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增强法治意识》测试卷《职业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用 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成就,就是开辟了 道路。3.我国宪法规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4.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新时代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 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5.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 、 、 。6.深入开展法治宜传教育,着力增强全民 ,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 靠法。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 )A.法律总纲 B.民法典C.宪法 D.刑法8.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B.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C.要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 。 ( )A.以人民为中心 B.依法治国C.绿色发展 D.对外开放10.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对2025、2035年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公民应做到 ( )A.立法科学、体系完备 B.执法严明、依法行政C.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D.司法公正、廉洁高效1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 标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④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2.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建设法治政府 ( )①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②让政府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③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坚持公正司法,提高法治化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 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建 设的法治社会是 ( )①彻底消除了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②社会治理依法开展的社会③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的社会④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①④ D.②③④14.在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下列不属于宪法基本原则的是( )A.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B.男女平等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党的领导原则15.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监察官法》《法律援助法》新修订的《兵役法》等,以上法律与其他法律一样,都强调“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C.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16.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 )A.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B.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C.主动放弃义务,适当行使权利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 )18.推进公正司法,就是要支持人民司法为人民,维护人民权益。 ( )19.法治仅维护正常状态下的公共秩序。 ( )2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 )21.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2.1949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的基础。 ( )2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 )24.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 )25.宪法实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 )2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四、材料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法律达到30多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法律体系。我国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出实招、办实事、得实效,2015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累计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06.34万份,罚没款数额总计695.5亿元。全国检察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提起公诉共17.5万件,全国法院共审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97.7万余件。我国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护环境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今,在中国大地上,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请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力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15分)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材料二:权力行使需要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1)宪法的权威在于什么 (2分)(2)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哪个机关 (3分)(3)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分)(4)作为一名中职生,应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6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法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3.中国共产党领导4.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5.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法治观念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C 8.C 9.B 10.C 11.A 12.A 13.D 14.B 15.D 16.D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7.√ 18.√ 19.× 20.× 21.× 22.× 23.√24.√25.√26.√四、材料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7.①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②加强立法工作,构建完备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③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④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全民守法,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28.(1)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2)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等。(4)①维护宪法,要学习宪法、领会宪法;②维护宪法,要认同宪法、崇尚宪法;③维护宪法,要践行宪法、捍卫宪法。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