电荷,并且利用简易仪器进行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2.科学思维: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正确分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明确目标,参与、体验,目标达成”。从趣味小实验入手,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操作,知道怎样使物体带电。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验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几个由静电引发的火灾事故视频;介绍加油站等易燃场所,因静电引发的火灾也时有发生。因此加油站工作人员必须先释放掉身上的静电,保证安全。通过视频以及介绍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提问: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怎么产生的?(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1、摩擦起电引导学生把纸撕成碎纸屑,用塑料尺、塑料笔杆等物品,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观察到碎纸屑被塑料尺吸引。引导学生分析:塑料尺或塑料笔杆经过摩擦吸引了比较轻小的纸屑。接着教师总结:摩擦后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引导学生讨论举出几个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例子: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2、两种电荷向学生提问:如果两个物体都带电,那么它们相互靠近时,一定相互吸引吗?演示实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1.用丝绸摩擦的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两玻璃棒相互排斥。分析: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排斥实验2.用毛皮摩擦的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两橡胶棒相互排斥。分析:同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排斥实验3.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玻璃棒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分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一定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电荷间互相吸引实验四:塑料笔杆的带电种类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笔杆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两这相互排斥;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者相互靠近。说明塑料笔杆所带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同。实验五:其他带电体的带电种类播放试管、梳子、尺子、气球、PVC管、吸管分别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最后得出试管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其他几个物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教师引导: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说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电荷叫做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与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带电,吸引轻小的头发,接触橡胶棒后带与橡胶棒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为10-7C。一道闪电所带的电荷量约为十几到几十库仑!引导学生总结电荷间相互排斥、吸引的有几种可能: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则有:①都带正电,②都带负电 两种可能。两个带电体相互吸引,则有:①一带正电,一带负电;②一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③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 三种可能。3、验电器教师介绍验电器的结构以及演示验电器的使用。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验电器是怎样检验电荷的?不带电时张角不张开,带电后张角张开。金属箔片角为什么会张开?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①金属球箔片张角大带的电荷越多。②分别接触同种电荷,金属球箔片张角变大;分别接触异种电荷,金属球箔片张角变小。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是两种电荷,由于是新接触内容,现实生活中又不常提,所以讲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注意学生的接受状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及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抓住重点、游刃有余,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在讲解时要逐渐深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尽量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这样记忆会更牢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