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试卷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先后依次经历了( )A.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证实 B.直觉推断→实地考察→观察证实C.观察证实→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D.实地考察→观察证实→直觉推断3.从地球上某一点出发,方向不变,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A.向东走 B.向北走 C.向南走 D.都不能4.毛主席的《送瘟神》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该种情况发生在( )A.回归线上 B.地球上任意一点 C.南、北两极极点上 D.赤道上5.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赤道半径长约6357千米C.在赤道纪念碑处“坐地日行八万里” D.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6.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②昼夜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四季冷暖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下列关于地球的公转说法错误的是( )A.公转的中心是太阳 B.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一年 D.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有关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条经线都是圆圈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D.经度越大,经线越长9.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若将经纬网图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先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解答题(两题,第一题13分,第二题7分,共20分)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和昼与夜示意图(图乙),回答相关问题。(每空1分,共13分)(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2)填图甲中序号代表的节气:① ;④ 。(3)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 ,这一天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 日;此时,ABD三地,位于晨昏线上的是 地,有极昼现象的是 地。(4)我们欢度元旦期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甲中的 (填“③~④”或“④~①”)之间,此时,我们学校处于 季,该季节我门学校所在地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较 ,地面获得的热量较 。(5)从纬度位置看,图乙中A点位于 纬度地区;从东西半球看,图乙中C点位于 半球。2.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第3小题2分,共7分)(1)太阳系中, 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更是适合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 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太阳系中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其位于 星与 星的公转轨道之间。(2)请将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请你描述两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D B A D C C B11.(1)一天或24小时(2) 春分 冬至(3) 北回归线(23.5°N) 夏至 B A(4) ④~① 冬 低 少(5) 高 东12.(1) 地球 海王 火 木(2)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3)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