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教学目标1.复习水与水资源(了解)2.复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了解)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理解)4.物质的结晶方法(理解)5.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理解)2学情分析这是一堂水和水溶液的复习课。针对我们学校实情,农村学校孩子普遍基础较薄弱,比较适合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21·世纪*教育网3重点难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1.水与水资源(了解)(1)水的组成: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化合物。(2)水的性质: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下,沸点、凝固点是_______。(3)水体分类:____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4)水循环: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外因:太阳辐射、地球引力。(5)水的净化:【注意】 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意识。例题:[2014·宁波]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环节。【解析】 蒸发是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从下往上的过程,水汽输送是空中的水平运动,降水是从上往下降落到地面,地表径流是水在地面的水平运动,南水北调属于地表径流。活动2【活动】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了解)(1)溶液的组成: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前提条件: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应注意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注意】 对于少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而言,如熟石灰,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时应升高温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区别: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3)浊液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例题:[2014·佛山]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解析】 原溶液若是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将会有晶体析出,没有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不饱和。蒸发溶剂后可能仍然不饱和,也可能恰好饱和。21·cn·jy·com活动3【活动】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理解)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3;②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注意】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应注意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由于溶解度规定了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多少无关2·1·c·n·j·y例题:[2014·温州]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 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解析】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活动4【活动】4、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题1:实验室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四个步骤。(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________。A.硝酸钾中有杂质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解析】 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偏少或溶剂偏多引起的。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多。www.21-cn-jy.com例题2: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1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7克/厘米3,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21cnjy.com【解析】 m浓=1.07 g/cm3×1000 cm3=1070 g,m前×98%=m后×10%,m浓×98%=1070 g×10%,m浓=109.2 g,V浓=59.3 mL,m加水=1070 g-109.2 g=960.8 g,V加水=960.8 mL。【点悟】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多少,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根据溶质和溶剂质量的多少分析求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