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校内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学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友情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却不会被小肠消化的原因是( )A.繁殖能力强 B.体表有角质层保护 C.消化能力强 D.有专门的运动器官2.养殖户常通过养殖用河蚌来培育珍珠,与珍珠培育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鳃 B.贝壳 C.外套膜 D.入水管3.如图是蚯蚓的形态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B.③是蚯蚓的环带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完成运动 D.蚯蚓体表光滑,身体不分节4.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藤壶具有分节的附肢和钙质的外骨骼,藤壶属于(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两栖动物5.下列关于鱼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B.有滑滑的黏液——保护身体C.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D.身体有多种鳍——协调游泳6.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的特征是( )A.卵生 B.变温 C.无鳞片 D.无脊柱闽江河口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每年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总数超过5万只,请回答7~10小题。7.科研人员利用环志和定位器收集数据,对鸟类进行实时监测,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调查法 B.实验法 C.文献法 D.模型法8.候鸟黑脸琵鹭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迁徙距离达数千公里。下列与其飞行无关的特征是( )A.前肢变成翼 B.胸肌发达 C.体内受精 D.气囊辅助呼吸9.鸟类体温高而恒定的原因之一是体内能产生较多热量。下列与其产生热量多无关的是( )A.呼吸作用旺盛 B.体表被覆羽毛 C.心跳频率快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10.在湿地观鸟时,下列行为恰当的是( )A.随带零食投喂鸟类 B.大声呼喊追逐鸟类C.攀折树枝拆除鸟巢 D.安静观察带走垃圾11.下图中各重合部分表示相应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可代表水中受精 B.②可代表具有脊柱C.③可代表卵外有壳 D.④可代表牙齿分化12.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这能(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13.蜜蜂采蜜、金鸡报晓等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捕食行为 D.社会行为14.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硬纸板、适当长度的松紧带和工字钉制作的模型,用来模拟肌肉牵动骨运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硬纸板模拟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模拟肌肉B.若用该模型模拟屈肘运动,则③收缩,④舒张C.模型松紧带的两端应固定在不同的硬纸板上D.在运动过程中,工字钉模拟的关节起到杠杆作用15.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郑钦文成为中国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郑钦文高举双手庆祝时,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16.下列生物学家中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D.袁隆平17.下列环境最容易生长细菌、真菌的是( )A.干净的衣服 B.潮湿的沙土 C.新鲜的橘皮 D.罐装的奶粉18.奶茶中常见的椰果又称“椰子凝胶”,是用椰子水或椰乳经过一种名为木质醋酸菌的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多细胞生物 B.结构简单没有遗传物质C.靠分裂进行生殖 D.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属于生产者19.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等阻挡液滴的扩散,因为鼻腔黏液和口腔粘液中会沾上细菌或细菌芽孢,从而引发疾病传播。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菌的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B.芽孢在适宜环境中能萌发成细菌C.细菌内有DNA集中的区域 D.细菌可以通过产生芽孢快速繁殖20.某海关在进口物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该微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推测这种微生物可能是( )A.黄曲霉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21.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某种对人体有害细菌的成活情况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细菌成活数越多 B.影响细菌生活的环境因素仅与温度有关C.随着气温转暖,该细菌对人体威胁加大 D.100℃下煮沸就可以杀灭该细菌22.下列生物中,与乳酸菌一样同属于细菌的是( )A.牛肝菌 B.青霉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23.为了检测手机表面是否沾有细菌,某兴趣小组用无菌棉棒擦拭手机表面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是( )A.高温灭菌 B.冷却 C.接种 D.恒温培养24.实验课上,老师给了两张标签模糊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A.有无叶绿体 B.有无细胞核 C.有无细胞膜 D.有无细胞壁25.为了体验蘑菇的培养过程,小明网购了一个蘑菇菌包,其内部长满白色的丝状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色丝状物是蘑菇的菌丝 B.玉米芯能够为蘑菇生长提供无机盐C.培养时保持菌包温暖湿润 D.培养成功后的蘑菇产量约2-2.5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每空1分,共50分)26.(5分)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的胃肠道致病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其会导致胃黏膜上皮损伤,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导致胃癌。医学上常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1)幽门螺旋杆菌依靠鞭毛在胃内运动。( )(2)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存活。( )(3)幽门螺旋杆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4)幽门螺旋杆菌只能利用胃内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服用抗生素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生活没有影响。27.(10分)某同学对鲫鱼、大鲵和扬子鳄进行比较,请据图回答:(1)补充完整相关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大鲵是介于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的动物,属于________动物(填动物类群)。(3)大鲵生活在山间溪流中,卵产于________中。扬子鳄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_,在陆地上产卵,卵外具有坚硬的________,这些结构都具有保护作用,且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4)图中A和B为以上两种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扬子鳄的肺是________(填字母),它的肺更发达,气体交换能力更强。表示大鲵的肺是________(填字母),它还需要靠湿润的________辅助呼吸。A B28.(8分)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的目标。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___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从而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2)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_______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从植物中摄取________,这些物质有的参与构成自身,有的通过[ ]________作用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其粪便和尸体中的这些物质经③过程能产生二氧化碳以及含氮的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29.(8分)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靠吃竹子为生,几乎全年吃素,但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大熊猫一旦抓住竹鼠,就撕去鼠皮,尽食其肉。它很少捕食动物,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图是大熊猫的头骨及牙齿)。大熊猫的双眼外面各有一个用来吸收阳光,避免紫外线刺激眼睛的黑眼圈。黑眼圈和几乎没有眼白的眼球看上去就像一个整体,所以显得眼睛很大。但大熊猫是个800度的“大近视”,只能看清几米之内的物体。它们在找寻食物、判断风险等方面首先用到的是灵敏的嗅觉和听觉。大熊猫一年通常只怀孕一次,每次产仔一到两只。大熊猫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幼仔在12个月左右断奶开始吃竹子。(1)大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填动物类群),其生殖发育的特征是________,大熊猫体表________,犹如穿了一件黑白相间的大衣,有助于________。(2)竹子是大熊猫的重要食物之一。与竹子相比,大熊猫特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3)大熊猫能够捕食竹鼠,通过观察大熊猫的头骨及牙齿图,可以发现,大熊猫的牙齿中有门齿、________和臼齿的分化,有利于“开荤”。(4)大熊猫是天生的近视眼,在寻找食物、判断风险等方面大熊猫首先用到的是它们灵敏的________。大熊猫的黑眼圈的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7分)福清西部文旅步道有效串联石竹山、黄檗寺、灵石寺等旅游资源,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图甲表示徒步行走动作,图乙表示踝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写序号)甲 乙(1)徒步屈膝时,________(填“股四头肌”或“腓肠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该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是________。(2)在徒步过程中,需多个关节协调配合。观察图乙,[ ]________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这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若出现踝关节脱臼,则说明是图中[ ]________从关节窝中滑出。(3)在徒步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当调整呼吸频率,当氧气进入血液后,将通过________系统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参与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出________供给徒步需要。(4)在步道徒步或骑行都需要在__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依赖多个系统相互配合完成。31.(5分)观察下列三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序号)A B C(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2)在用显微镜观察图B时,可以看到细胞中有明显的[①]________(填结构名称)。(3)微生物C的[②]可产生________,它依靠该结构进行繁殖。(4)以上微生物的细胞内都没有________(填细胞结构),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2.(7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某校开展了“厨余垃圾堆肥”的项目式研究活动,意在充分利用厨余垃圾资源生产液肥,为家中的绿植提供液肥。为探究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题分析回答:步骤一 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将200g相同土质的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步骤二 将马铃薯均匀切成10个带芽的小块,并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埋入两个花盆中,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甲组 乙组步骤三 将液肥以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 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 ? 。15天后测得结果 茎周长平均值:2.2cm 茎周长平均值:1.6cm植株高度平均值:14.2cm 植株高度平均值:11.8cm(1)利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堆肥桶内温度会升高至70℃以上,说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________(选填“吸收”或“释放”)能量。(2)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________实验。步骤二中的“?”所做的处理是加入_______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计算出了两组植株相应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此实验中,同学们认识到了科学处理垃圾的益处。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垃圾处理或利用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校内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学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D C A D A C B D B C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A A C C D A C D C B B二、非选择题(共7题,每空1分,共50分)26.(5分)(1)√ (2)√ (3)× (4)√ (5)×27.(10分)(1)①鳃 ②肺 ③游泳 (2)两栖(3)水 鳞片 卵壳 (4)B A 皮肤28.(8分)(1)②光合 碳-氧(碳氧) 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2)消费者 有机物 ①呼吸 无机盐 物质循环29.(8分)(1)哺乳 胎生、哺乳 被毛 保温 (2)系统 (3)犬齿(4)嗅觉和听觉 吸收阳光,避免紫外线刺激眼睛30.(7分)(1)腓肠肌 肌腹 (2)③关节腔 ②关节头 (3)循环 能量 (4)神经31.(5分)(1)AB(多写、少写、写错都不得分) C(2)液泡 (3)孢子 (4)叶绿体32.(7分)(1)释放 (2)对照 等量 控制单一变量(3)减小实验误差 液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4)将厨余垃圾用作饲料/垃圾分类/将垃圾投放到相应垃圾桶/将有害垃圾集中处理(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