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A【解析】烟花中的火药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2.D【解析】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的组成;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提出了近代
原子论:我国科学家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D符合题意。
3.C【解析】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大量白烟,A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气体,B
错误;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错误。C符合题意。
4.D【解析】2中瓶内氧气的体积约为200mL×5=40mL,打开止水夹,进人②中水的
体积为40mL,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60mL刻度线处,D符合题意。
5.B【解析】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用带火星的木条,并且放在集气瓶口,A错误;过
滤实验需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
一,D错误。B符合题意。
6.D【解析】铁、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D
符合题意。
7.C【解析】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A错误;稀有气体是混合物,B错误;糖水是混合物,氧
化物是纯净物中的一种,D错误。C符合题意。
8.B【解析】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检验项目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和臭氧等的浓度。B符合题意。
9.C【解析】氧化物是组成元素为两种,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三七素的组成元素
为四种,A错误: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B错误;D中没有注明三七素分
子个数,D错误。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6×5)=3:4,C符合
题意。
10.C【解析】N2中数字“2”的意义为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A错误;2N03中数
字“2”的意义为2个硝酸根离子,B错误;2C中数字“2”的意义为2个钙原子,D错误。
C符合题意。
11.C【解析】质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荷,A错误: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都只有氧元素,
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混合物,其组成元素也只有一种元素,而单质必须是纯净物,B错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误;含有常见原子团(如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等)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
显正价,如K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错误。C符合
题意。
12.D【解析】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A错误;没有数据作参考,无法比较分子与原子
的大小和质量,B错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C错误。D符合题意。
13.D【解析】随着反应开始,固体质量开始减小,直至固体质量不变,A错误;还没反应时
氧气的质量为零,图像从原点开始,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质量不
再变化,B错误: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C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元
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最终不再变化,D符合题意。
14.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消耗的甲、乙的质量分别是3g、9g,故该反应中
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3,A符合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甲的质量为3g,原有
15g,所以剩余9g,X的值为9,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C错误: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1)N2(2)Si02(3)S0
16.(1)吸附(2)蒸馏
17.(1)Ga3+
(2)B
(3)49
18.(1)4NH,+50,化剂
4N0+6H,0
(2)氢元素(或H)
(3)10:9【解析】反应中得到丙和丁的质量之比=(4×30):(6×18)=10:9。
19.(1)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2H,+0,点槛2H,0
(3)分解反应【解析】经分析,A为02,B为H0,C为H2,D为H202。
20.CaC0,高温Ca0+C0,↑5【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该反应前后,固体中钙元素
的质量不变,假设反应CC0,的质量为a,则有a×40%=10g×60%,得a=15g,故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g)=5g
三、简答题(共10分)》
21.(2分)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分子间隔变小。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2024一2025学年度上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Cl:35.5K:39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放烟花
B.端午赛龙舟
C.中秋赏明月
D.重阳插茱萸
2.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论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0,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铁丝一
10nI.水
打开胶塞,吸出20nL水.

连按装置
1瞵〔若火.点为40(:)

:0
A.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铁中的白磷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0,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
九年级化学试卷第1页(共6页)
5.规范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3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
D.加热液体
6.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金刚石
C.干冰
D.氯化钠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
B.纯净物:液氧稀有气体
C.单质:硫水银
D.氧化物:二氧化碳糖水
8.下列各项中,属于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A.02浓度
B.S02浓度
C.N2浓度
D.CO,浓度
9.《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HN20,)是传统
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七素属于氧化物
B.三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C.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三七素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氨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是有关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N2:2个氮原子
B.2N03:2个三氧化氮离子
C.品: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D.2Ca:2个钙元素
11.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则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必须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九年级化学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