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1第4章《免疫调节》-2025高考一轮复习基础全覆盖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2.免疫器官:(1)构成 :________。(2)联系:借助于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联系。(3)种类:将下列免疫器官依据功能划分为两类;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有________;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有________。①淋巴结 ②胸腺 ③脾 ④骨髓 ⑤扁桃体3.免疫细胞:(1)来源:________________。(2)种类: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________。4.免疫活性物质:(1)来源: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种类:________________。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1)人体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特点如下:防线 组成 共同特点第一道 皮肤、黏膜 ①________:人人生来就有②________: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2)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具有特异性免疫的特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排除________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________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免疫监视:机体识别和清除________的细胞,防止________的发生。【自主检测】1.连一连2.基于人体三道防线,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皮肤、黏膜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比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得更早。( )(5)非特异性免疫只能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C.吞噬细胞只参与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4.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需要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B.淋巴细胞不仅分布于淋巴液中,也分布于血液中C.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都分布于内环境中D.免疫活性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5.下列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黏膜 B.眼泪中的杀菌物质C.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D.免疫器官6.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组成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免疫系统可清除衰老、损伤、突变的细胞7.下列关于抗原、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天花病毒、花粉都是抗原B.特定的抗原只与特定的抗体结合C.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抗原都是蛋白质D.抗体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8.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受免疫排斥的物质为( )A.抗原 B.抗体C.抗毒素 D.溶菌酶9.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0.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也能释放多种溶菌酶以杀死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与T细胞的来源相同B.嗜酸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C.嗜酸性粒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D.溶菌酶是组成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之一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侵袭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发挥作用B.抗体、溶菌酶均属于由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C.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D.抗原都来自体外,体内自身的细胞不会成为抗原1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由实验结果可知,不设置b组对得出实验结论不会有影响C.c组不可作为抗原—抗体反应结果的参照D.登革热康复者的血清抗体能够与寨卡病毒结合13.PM 2.5是粒径小于2.5 μ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 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其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吞噬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部分PM 2.5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阻挡B.当病菌随PM 2.5进入人体后,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C.PM 2.5引起吞噬细胞死亡可能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有关D.吞噬细胞吞噬PM 2.5,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14.(不定项选择)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15.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如图甲所示。乙图表示DC细胞与T细胞的作用模式图(S1、S2表示信号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DC细胞接受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______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呈递,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_______细胞类似。(2)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3)DC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后,可将________暴露在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________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4)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抵抗和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科学家将肿瘤患者的单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生成DC细胞,并制成负载肿瘤抗原的DC细胞,再将这些DC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以刺激体内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恢复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上述DC细胞治疗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细胞②和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③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指________。(3)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细胞因子由________细胞分泌,但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如________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17.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功能。请回答问题:(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同时,免疫系统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以上这些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________作用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功能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等(答出一个即可)。(3)树突状细胞能高效识别多种抗原,请推测树突状细胞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多选)。A.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B.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4)树突状细胞应由________分化而成。第2节 特异性免疫【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1)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标签——________。(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________。2.基础结构:________表面的受体。二、体液免疫1.B细胞分裂、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1)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________接触。(2)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________发生变化,并与________结合。2.抗体的作用:与_______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3.病原体的彻底清除:被其他________细胞吞噬消化。三、细胞免疫1.(1)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________细胞。(2)细胞因子的来源:____________合成分泌。(3)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识别靶细胞并增殖、分化为大量的________T细胞和________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2.从作用对象角度分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1)体液免疫中:参与________的活化。(2)细胞免疫中:参与________的活化。2.病原体的消灭:(1)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被________消灭。(2)细胞内的病原体:通过________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________免疫继续发挥作用。3.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现机体统一协调的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________相互作用,实现机体统一协调。【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1).病原体直接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活化。( )(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3).浆细胞只在抗原的直接刺激下产生抗体。( )(4).有些抗原可不经过抗原呈递细胞处理而直接刺激B细胞。( )(5).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6).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则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通过体液免疫释放出来的抗体将其消灭。( )2.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此图中吞噬细胞参与的是非特异性免疫3.麻风分枝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下列关于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生的反应,正确的是( )A.人体唾液及体液中的溶酶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B.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有关C.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既需要细胞免疫参与,也需要体液免疫参与D.该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机体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4.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C.人体癌细胞被杀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抗体5.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上述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细胞因子B.靶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病毒还要经过体液免疫予以消灭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D.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6.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D.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7.新冠肺炎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者多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并伴有急性肾衰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C.通过体液免液可彻底清除该病毒D.肾衰竭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8.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可促进浆细胞的增殖分化C.浆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增殖分化成记忆B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9.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性T细胞传递抗原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10.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侵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对抗EB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在对抗EBV的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中均起作用B.抗EBV抗体与EBV结合,可使EBV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C.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裂解被EBV侵染的细胞D.未感染EBV的个体,体内能合成与EB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11.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E为细胞毒性T细胞,F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B.图中a可为白细胞介素-2或抗体C.图中细胞D、细胞E、细胞F和细胞H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①②过程被激活,产生细胞C裂解被感染的细胞12.(不定项选择)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消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13.(不定项选择)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体产生情况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不合理的是( )A.注射疫苗后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较少B.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后人体内产生了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产生抗体的B细胞14.如图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信息分子存在着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调节作用。图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各自产生的信息分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和免疫活性物质,可直接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结合。(2)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的作用,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15.如图1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反应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的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用曲线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_______分化形成的。(2)图1中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________(填序号),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该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1所示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④除了产生细胞⑦,还能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_。当机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记忆B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基本不变”)。(4)图2中,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X和抗原Y,则表示针对抗原X、抗原Y的抗体的产生量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其中针对抗原X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有________。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针对抗原X的抗体的产生量变化曲线可能是________。16.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制剂,血清抗体测定仪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实验原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有无能影响抗体的产生量,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数量可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Ⅱ方法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3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一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向第二组小白鼠体内注射B淋巴细胞;向第三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只小白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制剂。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白鼠体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数量。Ⅲ预期结果: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人乳头瘤病毒( 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下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免疫,该过程不能清除HPV。(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__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和[E]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物质[F]________,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第3节 免疫失调【知识梳理】一、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________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2.过敏原:引起________的抗原物质。3.现象: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类型: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5.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该________。(2)医学方法检测。二、自身免疫病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异己”成分的能力,一般________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________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_____________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例如,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________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还有________、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三、免疫缺陷病1.概念:是指由机体________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类型: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特点 ________ 后天获得病因 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________ 疾病或其他因素病例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________表现 对异物缺乏免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3.艾滋病(1)英文缩写:________。(2)诱因:由感染________引起。(3)致病机理:主要侵入并破坏________,导致其数量下降,进而导致免疫功能丧失。(4)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________、母婴传播等。(5)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②避免________。③接受检测并________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________。⑤不用________的器械文眉、穿耳等。【自主检测】1.连一连(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及疾病)2.请结合自身免疫病的原理,判断下列关于自身免疫病的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入侵机体后破坏机体的某种结构而引起的疾病。(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3)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作过敏反应。( )(4)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抗原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3.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引发的过敏反应4.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触过敏原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曾带领她的团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下列生理现象或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机理相同的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C.过敏反应 D.艾滋病6.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患者会表现出皮疹、红肿等症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即发生过敏反应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C.过敏原与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侵染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逐渐丧失免疫功能B.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再叮咬正常人可传染艾滋病C.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制,主要是因为HIV极易传染,人们无法认识它D.人感染HIV后,就成为艾滋病病人,我们要远离艾滋病病人8.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需立即摘除眼球,否则后果严重,原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过敏原B.不摘除受伤眼球,会引发自身免疫病C.②代表溶酶体酶D.④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9.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与某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有关B.过敏反应无快慢之分C.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D.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10.下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b细胞能识别抗原C.c物质是抗体D.该病是自身免疫病11.免疫失调是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如图表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B.物质a属于抗原,产生抗a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细胞和T细胞C.重症肌无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种免疫失调病D.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在机体二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会有病症12.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可呈递抗原的过程是②B.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同样来源于C细胞C.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⑧⑩D.图中的A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13.对某肌无力患者治疗时发现,其体内的抗体损伤了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而导致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该病属于( )A.过敏反应 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 D.线粒体异常疾病14.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过敏反应具有遗传倾向D.青霉素可直接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15.(不定项选择)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如图是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IV增殖需要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其蛋白质合成场所是HIV自身的核糖体B.人体感染HIV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一直在下降C.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感染HIV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受到严重影响,体液免疫也受影响16.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该病因感染HIV而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HIV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试验失败。如图是HIV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细胞):(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_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2)图中物质A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3)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________(填序号)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4)为检测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分为两组。②第一组每只注射3 mL HIV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________。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_。(5)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请提出一项预防艾滋病的措施____________。17.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________(结构名称)上。(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造成胰岛B细胞对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②所示的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4)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5)从免疫失调的角度来说,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均属于________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为________(填数字)。18.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人若感染HIV,其潜伏期为2~10年甚至更长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HIV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引起的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填免疫失调类型)。(2)2年之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和HIV数量之间呈________。随HIV数量增多,人体免疫能力大大降低,由此可以推测辅助性T细胞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HIV在感染初期和潜伏期,临床上并无明显症状,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__(填检测物质)可判断某人是否已感染HIV。(4)曲线Ⅰ上AB段机体内发生的免疫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知识梳理】一、疫苗1.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2.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________,从而对特定的________具有抵抗力。3.特点:(1)________性:接种一种疫苗只能预防由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2)________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二、器官移植1.概念:医学上用________________,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2.面临问题:(1)免疫排斥: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②应对措施:对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进行配型,二者的主要HLA________,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供体器官短缺:①原因:供体器官来源不足。②应对措施:通过________培养诱导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也可鼓励志愿者捐献器官。三、其他应用1.免疫诊断:利用_____________检测______________。2.免疫治疗:(1)免疫增强疗法:治疗________。(2)免疫抑制疗法:治疗________患者。【自主检测】1.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都属于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下列关于免疫学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①疫苗就是指灭活或减毒的抗原②注射疫苗防病属于免疫预防的范畴③免疫治疗就是指免疫增强疗法④皮肤被锈钉扎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属于免疫治疗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其制作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生长,以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接种在膜片上的细胞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细胞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3.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子代A系鼠来说是抗体B.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细胞C.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4.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使B细胞增殖受阻,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事B.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是利用特异性免疫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的特点C.根据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D.可用COVID - 19治愈者的血清治疗COVID - 19患者5.如图为某人被狗咬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B.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C.注射抗狂犬病毒抗体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体D.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刺激机体进行免疫应答6.给人体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 )A.疫苗可直接杀死病原体B.疫苗促使人体产生毒素,杀死病原体C.疫苗促使人体产生与病原体对应的记忆细胞D.疫苗可固定病原体,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7.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抑制( )①T细胞 ②抗体 ③细胞因子A.仅① B.仅②C.①②③ D.①③8.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疫苗可有效预防自身免疫病B.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可制成疫苗C.有些疫苗可通过口服方式接种D.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9.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A.病原体 B.抗原C.抗体 D.免疫器官10.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如表所示。据此表推测错误的是(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 863 83A2 疫苗 7 848 4B(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 125 126B2 疫苗 1 121 125A.人体接种该疫苗对宫颈癌有一定预防效果B.已检出HPV DNA的人接种该疫苗意义不大C.接种该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D.HPV不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11.如图所示为人体注射疫苗(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后测得的抗体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时间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识别它们的B细胞不同B.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血浆中永久存在C.注射混合疫苗会产生不同的抗体D.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类似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的刺激12.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VLPs不含DNA分子,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通常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B.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C.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13.(不定项选择)下列关于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治疗是指增强患者免疫力的免疫治疗方法B.器官移植属于免疫治疗的范畴C.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应该采取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措施进行治疗D.免疫诊断的依据主要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14.(不定项选择)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可能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15.《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疫苗是人类在医学领域里的伟大发明,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措施。(1)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的三联疫苗,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类毒素是指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的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制剂。①类毒素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②百白破疫苗成功接种后,最终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填“一种”或“多种”)抗体。③百白破疫苗需要接种4次(分别是新生儿出生后3、4、5月龄时的3针基础免疫,以及18月龄至2岁时的加强免疫),多次接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制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此外,另一种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疫苗,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①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的是________(填“减毒活”或“灭活”)疫苗。②在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方面,________(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________(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3)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基因疫苗导入人体后,直接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有效成分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单位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个体特异性。1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60只兔随机均分为6组,将A组经超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C组,将B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D组,将E组在常温下处理的跟腱20条移植给F组,一段时间后C、D、F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细胞的比例(%)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组 63.94 0.18D组 72.94 0.28F组 85.38 0.38(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________细胞,其成熟部位是在________。(3)表格中低温处理条件下吞噬细胞的功能相对于常温处理条件下的有所减弱,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比常温处理条件下的减弱。低温处理条件下淋巴细胞数目相对于常温处理条件下的也有所减少,表明________________疫比常温处理条件下的减弱。(4)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癌症免疫疗法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利用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PD-1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辅助性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而PD-1抗体可以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是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请回答下列问题:(1)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表达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2)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体现了其______的功能;细胞癌变后,主要是_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起作用。(3)PD-1抗体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消灭癌细胞的。(4)异体器官移植容易产生________反应,因此,器官移植后,________(填“促进”或“阻断”)病人PD-1的功能,将有利于供体器官的存活。参考答案:第1节【知识梳理】一、1.生成 成熟 集中分布 胸腺 淋巴结 巨噬细胞 胸腺 骨髓 免疫细胞 免疫作用 细胞因子2.(1)淋巴组织 (2)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3)②④ ①③⑤3.(1)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2)巨噬细胞4.(1)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2)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二、1.(1)先天性 非特异性 (2)免疫细胞2. (1)外来抗原性异物 (2)衰老或损伤 (3)突变 肿瘤【自主检测】1.2.(1)√(2)×(3)√(4)×(5)×3.A4.B5.C6.A7.C8.A9.D10.B11.D12.D13.D14.CD15.(1)胞吞 巨噬 (2)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呈递抗原 (3)抗原信息 (特异性)受体 (4)免疫监视 特异性强、副作用小16.(1)B细胞和T细胞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抗原 (3)抗体 淋巴 溶菌酶17.(1)胞吞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2)(特异性)识别 巨噬细胞(或B细胞) (3)AD (4)造血干细胞第2节【知识梳理】一、1.(1)蛋白质 (2)身份标签2.免疫细胞二、1.(1)B细胞 (2)特定分子 B细胞2.病原体3.免疫三、1.(1)宿主 (2)辅助性T细胞 (3)细胞毒性 记忆2.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对象是抗原侵染的靶细胞,而体液免疫中的作用对象是体液中的抗原四、1.(1)B细胞 (2)细胞毒性T细胞2.(1)抗体 (2)细胞 体液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自主检测】1、1.×2.√3.×4.√5.√6.√2.A3.C4.D5.D6.A7.C8.D9.D10.D11.C12.BD13.ABD14.(1)双向 ②③ ①⑥ (特异性)受体 (2)神经—体液—免疫15.(1)造血干细胞 (2)② 识别处理过的抗原并与B细胞结合、产生细胞因子 (3)记忆B细胞 变短 (4)B、C 免疫反应快且强烈 D16.(1)①每组只取1只小白鼠,数量太少,缺乏可信性,每组应至少取3只②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未检查小白鼠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③向小白鼠体内注射淋巴细胞时,应当等量④向小白鼠体内接种疫苗时也应等量(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第一组、第二组小白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三组小白鼠体内产生抗体,说明体液免疫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17.(1)抗原 细胞毒性T 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 (3)抗原呈递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蛋白质第3节【知识梳理】一、1.组织损伤2.过敏反应3.哮喘 呼吸困难4.快反应 慢反应5.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6.(1)过敏原二、不会 免疫 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 类风湿关节炎三、1.免疫功能2.生来就有 缺失 艾滋病3.(1)AIDS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辅助性T细胞 (4)血液传播 (5)注射吸毒 积极治疗HIV 牙刷和剃须刀 未经消毒【自主检测】1.A→③→a→Ⅱ A→②→c→Ⅰ B→①→b→Ⅲ2.(1)×(2)√(3)×(4)√3.C4.A5.A6.D7.A8.B9.A10.A11.C12.B13.B14.D15.CD16.(1)辅助性T (2)细胞因子 浆细胞 (3)④ (4)①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 ②3 mL生理盐水 ③第一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二组 (5)避免注射吸毒(或洁身自爱等其他合理答案)17.(1)蛋白质 细胞膜 (2)葡萄糖 (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 (4)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5)自身免疫 ①②18.(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缺陷病 (2)负相关 协助机体清除侵入的病原体 (3)血液中抗HIV的抗体 (4)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第4节【知识梳理】一、1.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2.相应的抗体 传染病3.(1)特异 (2)记忆二、1.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2.(1)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不同 一半以上相同 免疫抑制剂 (2)干细胞三、1.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2.(1)免疫功能低下者 (2)自身免疫病【自主检测】1.②④⑤2.C3.C4.A5.C6.C7.C8.A9.B10.D11.B12.A13.AC14.AC15.(1)①不属于 ②多种 ③不断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①减毒活 ②两者都 减毒活疫苗 (3)蛋白质 不具有16.(1)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细胞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2)T 胸腺 (3)低温处理条件下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 低温处理条件下的特异性 (4)低温处理能降低同种异体跟腱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17.(1)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2)免疫监视 细胞 (3)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 (4)排斥 促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