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滋养心灵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滋养心灵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七年级上册
1、开启初中生活
2、正确认识自我
少年有梦
成长的时空
珍爱我们的生命
追求美好人生
4、幸福和睦的家庭
5、和谐的师生关系
8、生命可贵
9、守护生命安全
11、确立人生目标
12、端正人生态度
13、实现人生价值
3、梦想始于当下
整体脉络
6、友谊之树常青
7、在集体中成长
10.保持身心健康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抗日军民物质匮乏,缺吃少穿,生活艰难。敌人的迫害、恶劣的环境也没能压垮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日。
今天,一些青少年身穿名牌,吃豪华大餐,玩游戏,却很无聊、空虚……
由上面两种情况的对比,可知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同。
新知导入
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10.2 滋养心灵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10.2《滋养心灵》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知道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懂得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于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增强生命韧性。(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
生活观察
①参加这些活动,我感受到了辉煌灿烂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我的个人素养。
②参加这些活动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我们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③我要立志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发扬和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养我们的心灵。
名言赏析
有同学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结合上述名言,你觉得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习近平
2.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活动:保持心理健康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P77)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时政链接
我国为什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探究与分享
①因为成绩不理想与自己的期望和努力不成正比,感到挫败和失落。
②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导致学业动机减退, 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
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
你有什么调节自身状态的好办法
①调整认知, 正确看待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②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③与家人、 朋友或老师交流, 寻求支持和建议, 缓解心理压力。
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如何滋养心灵?
心理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的表现
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有效激发个人潜能
探究与分享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他经常担心自己因成绩不够好而被父母和老师责备。这种学习焦虑逐渐影响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导致他出现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思考:小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提示
1.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3.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4.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链接生活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总是鲜花铺路
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
活动:增强生命韧性
案例分析
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上场踢球没有不带伤的,真正能治愈自己内心恐惧的,只有自己。生命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要善于发掘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
秦旭磊是如何战胜自卑、内向心理的?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材料分析
在杭州亚残运会的一场男子轮椅篮球比赛中,“00后”小将秦旭磊为中国队拿到了17分,他的故事也被更多人知晓。秦旭磊3岁时,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整个下肢,这让生性好动的他变得自卑、内向。偶然的机会,他爱上了篮球,之后开始接受专业轮椅篮球培训。凭借 自身努力,秦旭磊一步步进入省队、国家队,又如愿出现在亚残运会赛场。秦旭磊说,篮球陪伴了他十几年,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遇到挫折或者不开心,都喜欢通过打篮球来缓解。我觉得篮球也算是一种信念、一种动力,支撑着我。”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2、如何滋养心灵?
知识拓展
应对抑郁症的方法
1.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
2.心理治疗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开导的方法:多与朋友谈心,多听柔和的音乐;还应该参加一些大场合活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好愉悦心情和状态,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跳高等。
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方法:
1.运动: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通过做运动来帮助释放情绪,比如篮球、跑步、足球等。
2.培养兴趣爱好: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达到调节情绪的效果,比如做手工、听音乐等。
3.心理治疗: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如果长时间存在容易影响到心理健康,所以可以通过医生指导使用心理治疗来帮助消除,比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4.药物治疗: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治疗。
方法与技能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培养幽默感
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积极寻求帮助
培养兴趣爱好
眼光放长远
关心帮助他人
合作探究
雷锋精神至今熠熠生辉,为人们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雷锋不到7岁就成了孤儿。1950年夏天,乡政府决定送雷锋进入小学免费读书。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985年春天,雷锋来到团山湖农场当了一名拖拉机手。
1958年11月,雷锋来到鞍钢,成为一名推土机手。
1959年8月,雷锋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11月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使国家免受损失。
情境分析
情境 小明从小就热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他分享了自己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体会,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通过陪伴与交流,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
上述情境中,你从小明身上学到了什么?他的做法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
①情境中小明是通过阅读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②启示: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③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2、如何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2)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3)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怎样滋养心灵?
请你将下面以“滋养心灵”为主题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请你将下面以“滋养心灵”为主题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了增强我们珍爱生命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滋养心灵,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倡议人:××
倡议时间:×年×月×日
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的原因
滋养心灵的做法
心理健康的含义
保持心理健康
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板书设计
1.《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学校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活动,我们要( )
①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②那是学校的事,任其自解就行
③需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④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达标检测
2.教育部将坚定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年”为牵引,综合施策,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校园暴力”和学生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的责任
②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拒绝校园霸凌
③青少年要守护生命安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我们要养护精神,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3.2024年教育部进一步鼓励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 青少年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青少年( )
①杜绝心理健康问题,促进身体心理全面发展
②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③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识,感受青春期的美好
④增强自控能力,掩盖青春期心理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4.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既要爱护身体,又要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下列能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是( )
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科学合理锻炼
②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
③参加逃生演练,掌握自救技能
④参加“书香校园”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5.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生命得到滋养,才会充盈起来。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滋养、充盈生命的是( )
A.小强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沉迷于网络世界
B.小红抗挫力比较弱,遇到困难就退缩
C.小华寒假里为滋养心灵每天睡到十点才起床
D.小丽专注于做自己热爱和感兴趣的事情
D
6.教育部进一步鼓励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向青少年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这样做( )
①能够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②可以杜绝心理健康问题,使青少年身体心理全面发展
③青少年能够增强自控能力,掩盖青春期心理矛盾
④使青少年能够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常识,感受青春期的美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7.外卖员陈登超因患病左腿无法直立。他拄拐送餐,日行4万多步,用坏好几根拐杖。他说,不能改变现实,就改变现状。陈登超的可贵之处在于( )
A.战胜困难和挫折,逆境中自强不息
B.尊重他人生命,善待他人生命
C.要得到他人尊童首先要尊重他人
D.择业要扬长避短
A
8.我们要学会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下列表现属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是( )
①具有生命的活力 ②强壮的身体
③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④积极的内心体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基础性作业:阅读教材,背诵知识点
拓展性作业: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