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B D C D B A A A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B A D A C D B D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A B B A D B A C A A D A
二、简答题:
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就领导权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②就革命前途来说,旧民主主义
革命要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要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③就所属世界
革命范畴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
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8.(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
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9.(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②“家”与“国”的关系梦密不可分。一方面,家庭梦离不开中国梦,每个家庭的梦想只
有深深植根于中国梦这片深厚的土壤,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国梦也离不开
家庭梦。中国梦由无数个家庭梦汇集而成,它的实现有赖于每个家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
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把家庭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将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在实现中国
梦的奋斗中奉献每个家庭的力量,汇聚起强大力量。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
及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
一论断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 )
①生产关系总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2024 年 3 月 22 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
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 4 万余件,包括石制品 3 万件以及少量竹、木
质等有机物标本。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历史上奴隶主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国家由此产生。
这表明国家是( )
A.阶级统治的工具 B.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C.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团体 D.由全体公民组成的群众组织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用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其原因是,在封建社会( )
A.农民毫无人身自由 B.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C.农民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D.农相对于奴隶,农民可以获得大部分劳动成果
5.2024 年以来全球工人罢工持续上演:2 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3 月,英国某企业的
仓库工人罢工;5月,美国马里兰州某品牌商店员工罢工;6 月,韩国某汽车公司工人罢
工……资本主义国家的罢工事件反映了( )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③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和矛盾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政治 第 1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6.小明同学的教材上有几个字被污迹遮挡住了:■■■■■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石,被遮挡住的文字是( )
A. 剩余价值学说和《共产党宣言》 B.《共产党宣言》和德国古典哲学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唯物史观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7.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的工业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的是(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D.《资本论》的发表
9.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资产阶级政府是掠夺、暴虐和欺骗的集合体,它使用暴力和
欺骗手段掠夺和折磨生产阶级,并为他们制造低劣、有害和罪恶的条件;它经常宣称“保
证人民得到持久的福利”,实际上是空话。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表达了对无产阶级的同情,饱含对正义的追求
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和阶级压迫
③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改变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
④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 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105 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④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高一政治 第 2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1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
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 75 个生日。75 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
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
中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回顾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
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
历史任务是( )
①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认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 )
A.基本国情决定的 B.执政党性质决定的
C.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D.选择马克思主义决定的
16.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
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
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高一政治 第 3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7.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一化三改” B.“—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四项基本原则” D.“四个现代化”
18.“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
会主义建设高潮。”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
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我国(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的标志是( )
A.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C. 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21.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这是基于( )
①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深刻总结
③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④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
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商品消费第二大国……这些成就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3.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标志着我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C.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D.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某校高一(2)班学生
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知识,其思想和意义对应不正
确的是( )
高一政治 第 4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
广,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主要告诉我们要坚持( )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
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动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强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7.“新时代”之“新”,并不是简单地基于时间的进度,而是基于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
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巨大成就和所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整体判
断集中体现为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的新变化。关于新时代,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是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B.是追逐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
C.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 D.是全体人民奋力实现总体小康的时代
28.习近平主席在 2024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
“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
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
①新时代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是多样且独特的,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应立足国情,寻求一条适合
其文化底蕴与基本国情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指明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路径 D.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高一政治 第 5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
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具体是指( )
①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理念没有变
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④逐步解决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的目标没有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习近平主席号召:“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是向着未来光明前景的庄严
承诺,是奋进中国的又一次团结进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
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每一个你我,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
奋斗!这说明( )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②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
③首先实现个人梦,然后才能实现中国梦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2024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先进制造业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强
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据此可知( )
①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支撑
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④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现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我们要牢牢坚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
福线。这就是( )
A. 党的基本路线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 党的群众路线 D. 党的建设这个主线
34.当前,环顾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中长期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重
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对此我们必须进行( )
A. 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D. 伟大梦想
高一政治 第 6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
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B.“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C.“四个伟大”和“五位一体” D.“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36.2024 全国两会热词:“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思想走在行动
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
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
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是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②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④系统回答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共 3题,共 28 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
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
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材料二: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
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敦民族危亡、挥卫民族尊严、凝聚
民族力量而揪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
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铸就的“爱
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特征。(9 分)
高一政治 第 7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材料二:改革开放 45 年来,中国进口商品从少到多、从有到优。同样,“国货”也日
益走向世界,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入世”、成为“世界工厂”,从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再向“中国创造”跨越。如今,中国凭借着超大规模市
场,为世界各国对华贸易与投资创造更大机遇和便利。 中国对外合作的脚步前行不辍;共
建“一带一路”,中国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必能
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奇迹,书写出改革开放更加灿烂的“春天故事”。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4 分)
(2)简要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既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攻坚克难的奋斗史,
也是中华民族勇于寻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的梦想史。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
到墨子“兼相爱”“爱无差”、“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生动诠释了这一点。中国梦既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现代
化强国之梦。
材料二; 当中秋遇上国庆,节日氛围翻倍。在这万家团圆之时,有无数中国人默默坚
守奉献,忙生产、保安全,一抹抹“警察蓝”“环卫橙”“志愿红”,描绘出假日里最美的
风景。家国情怀,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甘愿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的理想追求;
“小家”紧系“大家”,每个人的奋斗姿态,就是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梦的本质。(3 分)
(2)从中国梦的角度,谈谈个人应如何处理“家”与“国”的关系。(6 分)
高一政治 第 8 页,共 8 页
{#{QQABCYIUgggoQAAAAAhCUQHCCgGQkhACCagGxAAEIAABS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