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六单元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六单元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大单元教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单
【单元学习任务】
课段 语文要素任务 教材内容 课时 课型
单元导读 总览单元内容 知晓学习任务 单元导学 第一课时 单元预习课
第一课段 学雄辩之术 悟浩然正气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五课时 精读引领课
第二课段 学寓言故事,探“愚公精神” 《愚公移山》 第六~七课时 精读引领课
第三课段 对比品读,识“真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第八~九课时 自读探究课
第四课段 沐圣贤之风,传君子之魂 撰写人物小传、颁奖词 第十、十一课时 活动探究课
第五课段 诵经典诗词 解千古诗心 《诗词五首》 第十二~十五课时 朗读品析课
第六课段 表达要得体 《表达要得体》 第十六课时 读写联动
单元检测 第六单元内容 检测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感知单元学习内容,知晓单元学习任务。
掌握重要的字音字形,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课前预学】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识记重点字音字形,梳理、积累文学常识。
【课中探究】
课前预习展示 读准字音
公孙衍( ) 贫贱( ) 丈夫之冠( )
不能淫( ) 畎亩( ) 妾妇之道( )
傅说( ) 曾益( ) 法家拂士( )
胶鬲( ) 外患( ) 劳其筋骨( )
万仞( ) 冀州( ) 惩( ) 塞( ) 迂( )
荷( ) 箕畚( ) 孀妻( ) 智叟( )
始龀( ) 穷匮( ) 亡以应( ) 厝( )
陇( ) 朔( )
祝兹( ) 棘门( ) 彀( ) 都尉( )
诏( ) 按辔( ) 持兵揖( ) 介胄( )
嗟乎( ) 曩者( )
还( ) 搔( ) 簪( ) 塞上( )
燕脂( ) 霜重( ) 携( ) 折戟( )
长嗟 ( ) 谩( ) 蓬舟( )
任务一 梳理文学常识
【我的整理】
任务三 再读课文,简要说说文章大概内容
【我的概括】
评价反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燕脂(yān)    箕畚(běn)    始龀(chèn)   往之女家(rǔ)
B.夯实(hāng) 折戟(jǐ) 介胄(zhòu) 一厝朔东(cuò)
C.角声(jiǎo) 畎亩(quǎn) 提携(xié) 荷担者(hè)
D.塞上(sài) 弓弩(nú) 曩者(nǎng) 山北之塞(sè)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整理本单元字音字形,背诵文学常识。
选做:选择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制作成名句小卡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课前预学】
1.朗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准字音;
2.了解《孟子三章》的写作背景。
【课中探究】
课前预习展示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 公孙衍( ) 贫贱( ) 丈夫之冠( ) 不能淫( ) 畎亩( ) 妾妇之道( ) 傅说( ) 曾益( ) 法家拂士( ) 胶鬲( ) 外患( ) 劳其筋骨( )
任务一 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留意停顿、重音、语气。
首先把握节奏,准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句子做好句内的停顿,只有把握好句内的停顿,才能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
其次要注意那些语气词,疑问语气声音要上扬,感叹语气声音要下沉。读好语气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语气。
注意读音的轻重。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整体把握,确定好重音。
自学 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朗读,小组内安排展示朗读的人员,确定朗读形式。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重音 重音朗读得当,抑扬顿挫,充分表达文章的思想内涵。 ☆☆☆☆☆
停连 能恰当把握停连,停连适宜,节奏分明。 ☆☆☆☆☆
语气语调 语气语调符合文本的风格特色。 ☆☆☆☆☆
感情 朗读情真意切,能让听者舒心悦耳、心随声动。 ☆☆☆☆☆
任务二 翻译课文
自学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1.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2. 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练习册。
选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容,说说孟子的观点。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课前预学】
朗读《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节奏和停顿。
【课中探究】
预习展示
学生展示《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
【朗读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事例组成排比句,陈述语气,读时语气要平缓,不可疾行。
接着文章进入议论部分,议论排比,读时声音要开始提高,语速稍快一些,“曾益其所不能”语气要坚定一些。
接着文章排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议论,读时语气要激昂,重音要放在后面,国恒亡,要着重强调。
最后一句要读得平缓而悲凉。
任务一 翻译《富贵不能淫》
自学 结合注释翻译《富贵不能淫》。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任务二 翻译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学 结合注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戒:告诫
D.威武不能屈 屈:使……屈服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翻译下列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练习册。
选做:概括《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观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梳理《孟子三章》论证过程,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课前预学】
背诵《孟子三章》
【课中探究】
任务一 梳理文言词句
自学 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往之女家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
池非不深也
古义: 今义:
亲戚畔之
古义:
今义:
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 古义: 今义:
熄 古义: 今义:
以顺为正者
古义: 今义: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 今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 今义: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古义: 今义;
征于色
古义: 今义:
而后喻
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地利不如人和 (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丈夫之冠也( )
往送之门( )
之 妾妇之道也( )
与民由之( )
此之谓大丈夫(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 )
往送之门,戒之曰( )

必敬必戒( )
发于畎亩( )

发于声( )
而后作( )

而死于安乐( )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丈夫之冠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人恒过,然后能改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妾妇之道也
此之谓大丈夫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任务二 梳理课文论证结构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 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立的观点是什么?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小组在上述任务中选择一项。)
自学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我的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
论证思路:
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立的观点是什么?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
孟子的反驳:
(3)孟子确立的观点: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论证思路:
评价反馈
1. 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2.下列对《富贵不能淫》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独立地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只是一味顺从君主的意志。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选文中的排比句气势非凡,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3. 下面是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完成练习册,梳理《孟子三章》论证图表。
课题 中心论点 论证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做:课外搜集孟子的名言警句,了解孟子的思想。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2.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中探究】
任务一 品孟子雄辩之术
自学 结合所梳理的《孟子三章》论证图表,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完成下表,思考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品孟子雄辩之术
课题 论点表达 论证金句 论证方法 修辞手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任务二 学孟子论辩技巧
自学 请根据思维导图,总结《孟子》论辩的技巧。
互学 小组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其为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间”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形象。
请同学们试着用排比或对举的修辞手法填写赞美孟子的浩然正气。
, , ,乃大丈夫孟子临危不惊;宁死不屈的豪气;
达则, ;穷则, 。乃大丈夫孟子壮志凌云不失节操的义气;
老吾老 ,幼吾幼 。乃大丈夫孟子倡导大同美好的社会风气;
民为贵, 次之, 为轻。乃大丈夫孟子倡导“民贵君轻”的仁政清气。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
选做:结合《﹤孟子﹥三章》分析孟子“其人”和“其文”的特点。
预习: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3. 感受愚公精神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前预学】
朗读《愚公移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课中探究】
任务一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自学 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二 梳理文言文知识,制作知识卡片。
自学 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通假字
始一反焉( )
甚矣,汝之不惠(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一厝朔东( )
无陇断焉( )
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 今义: )
惩山北之塞(古义: 今义: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 今义: )
寒暑易节(古义: 今义: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 今义: )
何苦而不平(古义: 今义: )
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焉 有子存焉( )
且焉置土石( )
以 以残年余力(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其 其妻献疑曰( )
其如土石何( )
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文言句式
判断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惠!( )
告之于帝。( )
被动句:
帝感其诚。( )
省略句:
杂然相许。( )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亡羊补牢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虽我之死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他们的态度。
选做:阅读《列子》中的其他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说一说它们的寓意。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感受人物特点,理解文章寓意。
2.感悟愚公精神,培养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前预学】
熟读课文。
【课中探究】
任务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朗读指导】
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例如:文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分别质疑愚公移山的行为,但是质疑的目的不同,语气自然也就有差别。其妻献疑,是出于关心的目的,担忧移山的艰难,要读出关切的语气。智叟嘲笑愚公自不量力,要读出讥讽与嘲笑的语气。
互学 小组从从课文中选择一位人物,划出人物语言的节奏、语调、重音。对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诵读设计与分析。小组内安排展示朗读的人员,确定朗读形式。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我的设计】
任务二 反复对比,剖析人物形象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突显移山之难,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请你找一找,并分析。
(提示:可用表格展示愚公与山的对比、人物之间的对比。)
自学 研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移山之难、分析人物形象。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研读成果,小组内整理好分析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我的分析】
任务三 探究寓意
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道理?
互学 组内成员讨论总结,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我的分析】
评价反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
愚公移山赋(节选) [唐]丘鸿渐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傥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①,往必遇蹇②,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
[注释]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遇到艰难。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虽我之死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愚公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1.必做: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愚公一家和邻居小儿“移山”
愚公与智叟辩论
2.选做:阅读《造父学御》,感受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3.感受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品质。
【课前预学】
1.朗读《周亚夫军细柳》,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梳理《史记》的文化常识。
【课中探究】
预习展示
《史记》的文化常识
任务一 翻译课文
文言文常见翻译方法:留、删、换、调、补、变。
自学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二 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自学 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1.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改容式车
2.一词多义
军 上自劳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 )
军霸上( )
以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 )
以备胡 ( )
以军礼见 ( )
使 使人称谢( )
使持节( )
之 已而之细柳军( )
文帝之后六年( )
称善者久之( )
3.古今异义
上自劳军 ( 古义: 今义: )
锐兵刃 (古义: 今义: )
天子先驱至(古义: 今义: )
持节诏将军(古义: 今义: )
请以军礼见(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军霸上:
介胄之士:
锐兵刃: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被动句:
天子为动
检测反馈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jiàng)_______侯 (jí)_______门 (dū)_______尉
按(pèi)_______ 持兵(yī)_______ 介(zhòu)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匈奴大入边 大规模
见日出入时大,日中时小也 大,与小相对
B.军霸上 驻军
军中闻将军令 军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 派遣
D.已而之细柳军 到
介胄之士 的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熟读课文,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选做: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2.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认识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前预学】
熟读课文。
【课中探究】
任务一 对比衬托识将军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 —— 李长之
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任务二 分配角色演将军
互学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演读。演读时需情感投入,并适当补白表情、动作等个性化表演。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观看,准备评价
【演读指导】
(1)演读旁白
在看似冷静、准确的叙述中,司马迁暗含自己的褒贬之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①重读形容词。如“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重读“直”,体现霸上及棘门军军纪松懈,天子进入时无任何阻拦。
②重读否定词以及副词。如“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重读两个“不得”和“又”体现细柳营的军纪严明。
(2)演读不同人物
文中直接描写其语言的人物有先驱、军门都尉、汉文帝、壁门士吏,以及周亚夫。在演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人物身份以及形象,同时也可根据课文内容加入相应动作。
示例1:先驱:“天子且至!”(在长驱直入霸上以及棘门军后,先驱作为天子的代言人,认为在细柳营也能畅通无阻。本句应读出先驱的傲慢之感,音调高昂,并拖长“且”的发音。)
示例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补充古代“揖”的动作图片,模仿周亚夫动作“持兵揖”,重读“不拜”,读出刚正之感,展示“真将军”的形象。)
演读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演读时字音准确无误,节奏划分正确。 每读错一字,扣一颗星。 ☆☆☆
演读时情感投入,语调有轻重起伏,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能读出重音; 语调有变化; 读出人物语气。 ☆☆☆
演读时补白表情、动作等个性化表演 有动作设计; 带有表情表演; 通过声音、表情、动作表达情感。 ☆☆☆
评价反馈
文中的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忠于职守,请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 《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从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韩信、李广等人中任选一位,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纪、世家或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风采,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选做 阅读《史记》中你喜欢的人物或故事,在小组故事会上和大家分享。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及时代背景,依据人物特点撰写小传。
2.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课前预学】
搜集整理能表现孟子、愚公、周亚夫精神品质的相关资料。
【课中探究】
任务一 搜集整理
通读5篇文章勾画出其中可以展现人物品质的语句,并用四字词语总结概括。
运用网络资源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查找人物相关的关于生平事迹的背景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对人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二)任务二 讨论交流
选取一个你最推崇的人物,根据你查找的相关资料,向班上同学介绍该人物的生平,以及其性格品性形成的历史背景。
同学间相互交流、补充搜集到的资料,力求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三)任务三 撰写传记
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与讨论交流的内容,为你最推崇的人物写一篇200字的人物小传。
小传写作小贴士:围绕传主个性选材,选取真材实料,处理好详略;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地插入议论;语言要准确、简练,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评价反馈
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推荐的人物传记进行评价
探究君子精神内涵的评价量表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 参考评价量表,修改人物小传。
预习 在网络上查找“感动中国”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第十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为古代圣贤写颁奖词,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课前预学】
阅读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课中探究】
任务一 赏析颁奖词,学习颁奖词写法
赏析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自学 研读颁奖词,学习颁奖词的写法。
互学 小组讨论颁奖词的写法,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2.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喂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3.王海:为国击豺狼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我的总结】
颁奖词的写法:
任务二 尝试撰写颁奖词
自学 结合课文内容,先前写的人物小传,写颁奖词。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颁奖词,修改一份,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颁奖词评价参考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事迹真实写意
彰显人物精神
评价准确合理
主题立意深刻
【我的撰写】
评价反馈
班级根据评价标准,投票评选优秀颁奖词。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 修改自己写的颁奖词。
第十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
3.熟读成诵,感知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课前预学】
阅读《诗词五首》,温习作者信息,查找诗词写作背景。
【课中探究】
预习展学 温故知新
1.温故
陶渊明
杜甫
李贺
杜牧
李清照
2.知新(写作背景)
展学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
《饮酒》
《春望》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渔家傲》
任务一 学习五首古诗的诗歌体裁
古体诗
古体诗,为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每篇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拘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饮酒(其五)》是五言古诗。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是七言古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对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要求每首诗的句数固定(排律除外),每句诗的字数固定,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基本固定,押韵的位置固定。同古体诗相比,近体诗形式更加整齐,节奏更加和谐。
一般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
《春望》是五言律诗,《赤壁》是七言绝句。

词,诗歌的一种,也称“长短句”。兴于唐,盛于宋。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后来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也称“诗余”。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按风格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婉约词典雅柔婉,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词雄浑高亢,面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渔家傲》的体裁是词,渔家傲是词牌名。
任务二 朗读诗歌,感受诗韵
自学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特点。
互学 小组成员在组内展示朗读,组内推选最佳朗读者,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古诗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读准字音 读音标准,每错一字扣一颗星。 ☆☆☆
读出节奏、语调 停顿准确,语调有变化。 ☆☆☆
读出情感 表现出诗歌的情感。 ☆☆☆
评价反馈
填空。
(1)陶渊明,字________,又名潜,号________先生,世称靖节先生。________(朝代)诗人、文学家、辞赋家、________家,________诗派创始人。
(2)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杜甫的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李贺,字长吉,________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有“________”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与“诗圣”杜甫、“诗________”李白、“诗________”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4)杜牧,字牧之,号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5)李清照,号________,________代女词人,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________”之称。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五首诗的意思。
选做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古代诗歌体裁。
第十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春望》,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前预学】
朗读《饮酒(其五)》《赤壁》。
【课中探究】
任务一 大隐隐于市
朗读《饮酒(其五)》,想一想诗人住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却没有应酬和交往喧闹,怎么做到的呢?作者用了哪个词来回答?
诗人远离了什么?亲近了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自学 结合课文,探究诗人远离了什么,亲近了什么。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互学 组内成员讨论诗人从这大自然中悟出了什么真意,整理好答案并准备展示。
任务二 大志志于国
1.循意象,辨兴感之路
看到折戟,诗人想到了什么?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
自学 朗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理清诗歌脉络。
互学 小组成员讨论并整理探究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2. 析手法,明兴感之巧
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互学 小组成员讨论并整理探究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三 出世与入世
从污浊的官场中及时抽身,任生活清贫,却坚决与官场划清界限,坚持归隐的陶渊明;终身不得志,却一直抱着“愿补舜衣裳”的大志,在宦海中沉浮的杜牧,你更欣赏谁?
评价反馈
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1.背诵《饮酒(其五)》《赤壁》。
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望”?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选做:课外阅读《饮酒》组诗其他作品,了解陶渊明真实的隐居生活。
第十四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春望》《雁门太守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前预学】
朗读《春望》《雁门太守行》,注意节奏和停顿。
【课中探究】
任务一 烽火中的杜甫
在烽火中的长安城,诗人“望”到了什么?请抓关键词,简要分析。
自学 抓关键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望”到了什么。
互学 组内成员展示探究内容,小组内整理好探究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二 烽火中的战士
破解战争密码
在《雁门太守行》中,你透过色彩看到了一场怎样的战争?感受到战士们怎样的特点?
自学 朗读诗歌,圈画和颜色有关的词语,描绘战争的场景,分析将士的特点。
互学 小组成员展示、讨论并整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三 烽火下的诗心
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解读烽火下的诗人之心
【资料助读】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763) 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连。据有关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
互学 小组成员讨论两位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比较异同。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请结合诗歌内容,从意象、内容、手法等角度探究《雁门太守行》的妙处。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1.背诵这两首诗。
2.阅读、理解杜甫的《春望》《月夜》,比较他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选做:课下搜集李贺诗歌进行自主学习,感受他神奇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
第十五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渔家傲》,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前预学】
有感情地朗读《渔家傲》。
【课中探究】
任务一 绘梦
这首词没有题目,请同学们给它加个标题。要求:只能用一个字,并能概括整首词的内容。
2.自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用生动的语言说说词人的梦境里有什么。
互学 小组成员展示描绘的内容,小组整理后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任务二 品梦
你喜欢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提示:请从炼字、意境、手法等角度分析。)
任务三 梦醒
对比阅读《渔家傲》《如梦令》,说说李清照的两个梦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资料助读】
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却残年。
互学 小组成员结合诗句,讨论李清照在两首词中的梦有什么不同。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结合词人生平和词的写作背景,说说词人欲归何处,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词人通过这首词想表达什么情感。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1.背诵这首词。
细读《赤壁》《渔家傲》,结合作者的生平,找出关键语句,分析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选做:依据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找到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并品读,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李清照的作品并梳理其中的情感变化,在作品中认识这位乱世中的才女。
第十六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撰写倡议书,学会得体表达。
【课前预学】
预习: 《表达要得体》
【课中探究】
一、知识讲解
倡议书指的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比如“节约用水倡议书”、“保护益鸟倡议书”等等。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组成。
二、任务开展
(一)任务一 学习倡议书
自学 仔细阅读倡议书及提示,观察倡议书的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格式。
互学 小组成员讨论、总结倡议书的写作的内容和写作格式,准备展示。
展学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勤俭节约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崇尚节俭,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校园氛围。为增强广大学员勤俭意识,把“勤俭节约”美德发扬光大,为此,八(4)班向大家发出如下“节约”的倡议:
(开篇就介绍发出“勤俭节约”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明确倡议书的主题是“节约新风尚”,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节约用电。
人走灯熄,提倡“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长明灯,提倡在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2.节约用水。
避免大开水龙头,用完水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提倡一水多用;看到水龙头不用时流水主动关闭,发现“跑水”及时报修;在参加集会、活动后,提倡带走喝剩下的一次性瓶装水。   
3.节约用纸。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打印格式尽量少用纸,提倡打印纸双面用;在进行普通复印时,复印机调到省墨状态,提倡双面复印;作业本、笔记本、教案本、粉笔等坚持用完;提倡无纸化办公。
4.节约粮食。
不“大吃大喝”;杜绝浪费食物,提倡能吃多少买多少。
5.少用“一次性”用品。
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筷子等;用过的塑料袋尽可能多次使用,提倡使用购物袋;用完的“中性笔”换芯后再次使用,提倡用钢笔;减少餐巾纸的使用,提倡用手帕和毛巾;能再生利用的物品一定回收。
6.厉行节俭资源共享。
使用教学用具注意节俭,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减少耗品使用量;教学、实验、科研等设备,提倡资源共享;提倡使用公用设备、公共交通等。
(分条罗列,目的明确,表达得体,亲切自然。因为本倡议书是以班级名义,面向全体师生,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对象,用口语亲切自然,表达得体。)
“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大家只要在举手投足间稍稍留意一下“节俭”,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要转变观念,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此向所有人发出衷心的倡议,同学们!让我们都加入到“勤俭”的行列吧!(篇末,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呼吁并倡议所有人都加入到“勤俭”的行列中!点明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总之这篇倡议书条理清晰,注意场合、对象,目的明确,表达得体。
倡议人: xxxx
20xx年x月x日
(二)任务二 写作训练
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200字。
写作指导:
1.倡议书应介绍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服。
2.明确活动的主题,比如“节约新风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我行动”等,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注意倡议书的使用场合、对象,做到表达得体。
自学 完成倡议书的写作
互学 小组成员共同修改一份倡议书,做好展示准备。
展示 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评价反馈
修改自己的倡议书,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准确,表达得体。
【总结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问:                                    
                                     
【课后延学】
必做:修改好倡议书后,在小组内互换修改并评定等级。
选做: 以你的名义,向你所在的小区业主发出倡议,倡导爱护卫生、关爱邻里、低碳出行的理念,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00字。
第六单元课堂小检测
时间:1课时 总分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丈夫之冠(guān) 往之女家(同“汝”,你) 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B.畎亩之中(quǎn) 无违夫子(先生) 贫贱不能移(改变。这里是使动用法)
C.军士吏被甲(pī) 军细柳(驻军) 居无何(经过)
D.入则无法家拂士(fú) 上自劳军(慰劳) 天子先驱至(先驱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请以军礼见/以我酌油知之
B.相与步于中庭/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
C.居天下之广居/已而之细柳军
D.成礼而去/思而不学则殆
3.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得志,与民由之。
译文: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同自由前行。
B.所以动心忍性。
译文: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译文: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文:天子被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
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8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2)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1分)
(3)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在《饮酒(其五)》中用“ , ”描绘了归隐后美好的田园风光。(2分)
(4)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5.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下图的寓意。(5分)
6.下面是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学生会写给一位驰援武汉的医生的邀请函正文,其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你指出并改正。(4分)
您和您的同事驰援武汉的事迹感动着我们,特邀请您下周一下午两点到我们学校做报告。这是您的荣幸,请您务必准时!
二、阅读与理解(24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甲】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7.【甲】【乙】两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请比较它们在表达上的异同。(4分)
8.【甲】【乙】两诗都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请分析其中不同的情感和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杂然相许 (2)投诸渤海之尾
(3)寒暑易节 (4)河曲智叟亡以应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1.请比较文中的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质疑的异同。(4分)
12.请对文中“愚公”和“智叟”的命名艺术作简要分析。(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