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生物学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克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圆褐固氮菌利用土壤中的腐殖质生存,且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下列关于大豆田中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固氮有关的基因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上B.圆褐固氮菌与大豆之间可建立互利共生关系C.将圆褐固氮菌制成的菌剂施入农田,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D.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圆褐固氮菌和病毒等生物2.用质量分数为5为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计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培养液中是否产生C○B.可通过培养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来检测酵母菌是否完全利用葡萄糖C.摇匀后的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待酵母菌沉降到底部再汁数D.台盼蓝染色后的培养液,会降低活酵母菌估算的数目3.如图为发生质壁分离后的黑藻细胞的显微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乙细胞①1@/胞A.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结构①不具有伸缩能力B.②部位为细胞质基质,其中含有多种细胞器℃.③处为液泡,其中的色素可吸收光能D.甲细胞与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生物学第1页(共8页)4.稻纵卷叶螟是稻田中的主要害虫,幼虫将叶片卷起,居于虫苞内危害水稻等植物,田间的拟螟蛉绒茧蜂可将虫卵产于稻纵卷叶螟的幼虫体内,从而降低虫害的发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水稻→稻纵卷叶螟可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稻纵卷叶螟位于第二营养级C,农民可通过在田间释放拟螟蛉绒茧蜂来延长食物链长度,提高水稻产量D.稻田中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一定能增加稻田的稳定性5.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球形蛋白质,每种组蛋白结构都会伸出来一小段“线头”,被称为组蛋白尾巴。下图为组蛋白甲基化前后染色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因的甲基化与酶EZH2有关,去甲基化与酶UTX和JMD3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蛋白甲基化燕因组蛋白尾巴组蛋自图1图2A.组蛋白甲基化发生在组蛋白尾巴的位置B.组蛋白甲基化后利于基因的表达和DNA的复制C.检测与甲基化有关酶的活性,可反映蛋白质的甲基化程度D.抑制酶UTX和JMD3的活性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6.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次生代谢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由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等传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外毒素、抗体和细胞因子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人体患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已受损C.巨噬细胞可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D.免疫细胞都起源于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7.将群体感应基因与裂解基因导人益生菌中,益生菌裂解时释放的抗肿瘤药物可使肿瘤消融。群体感应基因用于感知细菌群体的数量,细菌数量较少时进行繁殖,当细菌数量达到感应阈值时会启动裂解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具有肿瘤治疗作用益生菌的关键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B.益生菌释放的抗肿瘤药物能够识别肿瘤,达到治病的作用C.由于群体感应基因的存在,会使患者体内的益生菌数量呈现规律性变化D.利用益生菌消除肿瘤的过程中,肿瘤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杀灭稻田害虫时,不会因基因频率改变产生新物种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型,通常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滥用抗生素会加速细菌的基因突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D.物种形成的过程实际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学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