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榆林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地理试题注意事项: 2024.111. 本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 试题不回收。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国庆假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地开展研学活动。图la是他们绘制的从营地出发到乙地的研学路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40米的瀑布。他们在途中拍摄到灰岩地层中的海生爬行动物湖北鳄化石 (图lb所示)。据此完成1~3题。1. 地理兴趣小组的研学计划,可行的是 ( )A. 天亮后在营地可远观终点 B. 途中可仰拍飞流直下瀑布C. 在终点向西北眺望最高峰 D. 开展自东向西的漂流活动2. 地理兴趣小组的研学记录,可信的是 ( )A. 研学期间正午影长变短 B. 研学期间日出渐早C. 在山顶可欣赏日出东南 D. 树木影子朝向偏南3. 湖北鲟兴盛时期的地球环境可能是 ( )A. 海洋面积扩大 B. 被子植物繁盛 C. 联合古陆形成 D. 金属矿藏成矿2024年9月28日-10月3日,北京市天气变化明显。下表示意北京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日期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最高气温 22℃ 23℃ 2l℃ 18℃ 19℃ 2l℃最低气温 19℃ 15℃ 12℃ 7℃ 7℃ 8°C4. 北京市此次天气变化可能伴有 ( )A. 狂风 B. 云雨 C. 霜冻 D. 雷电5. 与最高气温相比,北京市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更大,主要原因是 ( )A. 夜间的冷空气势力强 B. 白天冷空气势力弱C. 夜间天气由阴雨转晴 D. 白天气温明显降低酸枣树的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褐色小枝上有托叶刺。每年6-7月,酸枣树会开出黄绿色的花朵,到了8-9月,它的果实就会成熟,味道酸甜可口。下图为酸枣树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6~8题。6. 酸枣树属于 ( )①阔叶林 ②灌木林 ③针叶林 ④夏绿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7. 野生的酸枣树具有明显的托叶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 B. 降水 C. 昼夜温差 D. 水源8. 有同学实地观察,发现榆林当地野生酸枣树主要分布在山地阳坡的崖畔(陡崖边) 上,而人为种植的酸枣树一般分布在平缓一些的荒坡地上。农民选择在平缓荒坡地上种植酸枣树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B. 抑制风沙,改善生态环境C. 提高绿化面积,美化家乡环境 D. 方便管理,充分利用土地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演化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地名文化。经统计,榆林市绥德县以沟、峁命名的地名约占所有地名的30%,定边县以沟、峁命名的地名仅占所有地名的5. 67%。下图为沟、峁、梁、塬等典型黄土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9~10题。9. 图3中黄土梁、峁、塬的演化顺序是 (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10. 定边县与绥德县以沟、峁命名的地名比例差异,反映了 ( )A.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B. 人地关系的协调性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巴丹湖是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一处重要景点,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且被纵向沙垄一分为二,如图为巴丹湖位置示意图与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11. 推测巴丹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 ( )A. 冰川融水 B. 地下水 C. 大气降水 D. 积雪融水12. 研究发现巴丹湖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 ( )A. 温度较低 B. 多阴雨天气 C. 风速较小 D. 海拔较高2024年9月6日,首个秋台风“摩羯”进入南海后快速增强,给海南、广东等沿海地区造成史诗级的灾害。如5为台风“摩羯”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 9月6日下午,台风“摩羯”登陆时,雷州半岛的风向主要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14. 据统计,9月登陆我国的台风为一年中平均强度最强,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 摩擦力小 B. 登陆时间较长 C. 海水温度高 D. 冷空气活动弱15. 在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中,可应用 ( )A. GIS 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B. AI技术动态监测台风C. GPS 确定台风风速与风向 D. RS 估算台风灾后损失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计55分)16. (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省苏干湖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地内除零星牧区外,基本上全是荒漠、戈壁。苏干湖流域位于苏干湖盆地西北部,海拔2800m,有大、小苏干湖两个湖泊,湖水主要由地表水和大、小哈尔腾河地下潜流补给。流域内植被多矮小、多丛生且具有泌盐功能 (植物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盐腺将吸收的多余盐分排出体外)。“引哈济党”调水工程,拟从大哈尔腾河调水至敦煌的党河水库,以遏制敦煌盆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如图为苏干湖盆地水系分布图。(1) 分析大苏干湖形成的地形、水文条件。(6分)(2) 从自然环境统一演化的角度,简析苏干湖流域植被特征的成因。(6分)(3) 推测“引哈济党”调水工程对大苏干湖及湖岸地区的可能影响。(6分)17. (19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世纪,美国学者富兰克林坐船从伦敦返回美国的过程中发现:40°N 附近的大西洋海水里,携带着一种来自热带地区的海草,这种海草从北美东海岸向欧洲西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的热带地区移动。有人告诉他,在大西洋中有一股洋流。后来,富兰克林通过考察研究,解释了这个现象,编绘、发表了海图,并将这股洋流命名为湾流 (图a)。图b为60°N附近大西洋东岸沿海城市卑尔根的气候资料。(1) 指出图 7a所示湾流现在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过程。(5分)(2) 描述图 7b 中卑尔根的气温特征,分析图 7a中湾流对卑尔根气温特征形成的作用。(7分)(3) 18世纪,如果邮轮沿着热带海草移动的路线从欧洲西海岸驶向美国,从不同的航行路线,说明洋流对邮轮航行造成的影响。(7分)18. (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千龟山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境内 (图a),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神奇丹霞地貌区,因其山顶石头颇似整齐排列的群龟方阵而得名。研究发现,千龟山所在地层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红色砂岩层,经过构造作用和外力作用慢慢演变成为布满龟甲纹的“千龟竞渡”景观 (图b)。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 (坝子) 中,如丽江市约有110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其中丽江坝子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466米,图c为丽江坝子景观图。(1) 描述图8b中“千龟竞渡”景观的主要特征。(6分)(2) 请从成岩阶段、造山阶段和成景阶段推测千龟山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3) 简析图8a中城市分布的地形原因。(6分)榆林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 A 2. C 3. C 4. B 5. C 6. C 7. B 8. D 9. A 10. D11. B 12. C 13. D 14. C 15.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5分)16.(18分)(1)大苏干湖位于盆地低洼处,易积水;(2分)小苏干湖通过河流补给大苏干湖;(2分)地下水水位高,补给大苏干湖。(2分)(2)苏干湖流域海拔高,气候寒冷、干旱,植被矮小;(2分)湿地与地下水浅埋区,水分条件较好,植被丛生;(2分)流域气候干旱,盐碱化严重,植被通过泌盐功能适应高盐环境。(2分)(3)地下水水位下降,补给大苏干湖的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萎缩);湖水盐度增加,影响湖中生物的生长;湖泊沿岸地区土壤盐碱化加重;湖泊沿岸地区植被减少,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化等。(任答3条即可得6分)17.(19分)(1)湾流现在的名称: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2分)湾流形成过程:在低纬信风的吹拂下,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1分)赤道暖流受美洲轮廓的影响,向北流动,形成墨西哥湾暖流;(1分)在地转偏向力与盛行西风影响下,在北纬40°附近向东流动,形成北大西洋暖流。(1分)(2)气温特征:夏季最高气温在8月份,月均温约16℃(凉爽);(1分)冬季最低气温在2月份,月均温约2℃(大于0℃,温和);(1分)气温年较差小,气温的海洋性特征明显。(1分)(说明:答全年温和多雨,得1分)湾流对气温形成的作用:湾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其向东流经卑尔根沿岸地区;(1分)湾流使大西洋东岸(卑尔根沿海)海水温度(明显)升高,(1分)温暖的海水将热量通过长波辐射、潜热等方式向大气输送,使卑尔根的冬季气温明显升高;(1分)海洋性特征明显。(1分)(3)航线一:从欧洲西海岸沿热带海草移动路线向南航行至非洲西海岸,再顺着赤道暖流向西航行,最后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北上可抵达美国东海岸,全程顺水,航行速度快,(2分)但航程较长;(1分)非洲西海岸有寒流流经,容易形成海雾,降低大气能见度,有航行安全隐患。(1分)航线二:从欧洲西海岸沿热带海草移动路线向西航行,横跨大西洋直达美洲东海岸,逆水,航行速度较慢;(2分)但航程短。(1分)18.(18分)(1)红色;层状结构;垂直节理发育;龟裂纹等。(任答3条即可得6分)(2)地块下降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2分)构造抬升,垂直节理发育(裂隙、断层发育);(2分)流水侵蚀、风化剥蚀以及冰川冻融形成丹霞地貌。(2分)(3)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与山谷相比,山间坝子海拔较高,气候温和;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与周围的山脉相比,相对高度较低,灌溉便利,是农业兴盛、人口稠密地区。(任答3条即可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