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4山东枣庄三中期中)2023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深中通道(深圳—中山)将全线贯通,进入测试调试阶段。该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千米,沉管段长约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底正式通车,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关于深中通道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客货运量B.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C.推动珠江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D.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山的联系2.深中通道东段采取海底沉管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域海底地势平缓B.减少对船舶运输的影响C.方便海洋鱼类的洄游D.降低建设成本 (2024广东清远崇文合格考模拟)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1万千米。研究发现,开通了高铁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高铁开通对民族地区旅游业促进作用表现在( )A.缩短了民族地区与客源地间时空距离B.增加了游客赴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选择C.增加了民族地区游客周转量与接待量D.减少了游客在民族地区旅游消费支出4.为了更好地发挥高铁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列建议可行的是( )A.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的高铁票售价B.加大民族地区农矿产品高铁运输量C.发展民族地区的“高铁(站)商圈”D.完善高铁站与民族地区交通网络建设 (2024河南郑州中牟月考)2021年第二季度,德国铁路货运公司推出了五条中欧班列新线路,并设中国分公司,连接了八个不同的目的地,即山西省侯马市—汉堡(德)、合肥—威廉港(荷)、西安—巴黎(法)、南京—蒂尔堡(荷)和西安—蒂尔堡,这些线路已经成为该公司铁路网络的一部分。如图为亚欧大铁路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5.从南京至蒂尔堡列车需要行驶20天,该公司还推出五条铁路运输新线路,说明铁路运输( )A.最灵活 B.最省时C.最便宜 D.潜力大6.开通五条新线路将( )A.方便沿线人们出行 B.带动沿线旅游业C.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D.加剧我国人口迁移题组二 影响聚落发展 (2024辽宁大连长兴岛月考)风陵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下图),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上游河段摆动频繁。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风陵渡成为图示地区的重要渡口,主要是由于该河段( )A.摆动较小,河道稳定B.河道狭窄,含沙量小C.河道平坦,流速较慢D.深居内陆,水位变化小8.1994年以后风陵渡商旅云集盛况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渡口淤塞严重 B.交通流量减小C.无须在此中转 D.货运量减小 (2024浙江培优联盟期中)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盐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大,直到清朝仍有“盐策之利,半天下租”之说,历史上扬州是两淮盐的主要集中地。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持续11年的农民运动切断了南北运河航线,于是清政府便开启行海运之决定。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9.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其他城市相比,历史上影响扬州繁荣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 ②政策 ③市场 ④商业贸易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清政府在持续11年的农民运动后决定废弃南北运河航线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运输兴起 B.农业社会转变C.运河淤积严重 D.战乱相当频繁(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模拟)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级海港,位于易北河、阿尔斯特河与比勒河的入海口处,市内河道纵横,主要河道河床底部有隧道相通。右图所示老易北河隧道,其于1907年开工建设,耗时四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条在流动的水流下面建造的隧道。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汉堡市以地下隧道代替过河桥梁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B.降低建设成本C.保证大型船只通行 D.避免占用耕地12.地下隧道的修建对汉堡市城镇化的有利影响是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避免路面交通拥堵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提高土地利用率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4福建武夷山一中期中)泛亚铁路是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新通道,下图示意泛亚铁路开通前后对中南半岛区域开发结构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泛亚铁路开通后,下列受益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柬埔寨 B.老挝 C.越南 D.缅甸2.泛亚铁路开通后,有潜力发育成中南半岛陆路交通运输网络核心枢纽的是( )A.新加坡 B.曼谷 C.胡志明市 D.金边3.泛亚铁路对东南亚区域联系和开发的影响有( )①强化了国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②促进沿海和沿海—内陆轴带的发育③利于都市圈和城市群等功能区域的发育④形成环泰国湾跨国界的网络化区域开发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湖南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1970年7月,老成昆铁路在国际公认的筑路禁区建成通车。随着运输需求不断增加,2022年12月,沿老成昆铁路沿线区域建设的新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新成昆铁路全长915千米,比老成昆铁路缩短181千米,成都到昆明的时长由19小时缩短到7小时。新成昆线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兼顾货运;而老成昆线仍运行使用,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和短途客运功能。下图示意新旧成昆铁路线走向。(1)列举在国际公认的“筑路禁区”修建成昆铁路会遇到的地质灾害。(4分)(2)试分析新老成昆铁路选线基本一致的原因。(4分)(3)简述新成昆铁路的成功修建对沿线地区的意义。(8分)题组二 影响聚落发展 (2023山西阳泉一中期中,P217定点2)“点—轴系统”是现实中社会经济客体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形态,“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下图示意区域“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a阶段空间结构以小城镇为主B.b阶段中心城镇辐射作用明显C.c阶段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d阶段区域社会要素趋于均衡6.点轴渐进扩散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城镇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通达度高 B.接近原料地C.土地面积大 D.劳动力丰富7.“点—轴系统”中,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各县级城市应该( )①大力发展科研产业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③推动县级行政中心增容扩建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24河南新乡三模)文莱滨海公路连接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和马来西亚边境口岸,地处赤道附近,已有数十年历史,穿过滨海小城诗里亚和马莱奕内部,并通过汽车轮渡连接宽100多米的马莱奕河两岸。2017年,文莱快速干线建成后,绕过诗里亚和马莱奕,通过桥梁跨越马莱奕河,直连口岸(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早期文莱滨海公路穿过诗里亚和马莱奕内部,主要是为了( )A.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B.兼顾城市内部交通功能C.促进城市内部功能分区D.缓解进出城区交通拥堵状况9.早期滨海公路未配套桥梁跨越马莱奕河,可能主要是由于( )A.河流径流量大 B.受台风影响显著C.技术力量薄弱 D.运输需求有限10.文莱快速干线建成后,诗里亚和马莱奕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减弱 B.内部道路老化C.对外交通不便 D.流通服务减少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过关练1.B 本题解题过程如下:推理过程 结论深中通道建设会使区域交通更加完善,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客货运量 A不符合题意深中通道连接的是深圳和中山,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作用小 B符合题意深中通道连接了珠江两岸,利于推动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 C不符合题意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可以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山的联系 D不符合题意2.B 海底沉管方式的工程建设难度较大,是否采取海底沉管方式,主要看是否有必要。海域海底地势平缓,有利于采取海底沉管方式,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珠江口是通向外海的主航道线,海底沉管隧道可以减少对海面上珠江口主航道航运的干扰,保障海上航运安全,B正确;建设桥梁也可保证鱼类的顺利洄游,C错误;选择海底沉管隧道方案,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均较大,不能降低建设成本,D错误。3.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地区与客源地间空间距离不会因为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而改变,A错误;高铁的开通可以增加游客赴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选择,但这不属于高铁对旅游业发展促进作用的表现,B错误;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可以增加民族地区游客周转量与接待量,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C正确;高铁票价更贵,会增加游客在民族地区旅游消费支出,D错误。4.D 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的高铁票售价,会减少高铁的乘客数量,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A错误;高铁主要承担的是客运职能,不会加大农矿产品运输量,B错误;发展民族地区的“高铁(站)商圈”可以对高铁站周边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对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C错误;完善高铁站与民族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区际联系,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正确。知识拓展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区域通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扩大市场范围;加快城镇化进程。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灵活性差,不如航空运输省时,不如海运便宜,A、B、C错误;从南京至蒂尔堡列车需要行驶20天,该公司仍推出五条铁路运输新线路,说明铁路运输综合效益好,未来潜力大,D正确。6.C 由材料可知,五条中欧班列新线路是德国铁路货运公司推出的,说明该线路以货运为主,所以对沿线人们出行、旅游业发展以及人口迁移均无明显促进作用,A、B、D错误;新线路的开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货物的往来,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加强区域经济联系,C正确。7.A 图解如下:8.C 据材料可知,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公路运输比水运机动灵活、运输速度快,很多货物采用了公路、铁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河运,无须在此中转,所以商旅云集的盛况消失,C正确;渡口淤塞严重,可以进行定期清淤,不是运输量减少的原因,A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和货运量都会增大,B、D错误。9.D 图解如下:10.C 由材料可知,在持续11年的农民运动中京杭大运河南北航线被切断,航运停滞,运河无人维护,运河淤积,无法继续发展航运,C正确;由材料可知,海洋运输兴起,是因为京杭大运河南北航线被废弃,因果关系颠倒,A错误;清朝时我国仍是农业社会,B错误;题干中的表述为“农民运动后”,说明战乱已基本结束,D错误。11.C 与过河桥梁相比,隧道位于地下,不占用水面上部的空间,因此对于往来船只的限制较小,有利于大型船只通行(汉堡是世界级海港),C正确;地下隧道是人工修建在地下的,而淤泥位于地表河流中,故不能减少河道泥沙淤积,A错误;与过河桥梁相比,地下隧道修建难度大,建设成本更高,B错误;地下隧道位于河道下方,过河桥梁位于河面上方,修建过河桥梁或者地下隧道都不会占用耕地,D错误。12.D 本题解题过程如下:推理过程 结论城市用地规模与城市内部交通线路的布局关系不大 A错误地下隧道的建设能缓解路面交通拥堵状况,但无法避免其产生 B错误地下隧道位于城市内部,其修建并不会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C错误在城市内部修建地下隧道,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D正确能力提升练1.C 读图可知,泛亚铁路开通前后在老挝和柬埔寨均只连接了中心城市(万象和金边),其影响较小,A、B错误;泛亚铁路开通后,缅甸形成了曼德勒—内比都—仰光的强连接线,越南形成了河内—岘港—胡志明市的强连接线,但缅甸的内部城市之间在泛亚铁路开通前就已有中、弱连接线,而越南在泛亚铁路开通前,岘港与胡志明市之间无连接线,因此泛亚铁路的开通对越南交通的提升程度更高,受益程度最高,C正确、D错误。2.B 读图可知,泛亚铁路串联了中南半岛主要的中心城市,使原本围绕中心城市零星分布、具有显著交通优势的地区连接成带状,形成了与泛亚铁路走向一致的“中”字形格局。其中,曼谷作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的衔接点,且位于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最有潜力发育成中南半岛陆路交通运输网络的核心枢纽。B正确,A、C、D错误。3.D 图中显示,泛亚铁路衔接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中心城市,打破了国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①错误;泛亚铁路是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新通道,铁路的发展可以促进沿海和沿海—内陆轴带的发育,加强区际联系,利于都市圈和城市群等功能区域的发育,②③正确;图中显示,泛亚铁路环绕泰国湾形成了环泰国湾跨国界的网络化区域开发结构,④正确。综上,D正确。4.答案 (1)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2)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可以减小施工量和维护成本;满足沿线运输需求,减轻老成昆铁路的运输压力。(3)有效缓解老成昆铁路的交通运输压力;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加快本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民众出行更便利,提升幸福感;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答出四点即可)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成昆铁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跨河穿山越岭,沿线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且距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选线应多选择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老成昆铁路线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故新成昆铁路线与老成昆铁路线并行;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在修建时可以减小施工量,降低维护成本;新成昆铁路线与老成昆铁路线并行可以满足沿线运输需求,减轻老成昆铁路线的运输压力。(3)图解如下:5.D a阶段是以农业为主的阶段,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A错误;b阶段对应的是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出现了城镇,建设交通线来满足经济和社会联系的需要,由于处在成长阶段,中心城镇辐射作用并不明显,B错误;c阶段出现新的集聚点,交通网络开始形成,C错误;d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大的集聚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网络更加密集,区域内部的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由非均衡发展向新的均衡方向发展,D正确。6.A 点轴渐进扩散过程中,都是通过交通线路及网络进行区域间的联系,以及资源的调配、要素的流动,A正确;原料、土地面积和劳动力在材料中并未提到,B、C、D错误。7.B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各县级城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②④正确;科研产业应建在科技发达、人才较多的城市,①错误;推动县级行政中心增容扩建容易导致县级行政中心“摊煎饼式”扩张,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③错误。故选B。8.B 早期,该区域经济较为落后,交通流量小,且诗里亚和马莱奕为小城市,滨海公路既可以满足对外交通需求,又能兼顾城市内部交通,B正确;城镇化水平提高主要依靠经济发展,A错误;城市的内部功能分区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一般由地租水平和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付租能力决定,C错误;小城市交通拥堵较少,D错误。9.D 由材料可知,马莱奕河宽100多米,宽度较窄,径流量不大,A错误;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附近受台风影响小,B错误;河道不宽,修建桥梁难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C错误;早期,该地经济较为落后,且是小城市,运输需求量小,故对建造桥梁的需求不大,D正确。10.D 由材料“文莱快速干线建成后,绕过诗里亚和马莱奕,通过桥梁跨越马莱奕河,直连口岸”可知,文莱快速干线建成后,大部分车辆绕道而行,诗里亚和马莱奕流通服务减少,经济发展速度趋缓,D正确;由材料可知,诗里亚和马莱奕为小城市,人口迁移中应以人口迁出为主,故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为负作用,A错误;道路老化可以翻新,且内部道路是否老化与文莱快速干线的建成无关,B错误;文莱快速干线的建成未造成诗里亚和马莱奕对外的交通条件变差,C错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